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我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箭贮存、海陆通用、快速响应的特点,在军民商发射领域受到了广泛青睐。针对我国固体火箭运载能力在2~3 t(500 km太阳同步轨道)区间上存在“缺位”的现实,首先给出了一款运载能力约3 t的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构型。随后建立了固体运载火箭三自由度弹道计算和优化模型,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了其典型弹道曲线特点,以及推重比、各级结构质量、末级装药量对运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为未来固体火箭的总体方案论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是一种新型、高效、灵活、经济的发射模式,可以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满足各种轨道的有效载荷发射需求。国外海射型"天顶"3SL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从海上发射的液体运载火箭,于1999年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其海上发射方案为通过把整枚火箭装到海上发射平台上,驶往赤道预定海域点位发射,达到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目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陆续取得发射成功,某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已连续多次执行发射任务,正式投入各类小卫星的应用发射。该型固体运载火箭继承了我国固体型号和液体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模块化、装备化和全域化发射的总体设计思想,综合考虑了陆上、海上的快速发射需求,火箭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0月19日下午3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在京召开了"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正式推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国家航天局首任局长、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等老领导、老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谢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院长王小军等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4.
<正>9月25日9点41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携带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随着星箭成功分离,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运送至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快速发射的小时级跨越,可在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小卫星快速组网能力,对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5.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于1990年11月26日用一枚新型德尔它-Ⅱ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海星(Navstar)卫星.这是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1次发射,是称为德尔它-Ⅱ7925的新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服务. 德尔它-Ⅱ7925型运载火箭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并且加大了第一级主发动机的喷管、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采用石墨环氧发动机(GEMS),该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海上发射火箭在提升火箭运载能力、降低残骸坠落风险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我国已成功实施多型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相比固体火箭,液氧煤油火箭具有更高的比冲和环保性。根据液氧煤油火箭陆基发射的特点规律和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流程及实施方案,研究了海射系统港口基地、海上发射船、运载火箭、保障船等运行的基本方案,提出海上发射任务实施流程,分析了牵制释放、连接器零秒脱落和自动对接、无人值守推进剂加注技术在海上发射火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小卫星市场的蓬勃发展,小型卫星发射市场持续升温,以飞马座XL和运载器一号火箭为代表的空射火箭完成多次发射任务,将数十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空射运载火箭具备快速响应、机动灵活、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强等技术特点。运载火箭从空中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载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在相同的系统运载能力下,火箭的起飞质量更小;在相同的火箭起飞质量下,系统运载能力更高;同时,对于规模星座快速部署,空中发射的灵活优势显著。围绕空射火箭的上述技术特点,基于空射火箭模型开展仿真分析研究及不同发射方式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空射方式对提升系统效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了韩国航天运载器-1(KSLV-1),又名罗老号运载火箭。继前两次发射失败后,此次发射对韩国尤为重要。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罗老号运载火箭因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而得名。该型火箭为两级轻型运载火箭,于2002年开始研制,研发成本约4.71亿美元。火箭总重约140t,总长约33mm,箭体直径2.9m。火箭第一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单台RD151发动机,推力为1 670kN,比冲338s。第二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KSR-1发  相似文献   

9.
法国航天研究中心(CNES)提出研制—种从阿里安5派生的经济的多用途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具有多种刑号:重量为110~140吨的轻型火箭能发射1~1.7吨有效载荷;重量为390~420吨的“重型”火箭能发射3.5~5.4吨有效载荷(见图1)。CNES把这个项口暂时定名为DLA(阿里安5的派生运载火箭),一旦决定研制,便称其为阿里安6。  相似文献   

10.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成功将"虹云"工程首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型号,使用灵活,可实现多发连续高密度发射。自2015年9月首飞至今,"长征"十一号火箭已连续5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此次发射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1000km以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日本于1955年研制出了本国第一枚固体火箭“铅笔”(ぺンシル)号,其直径只有18mm,长仅230mm,重量才230g。到1970年,其间用了15年的时间,日本便研制出用于发射卫星的固体运载火箭。现在日本已研制出直径达1.4m的各种固体运载火箭,而固体火箭发动机已能生产直径1.6m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LTV公司和意大利斯尼亚BPD公司于1988年达成的协议,即调研改进型侦察兵-2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的协议,已取得进展,现两公司已决定研制和销售这种运载火箭。该火箭已改名为圣马尔可(San Marco)火箭,首次发射可能在1993年进行。此外,加大功率的新型号计划也已在考虑之中。圣马尔可-1(原名侦察兵-2)火箭将由LTV公司的侦察兵-G1运载火箭的前三级和一台斯尼亚BPD公司的第四级发动机及两台固体捆绑助推器组成。侦察兵-G1是1960年7月以来已发射一百多次的侦察兵火箭的派生型号,而固体助推器是以斯尼亚BPD公司  相似文献   

14.
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提供的德尔它Ⅱ7925运载火箭能将1819kg多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运载能力很适合90年代商用和政府的发射要求。7925运载火箭有9台赫克力斯公司制造的石墨/环氧固体火箭发动机(GEM)助推器。本文介绍了GEM的设计和研制。  相似文献   

15.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机动部署和快速响应等优点,是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和航天运载火箭系统的重要动力源。介绍了世界各国现役典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分析了西方航天强国与我国的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针对我国航天发展及国防装备需求,提出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如何发展、研发工作如何开展若干问题的几点思考,为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一代火箭CZ-5、CZ-6和CZ-7陆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序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CZ-7于2016年6月和2017年4月圆满完成了两次飞行任务,为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CZ-7火箭基础上,增加CZ-3A氢氧三子级,在海南文昌发射GTO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低于7.0t,可快速形成更新换代能力,填补我国GTO轨道该吨位的运载能力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竞争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针对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开展构型优化研究,以提高火箭性能,降低火箭成本,提升火箭的使用维护性能,满足后续GTO发射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Nemo 《航天》2014,(1):44-48
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  相似文献   

18.
<正>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3月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10通信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猎鹰"9火箭去年4月8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货运飞船时首次在海上成功回收的那枚第一级火箭。这是"猎鹰"9火箭首次采用用过的第一级进行发射,使该火箭成为继美国航天飞机之后史上第二种部分可重复  相似文献   

19.
欧空局(SEA)应用阿里安火箭技术正在研制“织女星”低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它是一种三级式全固体运载火箭,能把1 500kg的载荷送入800km轨道,将于2005年进行首次发射。该计划主承包商是菲亚特(Fiat Avio)公司和法国航宇公司,参与该计划的还有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家。 “织女星”火箭由三个固体级和一个液体上面级组成。第一级采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P80先进固体助推器,该发动机性能高、成本低,采用纤维缠绕壳体和柔性喷管。第二级采用菲亚特公司的Zefiro发动机,发动机壳体采用碳-环氧纤维缠绕而成,喷管采用碳-碳喉衬。该发动机已试验点火3次,最近的一次试验于2000年12月15日完成。第三级采用一台改进的Zefiro发动机,装填7t固体推进剂。上面级是一种使用可储存推进剂的姿态控制和微调发动机。 “织女星,,火箭将从改造过的阿里安1-3发射台、ELA1发射台发射。每年发射3~4次,最多达6次。该火箭发射1 000kg载荷的价格约2000万美元,比美国火箭的发射价格低15%。 (姚彦君提供)  相似文献   

20.
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正在研制由三个型号组成的全固体运载火箭系列。这个称为洛克希德运载器(LLV)的火箭系列运载能力较小,最初将用于发射美国军方及美国航宇局的小型卫星,发射场为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和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补给站。如果市场需要的话,这种火箭最终还将用于发射民用航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