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我国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特点与项目实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开展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给出二级分支体系架构,以支撑后续空间科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并促进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探测活动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为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近日发布了我国《“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在这份中国政府首次公布的未来空间科学发展蓝图中,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的实施、实践10号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等空间技术项目,因其将为我国空间科学的起飞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探测活动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为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近日发布了我国《“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在这份中国政府首次公布的未来空间科学发展蓝图中,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的实施、实践10号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等空间技术项目.因其将为我国空间科学的起飞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刘欢 《中国航天》2012,(9):11-12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发射升空至今,已在轨运行300多天.其间天宫一号开展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等三方面的科学实验,并获得大量珍贵实验数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日前发布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资源、林业、农业、油气、矿产、海洋、城市热岛、大气环境探测、材料科学等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在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基础上成立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托负责担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组织、实施、管理以及总体技术支撑等工作。具体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2,(1):14-15
201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凌晨0时20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生物培养箱从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平安运抵北京西郊机场。  相似文献   

7.
结合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工程与科学、工程与技术融合的研制特点,采取了创新的研制管理模式,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从流程、计划、物资、风险、产品保证、成本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策划和优化控制,通过研制过程管理实践,确保了HXMT卫星研制任务圆满完成;建立了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参与的空间科学项目实施模式,为我国研制更高级的空间科学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穿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按照飞行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9.
介绍空间科学探测活动的特点与标准化工作情况,提出我国在空间科学探测领域实施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顶层构架。  相似文献   

10.
对苏/俄“礼炮号”系列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美国天空实验室、欧洲空间实验室和国际空间站上开展的空间科学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重点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设备所需的安装空间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科学发展需求,借鉴国外空间站空间科学应用开展情况,提出了将来我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应用应优先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我国空间站实验支持结构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年底,我国将发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系列卫星的首颗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DAMPE)卫星。这颗卫星将肩负怎样的使命?我国发展科学卫星系列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后续还将发展哪些空间科学卫星?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航天》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  相似文献   

12.
空间摩擦学研究及其实验装置与 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摩擦学基础研究及其实验装置与数据库的建设,是推动空间科学的发展和保障我国航天事业的长期需求的基础。文章根据国内外空间摩擦学发展的现状,从我国航天事业的长期需求和空间摩擦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初步思考了空间摩擦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实验装置与数据库建设以及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氢原子钟仍是目前可移动的和实用的最高稳定度的时频标准。作为参考,10^-16稳定度的氢原子钟很适合空间科学测量。文章介绍了氢原子钟的特点及其在空间科学实验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实验+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把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推向到工程训练性实验的层次,介绍了CPLD实训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相结合的具体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实验 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把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推向到工程训练性实验的层次,介绍了CPLD实训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相结合的具体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6.
氢原子钟仍是目前可移动的和实用的最高稳定度的时频标准。作为参考,10^-16稳定度的氢原子钟很适合空间科学测量。文章介绍了氢原子钟的特点及其在空间科学实验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建于2003年11月。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光电院是兼具总体管理与总体技术职能的高技术研究单位。同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作为组织实施中科院承担的载人航天工程重大专项任务的非法人研究单位.依托光电院:2009年3月。  相似文献   

18.
电工电子实验长期以来,均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很少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工程实践,学生无法了解学到的知识的用武之地.本文以PLC控制电梯算法的具体工程背景出发,引入PLC创新性实验,提出从基本逻辑验证-一简单控制系统-一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渐进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既保留传统电工电子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又让学生自主设计控制系统,实施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电工电子实验长期以来,均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很少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工程实践,学生无法了解学到的知识的用武之地.本文以PLC控制电梯算法的具体工程背景出发,引入PLC创新性实验,提出从基本逻辑验证-一简单控制系统-一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渐进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既保留传统电工电子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又让学生自主设计控制系统,实施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10月17日,随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返回舱走出,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效组织、积极努力、扎实工作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这一成功,不仅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圆满成功,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的顺利实施开了好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