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介绍了现代瞬时测频接收机的特点,与传统瞬时测频接收机相比所取得的改善和提高;展示了其在先进雷达对抗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W频段测频系统的研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测频精度、测频灵敏度和较大的动态范围等优点,此方案的研究不仅为我国W频段雷达侦察系统提供技术储备,而互也为我国毫米波对技设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可推广应用于毫米波雷达、制度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子战测频接收机中常用的放大器、混频器和微波控制开关等微波非线性部件的双音交调特性,给出了微波非线性部件的双音交调失真的原因和分析结果,及其对微波测频接收机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跳频通信的设计极限条件 (即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的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等 )。跟踪式干扰机使用“测频器”电路来确定跳频信号的驻留频率 ,然后再产生包含有该跳频频率在内的窄带干扰来干扰之。对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跟踪干扰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跟踪式干扰机的最小测频时间和正确测量的概率Phc都是接收SNR及测频器分辨力的函数。分析了快跳频 (指的是一跳或多跳每信息字符 )和慢跳频这两种情况 ,还讨论了使用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FDMA系统的性能 ,给出了最基本的干扰机设计诀窍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希尔伯特-黄瞬时测频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希尔伯特.黄瞬时测频算法的DSP软件实现,包括系统软件设计框架介绍、子系统任务划分、DSP/BIOS的应用、BOOT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HPI模块等内容,并给出了实际系统的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磁对抗和雷达技术的不断演进,雷达信号由传统的连续波、单脉冲形式逐步向宽带线性调频、捷变频、跳频等复杂波形发展,常用的频率测量方法在测频精度和测频速度等方面很难满足要求。针对宽带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瞬时信号带宽高达2 GHz、扫频或随机跳频信号带宽覆盖整个工作频段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瞬时测频引导结合实时宽带数字信道化精测频技术,设计研制了超宽带、高精度的瞬时测频模块和相应软件,并应用于宽带目标回波模拟器的研制之中。通过实测和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测频精度、测频范围和测频的实时性等指标完全满足整体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中就微波脉冲载频频率的自动测量,进行了原理性探讨。着重介绍应用跟踪式自动频率微调技术将微波脉冲载频转换成连续波之后进行间接测频,以及应用计算计数技术进步同步计数测频的基本原理。最后就智能仪器的标准接口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基于GPS的新型二级频标锁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保强  周渭 《宇航学报》2010,31(11):2563-2570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新型二级频标锁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信号的时延稳定性和群相位差变化的规律性,产生一种基于长度游标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二级频标锁定系统中,通过对被测时间间隔进行多尺度卡尔曼滤波,在MCU控制下算出GPS与二级频标分频信号之间的相对频差;根据二级频标的频-压控制特性得到补偿电压,将该电压进行D/A转换后送到二级频标的压控端,调整输出频率,形成二级频标锁定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其锁定精度可达10 -12 /s 量级,与传统频标锁定系统相比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附加噪声小,锁定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道化接收机测频精度指标传统测试方法的弊端 ,提出了新的测试方法 ,即在有限次的测试基础上可以得到过去在理想状态下通过计算或经无数次测试才能得到的测频精度真值。分析推导出针对信道化接收机测频精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雷达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威胁信号环境参数字(ESW)为基础的侦察测频接收机性能仿真方法。以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为例,从信号截获概率和测频精度两个方面,对仿真的方法和数学模型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结果。该仿真方法实现了单脉冲测频,方法简单、运算量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霍尔电推进长寿命试验台测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霍尔电推进长寿命试验台的测控需求,提出并详细论述了IPC+DAQ2205+PCI1721的测控系统硬件和Delphi7+SQL的测控系统软件。采用基于PCI总线的高性能数据采集卡DAQ2205和模拟控制量输出卡PCI1721完成测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模拟控制量的输出控制。采用多线程的程序设计架构实现测控系统多任务和快速响应的需求。测控系统实际运行测试表明其测控精度、响应速度、可靠性和人机交互友好性等方面都能很好地满足霍尔推力器长寿命试验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十二通道GPS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十二通道 GPS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 ,提出由计算机完成信号处理、PCI板卡完成信号调制的设计形式 ,并详细介绍 PCI板卡上 DSP和 FPGA的具体设计方法和各器件的选择考虑 ,分析 NCO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字量化带来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3.
K频段微波测距(KBR)系统是低-低卫星跟踪卫星(SST-LL)重力测量卫星的关键载荷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地球重力场空间变化率的测定结果,而KBR系统中超稳振荡器(USO)的稳定度对KBR系统整体测距精度有着重要影响。文章根据双向测量载波相位对比原理和USO幂率谱模型,对KBR系统进行了建模。首先,描述了测距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功能组成及适用于KBR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的KBR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和方法后获得的双向测距中误差(RMSE)为9.81μm,与公布的GRACE卫星KBR系统10μm的中误差相符。文章为KBR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仿真分析工具,可为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讨论利用 PCI专用接口芯片 S5 933进行 PCI高速数据传输的方法。简要介绍 PCI总线及 S5 933的内部结构 ,对 S5 933的 3种数据传输方式进行简介 ,并通过实际工作描述用 CPL D进行高速数据发送板卡的逻辑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间机动平台GNSS导航系统易受干扰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剩磁标定的磁测/星光备份的自主导航方案。当GNSS信号完好时,利用GNSS高精度测量信息和磁强计/星敏带剩磁干扰的联合测量信息不仅可实时估计出机动平台导航参数,同时准确标定出运行环境的剩余磁场强度;当GNSS信号受干扰中断时,在剩磁准确标定的基础上启用磁场/星光备份自主导航方案完成机动平台的导航参数实时估计。由仿真结果可知,当GNSS信号正常时该导航方案具备较高的剩磁标定精度,三轴标定误差为0.026nT,0.293nT,0.107nT;而当GNSS信号受干扰时,备份导航方案三轴位置估计误差为87.3m,172.5m,65.2m,三轴速度估计误差为0.78m/s,0.86m/s, 1.04m/s。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给出一种基于 CPL D的高速可重构帧同步器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探讨如何提高系统速度及其可靠性。既采用数字化相关检测技术和可容错的校验保护技术 ,又采用系统内在线可编程 ISP(In- System Programm ing)技术和提高系统速度的流水线技术 ,综合高速 PCI总线接口设计 ,完成了在线可重新配置的高速帧同步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动力学环境试验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综合测试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关键技术,给出了大中型动力学综合测试系统硬件平台及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导航星座自主星历更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帅平  曲广吉 《宇航学报》2006,27(2):187-191
自主星历更新是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卫星轨道精确确定和轨道短时预报两个方面的内容.相比之下,卫星轨道短时外推预报容易实现.因而,本文在系统地论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一整套由星间双向伪距和测量方程、卫星受摄轨道系统状态方程、以及协方差匹配自适应Kalman滤波组成的卫星自主轨道确定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星载Kalman滤波器处理星间双向测量数据,卫星自主轨道确定精度和用户测距精度可以分别达到5.40m、1.86m,能够满足用户高精度导航应用需求.初步证明导航星座自主导航信息处理流程及其星历更新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高精度轨道计算需求,地面跟踪系统设计了多台站双频双程测距模式。详细给出了信号传播介质改正中的电离层与对流层处理方法,并给出了风云四号卫星动力学轨道确定策略。在非变轨期间,采用动力学定轨方法。轨道确定残差分析,测量噪声均方根优于0.5 m。通过轨道重叠分析,非变轨期间精度优于20 m。动量轮卸载期间,采用估计经验力的方法,其定轨残差优于1 m。对多弧段数据处理表明文中方法满足同步卫星双程测距模式下的高精度轨道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充放电效应地面模拟试验中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介质的充电电位。文章基于介质充电电位的非接触式转接测量技术,分析了测量中引起误差的各个因素,讨论了减小测量误差和提高转接测量分辨率的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据此设计了一套介质电位非接触式转接测量系统,其测量分辨率达到10 V以下,且由电荷泄漏引起的测量误差1%,能够满足航天器介质充电电位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