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柯机 《国际太空》2000,(3):16-17
20 0 0年 2月 1 0日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 ,发射了第 3枚 M-5火箭。该火箭上载有 X射线天文卫星宇宙 -E(ASTRO-E)。M-5火箭刚升空时。仿佛一切很正常 ,然而就在发射后 2 5s时 ,火箭飞出了火花 ,箭体产生了振动。 4 2 s时第 1级火箭喷嘴附近冒火 ,继而从喷嘴里喷出燃烧物 ,火箭推力下降。 55s后火箭头部抬高 ,升高超过预定高度 ,速度下降。接着从地面发出“降低头部”的指令 ,以期纠正火箭的姿势。到 75s时 ,第 2级火箭点火 ,然后第 3级火箭启动 ,但它们均未达到预定速度。不久 ,宇宙科学研究所所长松尾弘…  相似文献   

2.
2月15日凌晨3点零1分,我国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这是这种火箭的第一次发射,点火起飞后约2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约22秒时,火箭头部着地,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星体和箭体基本没有大的残骸。  相似文献   

3.
双语世界     
神六发射时,火箭点火起飞时的瞬间,看到从火箭上掉下来许多小碎片,当时非常担心,后来听说是保温层,请问火箭部要用保温层吗?我们知道,发射运载火箭时,发射场的环境温度对火箭能否成功发射有重要影响,无论温度过高还是过低,都直接影响火箭的腾飞,因而一般对火箭要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火球从天而降莫斯科时间2017年11月28日上午8点41分,俄罗斯从其远东东方航天发射场用联盟-2.1b/弗雷盖特运载火箭发射流星-M2-1等19颗卫星。下达点火指令后,火箭徐徐升空,助推器、第一级、第二级均相继分离,地面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庆祝准备,部分媒体也准备刊发事先准备好的"发射成功"新闻稿。然而在发射后约10分钟,意外出现了:携带有效载荷的弗雷盖特上  相似文献   

5.
美通用动力(GD)公司于1991年4月19日上午8点30分,从卡纲维拉尔角发射场用宇宙神-人马座火箭发射日本广播协会(NHK)/日本卫星广播(JSB)公司的“BS-3h”广播卫星,然而,因“人马座D-1A”上面级火箭出现故障,起飞6分钟后,地面发送自行爆炸指令,使其炸毁。这次发射失败使NHK和JSB的3频道广播在今年6月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里难以维持。事故是在发射4分44秒后,第一级分离,人马座上面级点火时发生的。其上装有2台美国P&W公司制的“RL-10A-3”液氧/液氢发动  相似文献   

6.
杨建 《太空探索》2003,(11):18-18
故检系统全称为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它相当于给火箭安上了自我诊断器。它的任务是从火箭点火前,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通过检测火箭的重要飞行参数,按事先确定的判据自动进行火箭故障判别,当发现故障时向火箭有关系统和飞船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逃逸系统接到来自故障检测处理器或者是地面发出的逃逸指令后,迅速将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带离危险区,并利用飞船的返回着陆系统完成逃逸救生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联盟号火箭2017年11月28日在东方发射场发射失败后,有关这次事故的复杂情况陆续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弗雷盖特"上面级在东方发射场"水土不服",其主飞控计算机的软件算法缺陷导致发动机点火工作在了错误的方向上。星箭俱毁,损失惨重!那么什么是上面级呢?它和运载火箭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巴西首次卫星发射失败1997年11月2日在位于赤道附近的阿甘达拉发射基地,巴西首次用自行研制的VLS-1火箭发射一颗数据采集卫星SCD-2A。火箭是在当地时间10时25分点火的,65秒钟后火箭升至3230m的高度时,4个助推器中的1个熄火,致...  相似文献   

9.
NASA对6月26日航天飞机“发现”号发射失败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近期和长期影响进行了评价。这次失败发生在主发动机起动2.6秒后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前4秒。主要是通向3号发动机的主燃料阀出了故障。因为不能有效地控制燃料阀(若照常起飞必然导致发射失败),于是关闭了发动机。由于每台发动机有两条指令和激励通道,当燃料阀开到6%和10%时,燃料阀便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5月1日晚上19时15分,"猎鹰"9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将美国国家侦察局的NROL-76卫星发射升空,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发射高度机密的军用载荷,是该公司进入军用发射市场的里程碑。这次发射中"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实现了教科书式返回和回收,二级长时间滑行后再次点火,也为执行难度更高的静止轨道直送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时间2007年9月6日02:43,一枚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39号发射台点火升空,原计划经过7h的飞行后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但火箭在发射139s后第2级出现故障,导致所携带的日本卫星坠毁。此次发射故障中坠毁的日本通信卫星-11(JCSAT-11),是日本搭乘质子号火箭发射的首颗商业卫星,主要用于电视转播和提供通信业务。根据俄哈两国签订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租用协议,目前哈萨克斯坦已暂时停止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直到所有情况调查清楚。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本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火箭执行机构故障。承担此次发射的质子-M火箭是质…  相似文献   

12.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11月1日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火箭点火起飞。在经过583秒的完美飞  相似文献   

13.
日本     
正日本民企发射小型火箭再遭失败日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火箭"MOMO"5号于6月14日发射失败,火箭升空后不久坠入大海。根据日本星际科技公司社交媒体的消息,14日上午,该公司在北海道发射了"MOMO"5火箭,大约36秒后火箭引擎发生故障,工作人员不得不指令引擎停止,火箭随后坠入附近海域。这是该公司第五次发射这种小型火箭,其中四次发射均失败,只有去年5月初进行的第三次发射高度超过了100公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9月5日,阿里安5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准备发射两颗商业通信卫星时,在主发动机已完全启动的情况下中止发射程序。发射的基地人员和设施没有危险。卫星和火箭状况正常。按照发射程序,阿里安5芯一级火神2低温氢氧主发动机点火启动7秒后,两台固体捆绑助推器点火工作。第二天,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8月14日7时,我国大推力长征二号E 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时点火,把3吨重的澳大利亚卫星连同4吨重的顶级火箭一起送入太空,11分钟后,有效载荷和火箭在预定轨道调姿后分离,发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23,(3):18-21
<正>美国 RS1火箭首飞失败 1月11日,美国创企ABL航天系统公司的RS1火箭在阿拉斯加太平洋航天港进行了首次发射,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出故障,发射失败。火箭落回发射台,导致地面设施受损。不久,ABL公司称,火箭第一级在起飞10.87秒后完全丧失电力,导致该级9台发动机全部关机。RS1火箭首飞携带的是全向技术公司的2颗高频通信试验6U立方星Vari Sat-1A/1B,曾计划在去年11月18日发射,但在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点火过程中被紧急中止,发射随后又数次推迟。此外,RS1火箭第二级在去年1月19日试验时发生事故,导致火箭被毁。  相似文献   

17.
由特别调查委员会就1994年8月28日用第二枚H-2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ETS-6),因远地点发动机出现故障未能进入静止轨道的具体原因和对策一事,进行了调查审议。同年12月15日,向日宇宙开发委员会提交了报告书,以下是该报告书的内容摘要。1.故障发生时的状况1994年8月28日ETS-6卫星发射升空,8月30日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由于推力不足,通过指令停止点火。8月31日,远地点发动机又进行3次点火,在第3次点火时,双组元推进剂阀不能关闭,虽继续喷射但推力仍然不足,使ETS-6进入静止轨道成…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东部时间1月11日10时31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铱通信公司的第8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完成了"下一代铱"星座的组网发射工作。火箭点火起飞约72分钟后卫星全部部署入轨。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采用了曾在去年9月参加"电信星"18V发射的旧第一级,编号1049.2。这是"铱"公司第4次用旧箭进行"下一代铱"组网发射。火箭第一级在海上平台上再次被成功回收。  相似文献   

19.
9月 2日美国空军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05分,从卡那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大力神34D火箭,发射了一颗能监听苏联导弹试验、无线电、电话等军事和外交电子通讯情况的秘密军事卫星。但由于火箭的第三级未能再次点火,卫星未送入预定轨道。 5日美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用改进的大力神34D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 6日日本标准时间上午8时,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一枚1/4尺寸的H-2运载火箭,火箭飞行正常。苏联同7月7日发射的火卫-1号火星  相似文献   

20.
沈阳读者贾权印问:人造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四方帽博士:首先将人造卫星装在火箭的顶部,外面戴着圆锥形的防护罩,然后将装有卫星的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台上,全部准备工作完毕,按照“倒计数程序”进入最后预备阶段。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发射指令:“9、8、7、6、5、4、5、2、1,发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运载火箭开始脱离发射架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