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运载火箭遥测事后处理的目的是监测分析末级火箭推进剂的排放过程,为减少星箭分离后末级火箭爆炸引起的空间碎片提供技术支持。针对遥测数据处理过程的特点和难点,结合MATLAB简单、快捷、准确及结果可视化等优点,提出用MATLAB语言解决关键技术的全新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并阐述其在运载火箭遥测事后数据处理中文件管理、遥测数值计算、图形显示等方面的应用。该方法的应用解决了遥测数据处理的难点,结果真实有效,为今后的遥测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敏感部件原位污染测量可以对高度敏感有效载荷进行实时污染监测,为操作指令提供依据,尤其是末级火箭与卫星分离后,对末级火箭剩余推进剂的处理,要掌握实际情况进行排放。星载原位测量所获得的数据是任何其它方法都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3.
张文祥 《中国航天》1992,(12):17-19
完成了有效载荷发送任务之后的运载火箭末级是最具有威胁性的空间碎片源。在分析如何防止末级火箭在轨道上爆炸解体的技术途径后,本文重点就末级火箭贮箱中的剩余推进剂排放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文中还阐述了我国对空间碎片问题的基本立场,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将对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末级采取的控制空间碎片生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业航天具有任务周期短、型号迭代快、成本控制严等特点,对遥测数据处理提出了准备周期短、信息配置维护便捷的新需求。本文以“规则帧、混编帧、参数” 3类数据和“整理、解析” 2个过程为筋骨,构建递归解析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商业火箭遥测数据处理逻辑规范、功能模块强内聚性的目标,解决了传统方法处理逻辑不清晰、信息配置复杂、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理论分析指出,相较于传统方法,递归解析技术可有效减少描述遥测数据的要素个数,并在存在不完整全帧的情形下显著提高数据利用率,可替代传统方法更快速地完成商业火箭遥测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火箭遥测数据的实时挑点处理结果是发射中心实时监视火箭飞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时间指令参数的处理结果为判别运载火箭发动机点火、关机、星箭分离等关键事件发生与否提供主要依据。根据某型号运载火箭时间指令参数在遥测帧格式中的波道和码位分配,分析目前箭遥时间指令实时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增加判别帧数,充分利用冗余信息",通过分析"时序指令"与"时串指令"间存在的"关联"建立"关联知识库",使用知识库进行辅助判别,实现不错判、不漏判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6.
在卫星发射中,利用星箭分离时刻的火箭遥测数据来确定卫星在入轨时的初始姿态,是主动段测控任务中准实时工作很重要的一环。文中从初始姿态确定的原理入手,对数据的选取和坐标系的定义进行描述,并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际应用,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卫星与火箭之间的分离通常由安装在箭体四周的反推火箭提供可靠分离能源。在反推火箭工作过程中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由反推火箭喷管出口喷出从而产生星箭分离作用力,但反推火箭喷管出口喷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真空环境中会由高密度连续介质燃气流逐渐变化到具有极低密度的稀薄气体自由分子流,形成一个相当大范围的燃气混合物羽流污染影响区,会对卫星表面洁净度产生不良影响。若在反推火箭产品类型确定的前提下,哪些因素对反推火箭羽流污染影响区域存在影响,通过对反推火箭燃烧产物的空间羽流场进行分析和数值计算,定量获取了反推火箭的安装位置与安装角度这两种因素对箭上特定区域燃气混合物羽流污染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星箭分离设计中反推火箭安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中型固液捆绑火箭频率低、模态密、全箭动力学特性复杂,助推与芯级之间的力的传递特性在纵横扭方向存在耦合,传统纵横向分离的星箭耦合分析方法无法准确预示星箭界面力学环境。本文针对固液捆绑火箭的特点,建立了星箭耦合系统纵横扭一体化有限元模型;根据火箭飞行特定设计工况建立具有时变飞行特征的外力函数,对火箭特征工况进行了瞬态响应分析;通过子结构内力恢复对固液捆绑火箭的星箭界面力学环境进行了准确预示,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空间碎片环境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航天安全的潜在威胁和空间剩余推进剂排放是防止末级火箭空间爆炸、减少空间碎片的有效措施。文中重点介绍了空间排放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飞行遥测参数反算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影响发动机性能计算结果。对末级发动机飞行遥测性能反算的两种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发动机性能天地差异性进行了探讨,结合某末级发动机遥测数据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关注了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结构质量因素。结果表明,末级发动机反算性能对弹体起飞质量很敏感,发动机附加质量、沉积质量的影响约为起飞质量的1/2;对该发动机而言,流量变化和附加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15%和0.36%以内;而发动机过载条件下的沉积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航天任务型号的不断改进,箭上各系统单机输出数字量数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且数字量数据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在各型号之间差异也较大,这给遥测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若各型号各种帧结构数字量数据均对应一种解析方法,那么软件需要经常做适应性修改,造成软件维护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在充分梳理总结以往各型号任务中复杂帧结构数字量数据的特点和对应解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量帧结构中多个因子作为综合判据的普适性的解析方法,称为“通用解析方法”,其中分析了各因子对数据帧解析的作用,讨论了块头、步长等重要因子的设计和判别,给出了通用实现过程。方法已多次应用于航天任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简易遥测站重要组成部分 PC机遥测数据处理系统 ,阐述了利用高密度、高速度的在系统可编程器件 isp L SI及其仿真软件 SYNARIO设计系统中码同步器的方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用软件实现遥测数据事后帧同步和定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目标遥测系统中 ,实时对每个目标的视频遥测数据进行帧同步、定时处理 ,其硬件成本高 ,且定时延迟不确定。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 ,可以将经过码同步处理的数据和遥测定时信息实时记录 ,事后用软件对实时记录的遥测数据、定时信息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遥测系统实时记录数据帧同步处理、B0 0 0码解码、插入遥测定时的软件实现方法 ,该方法降低了遥测系统的硬件成本 ,提高了遥测定时精度  相似文献   

14.
遥测数据软件容错解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硬件帧同步器解码可能丢失整帧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软件解码方法,并对实时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将接收到的PCM数据流进行位同步,然后经过一双口RAM作为缓冲,直接送入微机进行实时帧同步码粗同步。在所有遥测数据都接收完之后,利用模糊算法和最优选择实现帧同步码精确同步,从而得到不丢失帧的遥测解码数据。该软件用VC6.0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5.
于峰  郭珈 《遥测遥控》2022,43(1):98-104
针对靶场试验遥测数据特点,设计了一种遥测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作为靶场测试流程和飞行结果判别的重要环节,遥测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繁杂测试数据处理与发布、数据管理和数据判读与服务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靶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星载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华 《上海航天》2003,20(3):24-27
分析了星载软件及其可靠性的特点,针对空间环境对星载软件的影响,提出了软件工程化、模块化和容错设计、遥测遥控处理,以及异常检查等提高软件可靠性的设计措施,并说明了软件测试对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国外航空遥测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机载数据采集、记录、遥测传输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航空遥测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主要内容有 :机载数据采集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采集器内部开放式总线结构、同步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全软件编程和自动化检测 ;机载记录从模拟记录转向数字记录、从单一记录转向采集记录一体化、从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向多种介质记录 ;遥测容量扩大、图像压缩传输、新型遥测接收天线、数字化设备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天发射和在轨航天器管理任务的不断增加,为支撑各类测控需求,遥测站数量越来越多,测控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从整体降低对遥测任务及遥测装备的运维管理成本,提升运维信息的应用能力,为各类角色用户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撑,需要建立体系化的遥测装备智能运维系统。构建多级智能化运维体系,通过现代化信息感知和传输技术实现装备信息的多维度快速获取、感知和汇聚,全局性掌控战斗资源,建设运维中心及信息处理平台完成数据的智能融合处理,通过对各装备、各时段数据的比较,关联挖掘信息,深层次利用运维数据,实现资源全景展示、装备状态监视与智能维护、运行效能评估、态势分析与预测等能力,为遥测资源和战斗力部署调度提供直接全面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遥测数据常用数据库的基础上 ,应用遥测属性传递标准 TMATS建立了新的测控数据库。新测控数据库实现了设备属性建库 ,从而使处理的参数可与测量设备相联系 ,并实现了与遥控数据库的联系。测控数据库已应用于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20.
CCSDS遥测包处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CCSDS包处理器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分析了其性能界限,给出了影响包处理器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输入缓存器和处理缓存器不同的状态,得出包处理器处理能力的上限,指出处理器能支持的帧数超过包处理器能够缓存的帧数之后的帧数据丢失隐患,以此界定了何种情况下包处理器需要转存遥测包数据;并对CCSDS数据包的整个处理流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