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介绍了某型号导弹控制脉冲与数字量的遥测方法,该方案将需测量的参数综合成数字量测量付帧,既适应控制系统同步采样与同步通讯的要求,又解决了各类遥测参数对传输容量需求的矛盾,最大限工地利用有限的信道容量,完成遥测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2.
商业航天具有任务周期短、型号迭代快、成本控制严等特点,对遥测数据处理提出了准备周期短、信息配置维护便捷的新需求。本文以“规则帧、混编帧、参数” 3类数据和“整理、解析” 2个过程为筋骨,构建递归解析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商业火箭遥测数据处理逻辑规范、功能模块强内聚性的目标,解决了传统方法处理逻辑不清晰、信息配置复杂、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理论分析指出,相较于传统方法,递归解析技术可有效减少描述遥测数据的要素个数,并在存在不完整全帧的情形下显著提高数据利用率,可替代传统方法更快速地完成商业火箭遥测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现状及国内外航天领域数字工作平台应用现状,结合航天产品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航天产品综合应用系统的构建重点和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寒松 《上海航天》1998,15(2):23-27
应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大量发动机试车数据和长征火箭各型号飞行遥测数据等的分析、统计基础上,建立新的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计算结果与各型号的飞行遥测相一致,大大减少了理论计算的误差,提高了增压计算的精确度,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5,(2):51-57
针对航天应用中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传输效率的优化问题,提出交换式拓扑下的通用流量控制模型,设计了一种FC-2层的流量控制方法。研究了交换式拓扑下信用值设置和节点间距离、帧长度、节点处理时间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最优信用值和最大传输效率的通用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仿真,建议数据区长度使用2048byte,信用设置不大于10,同时尽量减少帧间隔时间。将文章提出的方法应用到某航天任务中,实物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推导出的计算方法合理可行,可以在优化网络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出舱活动某试验中,航天员系统与飞船系统间舱压数据接口通信的设计和实现为例,探讨了通用数据通信机制在载人航天信息监测和通信中的应用。该接口模块基于动态数据交换(DDE)设计,实现1帧/s采样,正式试验连续运行超过6h,数据量累计691200byte,通畅无阻塞,顺利地完成了舱压数据的采集通信任务。实践证明,基于DDE通信的接口设计,可以扩展到载人航天任务其它软件产品间的数据交互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安慧 《航天》2014,(4):28-31
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和利用太空的伟大事业。它在研制、运行和发布成果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数据和应用大数据。数据既是航天理论的基础,又是航天实践的基石。航天要对尺度远比地球大无数倍的广阔空间中进行探索,其数据总量更多、要求更高、应用也更广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而精确的大数据支持,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影响航天任务全局的成败。为了远距离控制航天器的飞行和执行任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数据。因此,航天大数据不仅具有一般大数据的特点,而且要求高可靠和更高的处理速度。因此,航天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领域,也是取得大数据成果最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多设备协同测试系统外场联调中,WEIBEL弹道测量雷达的实时弹道数据作为引导源输入至融合处理中心.试验发现,按照设备用户手册中介绍的实时数据输出的帧结构,采用常规的标志位确定帧头的方法无法实现帧同步,导致引导数据不能正确还原,这在多设备协同测试中是一个致命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实测的数据帧结构及实时数据传输信号,提出了利用CRC校验位实现帧同步的方法.试验表明,这一方法能够可靠解决多设备协同测试系统雷达引导数据的帧同步问题,为融合处理中心正确还原雷达引导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概率风险评价(PRA)方法是一项成熟的量化风险评估技术,而可靠性相关数据不足,制约着该方法在国内载人航天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结合NASA的PRA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适合国内载人航天PRA数据选用与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产品的通用数据与特定数据,采用贝叶斯等数据融合方法,对产品进行量化评价。通过航天典型产品案例,与经典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更能反映产品的失效特性。文章提出的方法,可用于载人航天等具有小子样特征的产品PRA数据的选用与分析,为我国载人航天开展PRA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初期.航天员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执行的任务也较单纯.因此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只有一种选拔标准。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对航天参加者的医学选拔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必须修改原来的航天员选拔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卫星海量数据传输多样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任意长度帧头的数据流搜索的实现方法。首先阐述了卫星地面基带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然后针对传统的搜索特点介绍了传统的数据帧头搜索方法,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任意长度帧头的数据流的实现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流程介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搜索机制相比较,文章提出的搜索方法具备高速率、高准确率和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深空测控网VLBI基带转换器灵活性和多种数据格式适应能力,设计一种基于GPU的VDIF格式数据编帧方法。基于CUDA并行运算架构开发符合VDIF规范的帧头计算模块、多通道单线程编帧模块和多通道多线程编帧模块。为了实现编帧过程效率的优化,设计基于纹理缓存查找表的数据量化方法和基于流式架构的多帧信号异步编帧方法。试验验证表明,设计的编帧方法结果正确,高效可靠,有望为我国深空测控干涉测量数据记录系统参与国际VLBI联合观测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遥测数据软件容错解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硬件帧同步器解码可能丢失整帧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软件解码方法,并对实时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将接收到的PCM数据流进行位同步,然后经过一双口RAM作为缓冲,直接送入微机进行实时帧同步码粗同步。在所有遥测数据都接收完之后,利用模糊算法和最优选择实现帧同步码精确同步,从而得到不丢失帧的遥测解码数据。该软件用VC6.0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4.
曼彻斯特码异步解调的单片机实现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曼彻斯特码码型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异步解调方法。该方法以单片机为核心 ,以纯软件的形式在一个芯片上实现数据帧的码同步、曼彻斯特解码、帧同步和数据处理。为串行数据的接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在工程上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试验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软件是在综合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的基础上,以VB语言为基础结合试验中各类型参数处理算法和关系数据库技术而开发的,具有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效率高等特点。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多次地面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高速数字图像数据传输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龙  万旻  李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2):50-55,69
随着CCD相机几何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的提高,其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传输通道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相机与采集卡之间(或者数传设备)的接口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并/串(串/并)转换功能的芯片.研究探讨了一种高速数字图像传输方法,可提高数据传输率,减少电缆数量,提高可靠性,为实现航天相机的轻型化、小型化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空间机械臂的总线拓扑结构以及指令与数据特性,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提出的指令与数据获取业务(CDAS)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设备虚拟化业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备抽象,阐述了设备数据池业务设计时的遥测数据更新、上层业务数据获取、数据有效性的判别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指令与数据获取业务模型的机械臂数据管理软件构架,并已在某机械臂中央控制器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弥补数字滤波器不能滤除遥测信号通带内噪声的不足,提出小波变换与数字滤波联合滤波的方法。重点讨论数字滤波器的选择、小波滤波分解级数的确定和小波消噪中阈值的选择。将该方法应用于遥测信号滤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实时遥测数据处理系统借鉴了事后处理中多站原始数据对接设计思路,实现了实时遥测原始数据对接。实时对接数据处理具备了实时处理的速度和事后处理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全程连续的结果,并能克服部分设备数据散乱造成的参数误解问题,更好地满足了任务需求。实时对接技术是实时遥测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亮点和难点,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以遥测数据帧为粒度的实时多站遥测原始数据对接方法,分析了实时对接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给出了方法实现的关键步骤、核心算法和具体流程,并指出了与事后对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难点。最后,对方法的应用效果分别同单站设备结果、事后对接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已多次应用于实时任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