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耳片是飞机结构的重要连接元件,是结构主要传力通道上的重要环节,是飞机结构强度计算和细节分析的重点部位。多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大量的试验表明,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耳片的静拉伸破坏载荷降低,所以,现在在设计中,都尽量采用受轴向载荷的耳片。本文对受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单、双耳片进行了强度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较快捷地得到以钛合金Ti-6Al-4V锻件为材料的耳片尺寸参数,同时获得合适的承载效率系数,依据相关文献中关于耳片的3种承载效率系数,并结合常规校核公式,将与耳片尺寸参数相关的关联参数由3种统一为1种、即统一为耳片最小径向截面宽度b与耳片内径D的比值,并拟合了对应的承载效率系数曲线。使用本文的3种拟合曲线,可快速、有效地得到耳片参数b/D与承载效率系数的对应关系,达到快速设计接头耳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机翼折叠耳片不仅承受整个外翼的载荷,而且要完成舰面机翼折叠功能。机翼折叠耳片的承载能力及耳片销轴配合关系对飞机机翼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研究耳片销轴在不同配合间隙、不同销轴形状下的承载特性,采用NASTRAN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预测接头静强度承载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的破坏载荷与试验相当,普通间隙的柱形销轴耳片误差为4.86%,加大间隙柱形销轴耳片误差2.30%,普通间隙的锥形销轴耳片误差-1.50%。该研究为机翼折叠耳片强度设计提供了试验支持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和完善现有设计方法,引入Neuber准则,综合考虑耳片结构弹性模量、拉伸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与塑性应变等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获得耳片应力集中系数,对轴向受载耳片拉伸效率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修正。相比于传统计算方法,修正之后的计算结果精度提高14.2%,可以进一步降低结构设计重量,且该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飞机金属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航空武器产品对轻量化及耐高温材料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的钛合金薄壁零件在航空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钛合金薄壁筒形壳体为研究对象,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结合钛合金材料的难加工特性,从加工流程、装夹方式、结构特征等角度研究其对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并依据加工情况给出零件结构优化建议,以减小零件变形,保证设计尺寸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考虑耳片与螺栓之间配合间隙,采用Pa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飞机结构中典型直耳片接头的结构特征及载荷特征,对无裂纹直耳片接头进行了非线性接触分析。通过分析,计算了三种不同大小耳片孔边应力集中系数,并与理论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耳片孔边应力集中系数相比较,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方法合理,可为有初始裂纹耳片接头接触分析提供参考。同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耳片不同几何参数对其应力分布影响,也可为接头耳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断裂韧性都会随着加载速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断裂韧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高会明显下降。在动态起裂判据中,K_(Id)(?)是由动态试验来确定的,而K(?)(t)则要对结构进行完全的动态分析来确定。由于动态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都借助于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求解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动态特性。本文根据梁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近似分析方法求解DCB模型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动态能量释放率等特性,并提出一个用DCB模型测定K_(Id)(?)的简单方法。文中还使用八节点等参元进行了动态汁算,将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与近似法作了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8.
大型民用飞机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志全  刘杨  李泽江 《航空学报》2019,40(2):522197-522197
研究了大型民用飞机前缘缝翼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设计技术,以实现对缝翼结构安全性的考核和强度分析方法的验证。针对前缘缝翼尺寸小、曲率大、受载工况复杂的特点,提出了试验基准载荷筛选、试验实施载荷转换和试验加载方案优化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符合适航要求的试验载荷设计流程。基于最小安全裕度原则进行试验基准载荷的筛选,建立试验加载局部坐标系将气动分布载荷转换成试验集中载荷,为了准确模拟机翼大变形状态下缝翼的受载状态,对试验载荷进行斜加载。与理论载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试验载荷设计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了所形成的载荷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前缘缝翼结构静强度的适航验证。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钛合金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从成形效率、零件尺寸、零件复杂度、材料利用率、表面质量等方面比较了基于直接能量沉积技术与粉末床熔化技术的5种增材制造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阐述了粉末床熔化技术在推动航空钛合金结构轻量化设计与低成本制造方面的优势。以Ti-6Al-4V为例,分析了增材制造熔池中的物理过程对柱状晶显微组织形成与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总结了业界在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初步成果以及现有增材制造标准对材料、工艺、检测等方面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增材制造钛合金零件的成本构成与计算模型,提出了适合采用增材制造工艺的零件特点,并对航空钛合金增材制造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钛合金具有引人注目的优点,如比强度高,热强度高,耐蚀性好等。然而,钛合金其致命的缺点是硬度较低, 抗磨性较差。因此,在当代航空发动机中,它的应用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多用来制造机匣、叶片、气压机盘等不受摩擦载荷的零件。它不能用来制造转轴、齿轮、连杆销等要承受摩擦载荷的零件。对于后者,仍沿用传统的工艺制造,即选用合金钢,经过渗碳或氮化,以达到抗磨的要求。 能否改变这种现状?假如利用某种方法,大幅度地提高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性,则许多承受摩擦载荷的零件,就可以不用合金钢而改用钛合金了。这样,就会显著地减轻发动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编织接头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用于航空结构的三维整体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在静载条件下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单耳接头试样采用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成,重点研究了由3种编织工艺(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2种连接孔加工方式(机械钻孔和编织孔)、2种几何外形所组成的10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的破坏机理与破坏载荷。对其在航空结构中的可应用性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三维全五向编织耳片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振国  林强  亚纪轩  胡龙  王一博 《航空学报》2016,37(7):2225-2233
通过单向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耳片接头的力学性能。试件选用T700-12K碳纤维采用四步法编织预制件,以TDE-85环氧树脂为基体,经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固化成型。对两种几何尺寸、两种孔加工方式(编织预留孔和机械制孔)的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耳片接头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尺寸三维全五向编织预留孔接头的承载力是机械制孔接头承载力的6倍;对相同孔径及厚度的耳片,增大耳片宽度能大幅提升耳片承载力,但并不能显著提高其初始破坏载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弹射座椅弹射筒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现象、安装位置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可能造成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的原材料、尺寸、生产过程、断口、设计及工况强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排查、分析和验证,最终,找准了零件失效的机理,并准确定位,验证有效,对航空产品提升抗疲劳性能的设计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其青 《航空学报》1998,19(4):466-470
 采用多种有限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飞机结构中典型耳片接头的构型特征及载荷特征,进行考虑销钉与耳片之间配合间隙影响的非线性接触分析。分别通过无裂纹及含裂纹结构的计算研究,得到对称与非对称斜削耳片在不同方位载荷作用下的危险部位及相应含裂结构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给出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并分析研究其抗断裂特性。通过与现有文献比较表明,其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加衬套对耳片的加强与止裂作用。提出了销钉与衬套、衬套与耳片之间接触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利用作者编制的耳片应力分析通用程序LUGS进行计算,得出了具有最佳止裂特性的衬套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表面镍基喷焊涂层的组织和耐磨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耐磨改性,可以较好地解决实施工艺过程中的工程适应性问题,但对于任何一种表面耐磨处理技术,耐磨性能的改善和提高都是其最终目的。考察了钛合金表面上3种不同成分的镍基火焰喷焊涂层的组织和耐磨行为。研究发现,3种成分的镍基涂层都具有韧基体+硬质相的耐磨组织,其基体均为强韧性很好的镍基固溶体,但硬质相的差别较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100%的F102涂层、含4%La2O3的稀土复合涂层和含25%WC的N i-WC复合涂层的磨损失重仅为未处理钛合金的1/6,1/8和1/10。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耐磨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表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7.
低温复杂结构件特种成形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的特性,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温钛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组织与性能.以低碳钢为材质,加工装配专用芯模,开展粉末冶金TA7 ELI钛合金构件净成形技术研究,实现了大尺寸、薄壁、半封闭式火箭发动机低温转子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整体净成形.结果表明: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的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具有非常高的球形度和振实密度,粒径分布可依据需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非金属夹杂含量每千克不超过20个;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材料性能全面达到同批次锻件性能水平,微观组织呈等轴状;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氢泵叶轮已通过了发动机型号低温全程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有限元计算中,力和位移的边界条件要精确地给出。但是对于力和位移边界条件不能充分给出的一类问题,如接触问题,目前解题尚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涡轮盘和叶片的榫齿连接,求解这种含多面接触的工程计算,往往是假定一种边界条件,即首先预估榫齿上的载荷,然后进行轮盘或叶片的有限元分析。本文试图以完整的榫齿连接区域作为有限元模型,利用弹性位移叠加原理求载荷在榫齿上的分配,并根据这一分配进行了应力计算和断裂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表面镍包石墨喷涂层的耐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表面耐磨性,利用氧乙炔热喷涂枪,在TC4合金表面上制备出镍包石墨涂层。采用MXP-20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钛合金及其镍包石墨涂层的干摩擦磨损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镍包石墨涂层的摩擦系数只有钛合金的一半左右,前者磨损量为后者的1/6,说明镍包石墨涂层可以大大提高钛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TC4合金的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喷涂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喷涂层中的石墨润滑相是其耐磨性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