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飞机柔性装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飞机柔性装配技术,着重讨论了机器人精度补偿、末端执行器设计、法线检测与找正、系统控制、离线编程等关键技术。通过在小翼部件加工中的应用,达到了孔位精度±0.5mm、法向精度±0.5°等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对于特定应用对象采用机器人技术进行飞机部件自动装配为一个理想、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随着当今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增强,配以末端执行器和相关的补偿系统,在航空工业作为装配平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加权有向图的飞机装配顺序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的飞机装配顺序规划是确保飞机装配质量、缩短装配周期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基于加权有向图的飞机部件装配顺序规划方法。以飞机零件间的装配几何关系、装配稳定性和装配工艺性为评价因子,对装配过程中零件间的装配依赖性进行量化,形成可表达装配依赖关系的加权有向图。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和撕裂排序算法对装配零件进行装配顺序规划。最后通过某飞机机身中段装配顺序规划问题进行验证,规划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卫星三维电缆网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卫星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流程和方法。通过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三维电缆网协同设计方法,可以快速生成标准化、精细化的三维电缆网。基于MBD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工艺联动,开发了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装配联动软件模块,形成了一套电缆模型工艺信息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具体型号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总装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CATIA软件三维零部件的造型与装配功能在航空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挖掘该软件的服务领域,拓展其在飞机维修实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飞机结构与系统部附件的造型与虚拟装配,模拟飞机的机体结构以及飞机系统各部附件的拆装流程,构建飞机维修的仿真实训体系,有助于飞机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飞机制造的装配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因算法的飞机部件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在装配优先约束矩阵和非正交干涉矩阵的基础上构建装配规划模型,以飞机零部件间的装配方向和装配工具的差异性来构建适应度函数。在非干涉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获得较优的装配规划方案,通过二叉树中序遍历法将较优的方案转化为可行解,再经过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后,在可行解空间内进行局部搜索,最终获取较优的装配方案。以某型号的飞机舱门装配为例,通过与传统遗传算法对比,证实模因算法在飞机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飞机总装生产线精确建模和提高建模效率,提出层次时间着色Petri网(Hierachical Timed Color Petri Net,HTCPN)多层级理论模型,定义了HTCPN层次化建模方法。针对某飞机总装生产线站位划分的多层级、多粒度特点,利用CPN Tools工具对A1、A2和A3三种型号飞机总装配过程进行HTCPN建模,根据交货期前后设置优先级,并在每个站位的装配过程中嵌套质量检测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10次仿真,统计平均作业时间分别为78.4、93.2、102.4 h,产品总收益率为82.7%。  相似文献   

7.
装配工装在飞机产品生产过程中处于飞机设计的下游,受到飞机装配件设计及其装配工艺的影响以及飞机生产准备周期限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传统的飞机装配工装以文本、二维图形式表达为主,信息是静态的,缺乏唯一的数据源易导致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管理效率低、准确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方法:利用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建立了飞机和装配工装MBD模型关系架构,并结合相关的变更传播计算方法实现了飞机设计结构变更对装配工装变更影响的主动、自动化预测和分析。通过一套飞机壁板开口加强框的装配工装变更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适用于飞机壁板自动化制孔的法向修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飞机装配中制孔的位置和法向精度将直接影响飞机最终的装配质量.自动化制孔以飞机数模为基准,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受多源耦合装配误差影响,壁板等大型柔性结构件的实际外形不可避免地会与理论数模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制孔位置和法向进行修正.为了减少制孔法向偏差和提高制孔效率,本文结合大型飞机机翼壁板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基...  相似文献   

9.
针对飞机柔性装配的需要,在具体分析机翼钻孔流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一套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柔性钻孔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机器人集成多功能末端执行器的工作方式,并开发出具有精度补偿、姿态自适应调整和运动控制等功能的软件包。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机翼钻孔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其装配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飞机柔性装配中的壁板精确制孔问题,提出了采用工业机器人与末端执行器柔性自动化协同控制的钻孔的系统方案,实现了对飞机壁板的自动化精确制孔任务。柔性自动化钻孔控制软件系统健壮、开放性好、集成度高、钻孔效率达3~4个/min。所以,采用工业机器人钻孔系统柔性自动化控制能够满足飞机工业对精度、产量、柔性、成本等诸多要求。  相似文献   

11.
飞机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使飞机零件的精确制造和精密装配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仪被广泛应用在飞机产品的多视角局部几何形状捕捉中.将多种角度的点云对齐到同一坐标系中,最终组成测量目标的完整形状,该过程称为配准.因此,多视角点云配准是飞机产品外形重建和检测的重要步骤.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  相似文献   

12.
尺寸公差的工艺能力指数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尺寸公差分析方法和工艺能力评价方法在统计学方面的理论成果,结合飞机装配中的尺寸协调准确度控制目标与控制要求,实现对航空制造的尺寸公差分配。研究了飞机数字化装配协调过程中采用基于工艺能力指数的方法评估装配尺寸的协调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波音公司近日将首架装有新电子设备的B757-200飞机交付给了冰岛航空公司.波音公司宣布,今年所有的B757都将装配新电子设备,这套设备包括:新的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该系统在驾驶舱的仪表板上装有一个显示屏,能以红、黄或绿等颜色来表述飞机前方的地形.该增强型系统利用飞机的高度、地速、经纬度位置等数据,加上内置的全球地形数据库来确定飞机前方出现的情况.如果显示屏上显示的地形是红色或纯黄色,该系统会发出声音告警信  相似文献   

14.
末端执行器是飞机装配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制孔和铆接的质量,突破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具有迫切的实际需求。首先,根据行业需求提出了末端执行器的总体结构,并分析了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末端执行器的主要功能部件进行了设计,最后研制出一套具备制孔、压紧和法向找正的试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末端执行器的性能达到了飞机装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柔性工装是现代飞机装配中工装的主要形式。柔性工装通过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实现了工装的自动柔性重构功能。但柔性工装的功能特点使得其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基于现代飞机精益制造要求,通过研究柔性工装的构成和特点,从工装硬件系统入手,提出降低柔性工装成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于零件关键特征不用工装直接装配的方法,阐述关键特征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开展柔性工装的低成本化研究,为国内深入研究应用柔性工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结合航空企业数字化应用的现状,基于飞机装配工装设计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工装组件的参数化设计、参数化组件库的构建以及组件的快速装配设计技术。应用CAA在CATIA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飞机装配工装组件库和快速装配设计功能,可提高装配工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装配由发动机联盟公司生产的GP7200发动机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外部噪音值于2007年11月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确认。外部噪音值确认是EASA和FAA为装配GP7200发动机的A380飞机给予联合型号认证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柔性工装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该系统适于控制多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的柔性工装设备。给出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分类,分析了柔性工装设备的控制需求。同时提出了一种CNC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予以实现。该系统利用配置参数描述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根据配置参数,CNC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其控制功能和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操作功能。将该CNC系统应用于某蒙皮-桁条装配柔性工装设备,结果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球面三角在飞机设计制造中应用较多。它可根据飞机理论图给出的条件,计算有关飞机结构中的空间角度,用以设计和绘制飞机模线,作为制造飞机样板→模具→零件的原始依据,以保征飞机装配的协调。本文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介绍了在若干机种上成功运用球面三角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20.
飞机装配中铆接部位的孔垂直度直接影响铆钉的连接质量和疲劳寿命,进而影响飞机的力学性能。为了保证飞机铆接垂直度要求,必须分析自动钻铆系统法向误差的影响因素。首先,确定了倾角误差、数学模型的线性误差与法向误差的关系。其次,给出了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参数的选取规律,并研究了其对位姿标定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安装参数优化后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法向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提升自动钻铆系统的法向精度,进而保证孔垂直度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