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海军对F—18飞机的保障性采取了5项管理措施;在该机研制过程中进行了保障分析和保障性设计。  相似文献   

2.
飞机保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群 《航空学报》1992,13(8):439-443
本文简述飞机保障性的重要性,探讨飞机保障性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并介绍一些新的飞机保障性设计方法。按照武器系统保障性的定义,飞机保障性指的是飞机本身的可靠性、维修性、机内自保障能力和飞机的保障分系统保障能力的综合。保障性通过综合保障工程即综合后勤保障而实现。综合保障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使用保障的角度来影响飞机本身保障性的设计,包括提出保障性有关要求和保证其实现,以及按飞机设计所导出的使用保障要求来作飞机保障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采办。其主要工作是制订维修方案和进行保障性分析,即后勤保障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装备保障的关键要素之一,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向高度模块化、结构化、信息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S1000D标准下IETM和保障性分析过程的关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保障性分析的飞机装备IETM研制流程,并给出了将LSAR数据转化为IETM技术信息的实现方法和流程,有利于提高IETM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飞机飞行品质和装备科学保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载荷机构特性曲线自动检测的原理方案,研制了相应的通用性自动检测仪,并成功地实现了载荷机构特性曲线的实时自动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分析飞机操纵系统品质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依据,对提高飞机操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维修保障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飞机型号研制中,工业部门开展综合保障总体方案制订、综合保障大纲制订、保障性分析、预防性维修大纲制订等工作时贯彻和应用RMS国家军用标准的经验与体会,并对RMS国家军用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飞机保障性发展动向及我国宜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保障性是可靠性与维修性(R&M)以及新提出的抢修性、自保性等保障设计特性和保障分系统之保障能力的综合。未来战争要求大幅度提高飞机的R&M,并赋予抢修性与自保性。以F-22和JSF战斗机为例说明了国外跨世纪的飞机保障性发展动态,简述了保障性设计新技术,并对我国提高飞机保障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国内外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和保障性工作现状,归纳了国内在飞机研制过程中五性一体化的设计特点以及在工程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给出飞机研制过程中开展五性一体化设计的流程和数据、工作及工具接口协同需求,然后对五性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进行了初步构想(包括平台建设原则、平台规划和平台建设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等内容),为解决飞机研制过程中五性设计优化、整合及综合权衡以及数据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系统工程模型,以面向多专业耦合协同仿真及设计、仿真、验证一体化,实现飞机研制的多学科优化设计为目标,研究系统工程方法对研制过程中仿真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并在该理论基础上,实施构建基于系统工程的仿真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而确保研制过程中仿真的可靠性、可控性及协同性,以达到缩短研制周期、控制研制成本及保证研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飞机保障性分析工作实践,从飞机保障性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国际最新保障性分析标准ASDS3000L,制定了飞机的保障性分析业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飞机保障性分析系统,经过实际型号的验证,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其他型号飞机或大型复杂装备保障性分析工作的开展和保障性分析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向质量的飞机制造过程BOM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的质量保障能力与质量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其研制过程中迫切需要能够满足飞机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数字保障模型。本文依据质量的形成过程,以飞机的设计、工艺、制造步骤为主线,分析EBOM、PBOM到MBOM的转换过程,提出面向质量的飞机产品制造过程BOM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