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产品活动多余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箭、星上的仪器,被装卡在转动装置上,按技术要求,设置检验程序。启动转动装置,活动多余物在仪器中位移过程是滑动与撞击的一个随机组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仪器壁中将传播应力弹性波和声波,即为“位移信号”。压电换能器拾取位移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由检测主机采集、处理和显示等。根据位移信号振荡频率、衰减速率、区域分布等波形特点,识别与判定多余物位移信号与噪声信号,从而达到检测目的。装置已在十个厂所应用  相似文献   

2.
活动部位信号识别技术——活动多余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在多余物检测中识别活动部位信号的技术。用双换能器在相同采样条件下多次采集信号,根据两通道的信号最小时间差特征,能够识别活动部位信号。在弹上仪器的验证试验中证明了该技术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峰系数、实小波幅值检测、复小波相位检测等算法,实现了对不同特点信号的高精度多余物检测,并通过实际继电器检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焊锡粒多余物粒径特征识别过程中,粒径区分度不足和粒径特征参数类间交叉对分类准确率的不利影响,提出基于聚类的高精密航天器多余物粒径特征识别方法.从信号时域与频域分析技术出发,选取多个特征参数构建多余物粒径初始特征参数向量;采用Fisher比量化各个特征参数对粒径的区分能力并削除贡献率较低的特征参数,从而构建最终多余物...  相似文献   

5.
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航天产品多余物控制方法和装置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及价格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的多余物自动检测及清洗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管路清洗装置、多余物检测装置、上位机和信号采集装置组成。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并能够实现液位信息和清洗结果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并可根据检定结果触发清洗装置进行二次清洗。同时,系统能在自动清洗和手动清洗之间进行切换。旨在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多余物的检测和排除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多余物检测和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多余物的控制是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多余物检查及排除是保证火箭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1 200 kN液氧煤油发动机总装后不能进行多余物检测的问题,采用机械转台将被检查产品进行滚动,使存在于发动机内腔的金属多余物与其内壁发生碰撞和滑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产品外壁,通过声发射传感器监测该信号,并转化成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给出多余物有无的判定信息和存在位置的参考信息。通过对发动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浮动环及电磁干扰噪声的屏蔽,以及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中发动机滚动的转速、传感器的阈值以及触发信号同步接收时间等工艺参数的研究,得到了发动机多余物检测的最佳工艺参数,实现了1 200 kN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多余物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信噪比下,基于传统统计特征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对复杂调制信号类型识别性能不高,因而处理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稳健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特征,获得变换域的表征信号,将其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快速识别。针对瞬时相位特征对于信噪比敏感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信号特征域进行降噪处理,提升模型对噪声的稳健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不同信噪比下对7种调制信号类型的识别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不同方法的实验对比,验证了算法具有耗时较短、识别准确率较高、噪声稳健性好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多余物的主要来源和类型进行分析,梳理航天器推进系统多余物控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多余物控制工作开展的思路,介绍航天器推进系统研制全过程中各环节具体的多余物控制方法与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总装多余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发动机中多余物控制的重要性,对发动机中发现的多余物进行了分类,从而分析多余物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介绍了在设计、工艺、生产、装配、试验、检验等项操作中,严格控制多余物的实际操作要求。最后,叙述了对多余物常用检查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发动机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产生机理、多余物控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VFW技术建立的便携式简易内窥镜多余物图像检测系统.主要对软件设计思路进行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现有试车台工艺系统多余物控制中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余检测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试验系统单元部件多余物检测效率.并使检测手段便捷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控制惯导系统中多余物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操作过程中惯导系统多余物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根据多年的惯导系统生产经验,总结了控制多余物的实际操作要求,最后叙述了对多余物常用检查方法及使用MORET-300活动多余物检测设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噪声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声学特性不仅对发动机故障识别与预报有重要意义,还会对液体火箭上的有效载荷工作可靠性产生影响。为此,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噪声进行测试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噪声测试方法,介绍了该噪声测试系统的原理和各组成部分功能。对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测量,结合所测得的噪声信号进行了时域与频域分析,对发动机周围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发动机在试车台上的噪声分布特征,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改进和地面试验台的降噪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发动机中多余物控制的重要性、多余物的定义以及现有发动机发展状况下多余物的新含义.同时,对发动机中的多余物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多余物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剖析多余物控制的主要方法,即本文的重点.全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总结了发动机从设计、工艺、生产、装配、试验、检验等长年实际操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最后,叙述了多余物的常用检查与排除方法,并对未来新一代发动机多余物的控制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应力波检测技术,设计了管道安全监测定位系统。通过沿管道布设的振动传感器采集管道的振动信号,并使用系统内置的DSP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判断,对威胁事件提取特征。监控单元通过GPRS信号将威胁事件特征上传到系统报警中心,在报警中心系统进行综合判断,结合电子地图给出管道威胁事件的报警信息,并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处理。通过试验,系统的识别报警率达到85%以上,误报率不高于15%。对各种接触到管道的敲击信号可以做到准确报警,对于人员走动、汽车通过、风声、雨声等背景噪声可以有效滤除。  相似文献   

15.
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技术是盲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研究MPSK信号的常用分类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识别特征易受到噪声以及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类识别方法并对其分类识别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知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正确识别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总装多余物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多余的航天产品存在重大的质量事故隐患。文章对航天器总装中的多余物进行了分类,从而分析多余物产生的机理有4大来源:总装工艺过程、零组件及人员带入、贮存过程、有害气体。介绍了多余物的危害,提出了系统控制多余物的思路和多余物常用检查及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对复杂电磁环境中辐射源的分选和识别有着重要意义.双谱中包含了丰富的信号细微信息,如雷达辐射源的相位噪声、频率漂移等特征,且受高斯噪声和杂波影响较小,因此可以作为雷达辐射源信号的个体特征之一.但是信号双谱中包含了很多冗余信息,不利于机器进行识别处理.利用双谱对角切片对双谱特征进行优化,剔除其中无效、冗余的信息,将变换后的结果作为雷达辐射源个体特征信息.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际测试测量过程中微弱信号容易被噪声淹没且处理困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DS7945的微弱信号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的设计以ADS7945、程控增益放大器PGA202和累加平均算法为基础。在硬件设计过程中综合分析了供电电源、电压基准以及屏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使用FPGA完成对ADS7945的采集数据解串及实现累加平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微弱信号采集系统可以对10KHz,50μVpp的正弦信号进行有效测量。在输入10KHz,50μVpp正弦信号时,系统的信噪比达24.6d B。  相似文献   

19.
为消减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工艺管道的多余物,消除试车隐患,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对多余物产生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探寻工艺管道多余物产生的根源。根据集对理论,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同一度、对立度、波动度,探讨人机环境因素间耦合关系,确定多余物产生的关键因素。针对多余物的人机环境关键因素,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多余物控制及检查方法,有效减少或消除发动机试验过程多余物的产生,保证发动机试验过程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0.
敌我识别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了敌我识别对抗系统的技术指标需求,通过仿真给出了侦察IFF信号的系统灵敏度。针对IFF系统存在的弱点,分析了敌我识别干扰的可行性,探讨了压制性干扰、欺骗性干扰和灵巧干扰的方法。最后对噪声压制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