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振国  鄢小清  刘昆  张育林 《推进技术》1996,17(5):18-22,34
详细描述了液体火箭推进剂(N2O4/UDMH)爆炸试验装置及其爆炸热过程特性测量。通过50kg、100kg、300kg三种不同推进剂总质量的爆炸试验,得到了推进剂爆炸火球内部温度场、辐射温度场、辐射热流场和火球直径等热过程特性参数。还分析了热过程特性参数随推进剂总质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液体火箭爆炸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航天发射场安全技术文件的制定提供推进剂污染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UDMH)爆炸实验研究,获得了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和毒气扩散的实验测量数据,提出的液体火箭爆炸地面上推进剂污染范围和残余量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工程估算。  相似文献   

3.
液体火箭爆炸后有毒气体扩散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后残余推进剂蒸发形成的有毒气体在大气中扩散的解析模型,并数值模拟了地面有毒气体浓度场在不同的环境,天气情况下的分布情况及环境参数对毒气扩散过程影响的分析,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实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马汉英 《推进技术》1987,8(1):34-38
本文对航天飞机可能使用的几种液体推进剂进行了性能、价格、发射航天飞机的推进剂使用维护费用、推进剂毒性以及腐蚀性等的比较,对航天飞机液体推进剂的选择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彭培根 《推进技术》1981,2(1):27-34
一、引言 复合固体推进剂不单是一种能按一定规律燃烧的物质,而且潜在着爆炸或爆轰危险性,特别是高能复合推进剂,硝胺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危险性就更大了。因为,就其化学本质来说,固体推进剂与炸药本质上很难区别,它的能量密度和反应热可与常规高效炸药相匹敌,甚至更高。因此,关于复合固体推进剂及其发动机的偶然性爆炸或爆轰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GAP推进剂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士杰 《推进技术》1991,12(1):67-74
GAP推进剂是一种以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为粘合剂的固体推进剂.自八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都在积极开发这种新型的推进剂,令人瞩目.众所周知,用硝酸酯增塑的聚醚推进剂和以硝胺炸药为基的少烟、无烟推进剂在安全性能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它们皆属于在强冲击下有爆炸危险的1.1级,北约各国军方对此评价不一.因此,各国推进剂工作者正在积极研制在恶劣条件下无爆炸危险的1.3级高能推进剂和少烟、无烟推进剂.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体推进剂贮运设备时常发生的渗漏、泄漏现象,研制出了可带介质操作的硝基氧化剂和肼类燃料堵漏剂及堵漏工具,能对液体推进剂贮运设备各种泄漏部位实施快速堵漏,有效解决了液体推进剂贮运设备堵漏难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成长过程和火球辐射传热理论模型,研究了火球尺寸变化、火球持续时间、火球内部温度、火球辐射传递过程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还讨论了火球升离地面的临界条件、高空环境对火球直径的影响和火球随风漂移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液氧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一种常用氧化剂,它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会引起人员冻伤和氧中毒。从防火防爆、人员冻伤和氧中毒防治三个方面提出液氧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保证液氧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液体推进剂质量对运载火箭全箭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其动力学建模是全箭动力学建模的难点和重点。结合航天工程实际,提出了采用虚质量法和动态子结构方法相结合的液体推进剂建模方法,减缩了计算模型自由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全箭动力学特性分析。最后,以某液体运载火箭为例,分析了不同液体推进剂建模方法对全箭动特性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岳国粹 《推进技术》1988,9(3):55-60,76
本文论述了黑火药的三大组分在现代化学推进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黑火药是最原始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现代化学推进剂,无论是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都可看作是黑火药的进一步发展.并简要地介绍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代斌  刘琪  郑友友  梁燕  范亮亮  赵亮 《推进技术》2019,40(12):2641-2654
介绍了在轨航天器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简要介绍了造成微重力条件下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困难的原因;接着回顾了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技术的发展脉络,将其技术发展分为技术萌芽、技术成熟和新技术探索三个阶段;然后从基本原理、误差分析、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常用的簿记法(Book-Keeping,BK)、压力体积温度法(Pressure-Volume-Temperature,PVT)和热量激励法(Thermal Gauging Method,TGM)等液体推进剂在轨剩余量测量技术,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液体推进剂在轨剩余量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是利用不同测量技术在不同卫星寿命期间具有不同测量精度的特点,将多种测量技术进行结合,以提高整体测量精度;二是开发适用于卫星全寿命周期高精度测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透射式水工质的高耦合效率激光推进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激光推进的耦合效率,防止光学器件污染,提出了透射式液体工质的激光推进模式。在这种推进模式中,Nd:YAG固体激光器中产生的450 mJ,7 ns激光穿过透明的玻璃基底后,与燃烧室中的液体推进剂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在玻璃基底、燃烧室和液体推进剂的约束下膨胀,产生很高效率的动量转换,使靶获得初速度。纯水和黑墨水分别被用作推进剂,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发现,在这种模式中墨水比水更适合做推进剂。通过改变燃烧室的长度和孔径,得到的耦合系数的最大值为17 858.3 N/MW。  相似文献   

14.
李兆民 《推进技术》1989,10(6):25-28,71
本文论述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爆炸问题,总结和分析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爆炸的重要原因.实验表明:在选择端面燃烧装药的初始增面率时,采用木制假药柱和推进剂短药柱构成的装药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导致选出不合适的初始增面率,把它应用在相同尺寸的固体推进剂端面燃烧药柱中时,将会引起发动机产生爆炸.  相似文献   

15.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检漏技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前,必须进行完整性试验。完整性试验包括对推进剂和其它液体系统的泄漏检测。建立一个能实现推进剂泄漏故障自动检测的系统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泄漏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已用于或可能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的技术进行分类和详细评述,指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N2O4/UDMH推进剂蒸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确评估火箭爆炸后残留于地面的有毒推进剂形成的毒气的危害范围 ,关键问题之一是弄清楚渗入泥土中有毒推进剂的蒸发规律。介绍了 N2 O4/ UDMH推进剂在大气中蒸发的实验研究结果以及一种推进剂蒸发速率计算数学模型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喷射熄火模型 ,确定了液体喷射熄火液量 ,研究了推进剂能量、压强指数、燃烧室压强、液体性质和喷射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液体推进剂对ATR发动机的燃烧室进口油气比、排气温度、比冲等重要性能参数的影响,针对两套不同的ATR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选择目前国内常用的液体推进剂作为燃料,对上述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做功能力强的推进剂有利于减小燃烧室进口的油气比,提高ATR发动机比冲;选择合适的推进剂与ATR发动机设计参数相匹配有利于提高二次燃温,进而从油气比和排气温度两个方面改善二次燃烧性能,提高ATR发动机比冲;即使在设计状态推进剂与设计参数两者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匹配,但是在非设计状态,由于油气比的变化仍然表现出推进剂与工作参数的失配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可用于多任务模式、高密度、高比冲、宽液态温度范围、良好热稳定性的新型离子液体推进剂,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生成离子盐,该盐与四氟硼酸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一系列咪唑基离子液体。利用核磁共振 (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利用热重分析仪、密度仪、粘度计等,研究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密度、粘度等性能。通过点滴着火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机评价了硝酸羟胺和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复合后的推进剂点火燃烧性能。采用化学反应平衡产物软件考察了硝酸羟胺含量对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羟胺含量在40-60wt%之间是优选的推进剂配方。本文试验证明了50wt%硝酸羟胺与50wt%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复合推进剂具有良好的催化分解燃烧性能,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多任务模式离子液体推进剂。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可用于多任务模式、高密度、高比冲、宽液态温度范围、良好热稳定性的新型离子液体推进剂,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生成离子盐,该盐与四氟硼酸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一系列咪唑基离子液体。利用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利用热重分析仪、密度仪、粘度计等,研究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密度、粘度等性能。通过点滴着火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机评价了硝酸羟胺和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复合后的推进剂点火燃烧性能。采用化学反应平衡产物软件考察了硝酸羟胺含量对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羟胺含量在40wt%~60wt%是优选的推进剂配方。试验证明了50wt%硝酸羟胺与50wt%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复合推进剂具有良好的催化分解燃烧性能,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多任务模式离子液体推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