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中,基于对载人飞船推进剂剩余量在轨实时高精度测量需求的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剩余量直接在轨测量技术原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措施等问题。研究表明,在轨推进剂剩余量直接测量系统方案具有易于实现,测量精度高,同时能够实时、直观反映系统中各贮箱推进剂消耗情况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卫星推进剂剩余量测量的热容法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具有主动热源的输入,与传统PVT方法相比,热容法在卫星寿命末期具有较高的推进剂剩余量测量精度。为了获得地面条件下准确的热分析模型,对某型号1407L网式表面张力贮箱在地面条件下应用热容法进行数值仿真。通过数据分析,并与地面试验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热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获得了地面环境下准确的热分析模型,为热容法的后续深入研究和在轨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轨卫星液体推进剂测量技术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在轨卫星液体推进剂测量技术发展概况。介绍了各种已开发的具体测量方法,并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了评述。最后对我国开展该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雯 《推进技术》1996,17(3):83-86
掌握卫星运行期间剩余推进剂的贮量是掌握卫星活动的重要一环。为了精确测量空间液体,欧空局推出两种测量方法──定期容量激励法和外来质量注入法。介绍了这两种空间液体测量方法;描述了G-22搭载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PVT和BK有机结合以降低卫星液体推进剂测量不确定度的新方法,通过分析说明了当应用高精度高分辨压传感器测量压力时,卫星寿命末期推进剂测量不确定度可降低到贮箱总体积的2%以下。  相似文献   

6.
一种适合我国在轨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达道安  张天平 《推进技术》1997,18(6):98-102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适合我国卫星液体推进剂测量的气体注入压力激励方法,对相关应用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方法可实现推进剂测量误差达贮箱总体积的1%的高精度测量要求,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轨冷气推进系统泄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强  李会锋  袁媛  李明  张伟 《推进技术》2018,39(5):1187-1193
针对近地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冷气推进系统的泄漏问题,在轨道动力学数据基础上分析光照角漂移与半长轴衰减变化,利用气态方程对推进剂的泄漏率进行估计,进而对剩余推进剂进行预测,并对冷气泄漏造成的姿态扰动进行估计,同时在公式推导基础上对泄漏率估计进行计算误差分析,结合实际在轨的压力、温度等遥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压力接近13MPa的初始条件之下,冷气推进系统的工质泄漏率在入轨的约前5y的时间里大致在150~450Pa·cm~3·s~(-1)之间振荡变化,在之后的时间里渐趋于275Pa·cm~3·s~(-1)稳定,与之对应的稳定的氮气质量泄漏率约为3.4μg/s;在轨10y时,推进剂质量的剩余率大于85%,预测入轨30y后的剩余率仍然优于60%;姿态角、磁力矩器电流、动量轮转速等数据表明冷气泄漏对卫星姿态扰动很小,可忽略不计。估计与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与遥测诊断辅助、器件健康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8.
空间站的在轨推进剂再加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文跃 《推进技术》1988,9(2):50-56,97
建立一个永久性空间站,在轨推进剂再加注将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评述了国外研制的各种方案,介绍了先进的在轨推进剂再加注技术、特性和可能实施的方案。最后指出了在轨再加注中的一些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9.
郭建玲  王慧玉  王宏年 《推进技术》1996,17(5):76-79,83
概述了低重力条件下预报推进系统贮箱内推进剂剩余量的意义及特点,并简单评述了目前预报推进剂剩余量的常规技术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同时介绍了作者目前正在编制的“低重力条件下预报推进剂剩余量的通用软件”。  相似文献   

10.
李本儒  郭树玲 《推进技术》1988,9(6):54-58,72
微重力条件下贮箱中液体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控制液体推进剂在箱中的位置,保证向发动机输送不含气泡的推进剂.对用于自旋稳定卫星的梨形贮箱,在透明的有机玻璃缩比模型中用去离子水作试验介质进行落塔试验.在弹星分离以后,卫星自旋以前通过落塔试验确定气液界面的形状,排出液体时夹气现象和发生夹气时剩余液体的体积,试验为贮箱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长寿命的卫星上将采用一种大型表面张力贮箱,在微重力条件下将要进行相关的液体流动特性试验,如气液界面的平衡位置,挤出效率,液体流动的阻力损失,流体的晃动等,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衬层与药柱脱粘严重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和工作安全性,该缺陷的可靠检测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高能X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基于射线照相检测和工业CT检测手段,评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衬层与药柱脱粘的图像分析和缺陷评判技术。针对该类缺陷,提出了综合应用射线照相技术和工业CT技术进行印证检测的方法,评判结果表明能够满足缺陷检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是增材制造脆性TiAl合金复杂构件的理想技术。从原料粉末、致密化、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凝固及相变、后处理、力学性能、成形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TiAl合金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Wiener过程、Gamma过程和逆高斯(Inverse Gaussian,IG)过程等随机过程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在装备可靠性评估中逐步得到应用.针对3类考虑随机影响的随机过程模型,分别阐述了各类模型在一元性能退化建模、二元性能退化建模、加速退化建模和竞争失效建模等情形下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工作对...  相似文献   

14.
滕瀚  吴宛洋  钟兢军 《推进技术》2020,41(11):2577-2586
为了解决由于降速航行所导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船舶发动机通常采用辅助鼓风机来进行补充扫气,以提升船舶在低速状态下的操纵性并降低排放。本文回顾了电辅助涡轮增压器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研究团队在船用发动机轴流式电辅助涡轮增压器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探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从控制间隙流动,进一步提高增压器性能的角度出发,探究了轴对称端壁及叶尖小翼对电辅助涡轮增压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最后,讨论了船用发动机轴流式电辅助涡轮增压器在未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卫星导航技术发展迅速.卫星导航系统以精密时间测量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伪距测量,进而实现定位.同时,卫星导航系统还提供了高精度授时功能.综述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和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基于通信卫星的授时技术以及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技术等.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建成和提供服务,BDS授时应用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基于BDS/GNSS多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传递技术已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未来将会应用于国际时间比对.同时,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尤其是低轨通信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低轨通信卫星授时会成为一个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燃油量是飞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燃油密度的测量又是燃油测量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研究提高航空燃油密度测量精度的方法,预测燃油测量未来的发展,介绍了燃油测量系统和密度测量的重要性,结合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了总结归纳,论述了各种燃油密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间接法、比重计法、基于谐振技术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以及超声波测量,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字化综合化是航空燃油测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田栢苓  李智禹  吴思元  宗群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72-624072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是未来实现快速、可靠及廉价进出空间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对RLV再入段的轨迹优化、制导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RLV再入轨迹优化方法上,分别从间接法、直接法以及伪谱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深入分析每类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RLV再入制导方法上,分别从离线标称轨迹制导、在线轨迹重构制导、预测校正制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每类再入制导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在RLV再入姿态控制方法上,分别从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LV再入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RLV制导控制一体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完成组网建设的背景下,世界卫星导航步入新时代。各卫星导航大国均瞄准更高服务精度、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可靠服务,正在着手开展新一代系统建设和技术迭代。随着各国对于大型低轨通信星座的积极开发与广泛部署,应用低轨卫星技术实现导航增强与PNT系统备份能力,因其易与GNSS协同,具有提高全球自主导航精度、拓展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成为研究热点。面向低轨导航增强技术,首先总结了低轨卫星的最新态势,梳理了卫星导航增强服务模式,并详细分析了低轨通信星座导航精度增强及导航信号增强两方面的技术动向。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导航增强频率的兼容互操作、通信/导航信号一体化设计、高动态导航增强信号捕获与跟踪等方面,对低轨卫星导航增强体系未来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此外,还基于美国铱星系统实收采集信号开展了定位服务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600个历元内收敛定位精度优于100m,相关分析成果可为我国低轨导航增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液体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与加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推进剂空间加注的关键技术,介绍了不同流体空间加注的系统组成与加注程序,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研究表明:①气液相分离是实现推进剂空间加注的基础,常温推进剂可采用挠性隔膜或叶片式贮箱实现气液分离,而金属网状膜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LAD)在低温流体空间分离领域效果最佳;②低温推进剂空间加注需要结合空间热防护技术、蒸发量控制技术等;③常温推进剂采用排气型空间加注,低温推进剂采用无排气加注,且可借助热力学排气系统实现大充灌率加注;④我国可按照先常温后低温的思路开展研究,并充分借鉴现有实验平台与研究成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