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     
一新型地面燃气轮机研制成功 首台QD-70地面燃气轮机近日在606所研制成功。这是继该所成功研制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QD-128地面燃气轮机后的又一丰硕成果。QD-70地面燃气轮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自主开发燃气机产业的新阶段。 QD-70地面燃气轮机由606所设计、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生产。它是在606所自行研制的某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小档功率的轻型燃气轮机。该型燃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输出功率为7060kW,热效率为31,在同等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2005,31(2):F0003-F0003
QD-70燃气轮机 QD-70燃气轮机是由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燃机动力(集团)公司在某型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共同研制的前输出、分轴式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具有性能先进、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可在大气温度为-30~30℃范围内保持额定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中国第1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仑"航空发动机的基础上,成功地派生发展出的QD-128燃气轮机的设计特点和试验经验,证明了"航机改燃机"是发展燃气轮机事业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首次按国军标GJB241—1987《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昆仑”加力式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衍生发展。解决了与现役涡喷系列发动机安装互换性的技术难题,发展出“昆仑”A/B/H系列发动机,可满足多型飞机的动力需求;采用先进技术,增大空气流量、提高部件效率、减少压力损失,发展了推力增大型“昆仑Ⅱ”发动机;沿着“航机改燃机”捷径,改进燃气发生器,全新研制双级动力涡轮,发展了QD-128工业燃气轮机,已用于油田发电。  相似文献   

5.
一.中美航空业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试飞成功,开启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中,世界民用航空取得了全面而惊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6000马力燃机并网发电成功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自行研制的我国首台航改型6000马力工业用燃气轮机,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并网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燃机制造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6000马力燃机的研制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是目前国内航改型燃机中功率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7.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8,(4):I0001-I0001
2008年11月28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在上海成功实现首飞。这标志着ARJ21—700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28日12 12时23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首架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飞上蓝天,成功实现工作首飞.这标志着ARJ21-700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本刊资讯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实现总装下线
  7月23日,由中航工业研制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下简称“AG600”)01架机在珠海实现总装下线,标志着该型机首架机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全面进入地面联调联试阶段,也标志着A G600飞机项目工程研制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航空工业在机轮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如:制定了航空机轮系列型谱标准;研制了歼六、歼七各型飞机通用的LS16D机轮;使歼八主轮和强五主轮使用同一种刹车片。“三化”取得了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节省费用,便于外场使用、维护,方便供应和后勤保障等明显效果。航空机轮的“三化”仍存在型谱规格少,通用化不易落实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对“三化”重要性的宣传,完善结构要素标准,并建议将机轮作为推行“三化”的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1.
常秀娟 《国际航空》2014,(11):64-67
通用航空是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空域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我国通用航空需求不足,导致从业企业数量较少、通用飞机研制投入规模有限,自主品牌飞机仅有中航工业研制的运5、运12、“小鹰”500、AC313、AC31l、“蛟龙”600等不多的几个型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工业疲劳与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文  陈先民  苏运来  孙汉斌  杨宇  樊俊铃 《航空学报》2021,42(5):524651-524651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疲劳与结构完整性成为影响飞机结构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飞机结构从最初的静强度、安全寿命设计理念逐渐发展成以疲劳与结构完整性为指导的研制理念和方法,并在型号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使得新一代飞机结构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号的研制需求,这一领域又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从航空工业角度梳理了自2000年以来中国航空结构疲劳研究的进展和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在航空材料/结构/工艺、分析评估理论研究、疲劳试验技术以及飞机寿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从型号研制及工程发展角度提出了对中国航空疲劳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的建议,以期为中国航空结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20日,赛斯变了人们对单发飞机不安纳公司在北京举行“大篷车”单发飞机载客研讨会。应赛斯纳公司之邀,民航总局的代表和山东、南方航空公司的代表以及FAA的高级代表柯培新等参加了此次演讨会。“大篷车”是赛斯纳较为成功的机型,已交付1100多架,有记录的飞行时间已超过400万飞行小时。飞机的超常可靠性改全的偏见。继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民航局之后,美国FAA在1997年修改航空法规,允许单发飞机在仪表飞行规则下载客进行商业运营。山东航空公司欲建立一支拥有ZO架以上的“大篷车”机队进行通用航空的运营。国…  相似文献   

14.
由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是60年代航空技术发展的一项伟大成就.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大缩短了旅客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飞机利用脱体涡产生升力的先河,引起了飞机设计思想的一场革命.“协和”式飞机是在传统的飞机设计原则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大胆运用当时新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成果的产物.“协和”式飞机的研制历程表明,一架全新的飞机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技术成果,还必须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理论和实验仍然是促进航空技术大发展的基本因  相似文献   

15.
提高飞机生产计划管理效率有助于缩短飞机研制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中国正处于飞机研制生产发展高峰期,大飞机的研制生产已经在进行中;脉动生产线正成为飞机装配模式的主流趋势,并成为飞机大量批产、高效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飞机生产计划管理对整个航空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进一步向航空强国迈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F-22和F-35等第四代战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发动机等先进航空装备均已投入使用,焊接技术以其可制造整体化、轻量化、耐高温等构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国外航空装备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国外航空装备的研制也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新焊接方法、新焊接结构层出不穷。特别是高能束流焊接、固相焊接等技术已成为飞机和发动机结构研制的重要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欧洲合力打造新“心脏” 目标直指“远景2020”排放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航空研究顾问委员会制定了代号为“远景2020”的排放标准,为达到该指标,欧洲各国的发动机制造商在新型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Newac)项目的支持下,共同开发了若干新概念的发动机及其核心机,为下一代飞机动力装置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航空发动机、舰用燃机防护涂层技术应用与发展的3个阶段:铝化物涂层、热扩散障涂层、热障涂层,并对研制热障涂层的必要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现代飞机研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航空CIMS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航空CIMS工程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效益,并阐述了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飞行试验是新机研制的最后一个大阶段。飞行试验是飞机从研制阶段的“静”跃升到“动”的转折点,是新机理论设计的具体实践,是确定新机研制成功与否并决定其发展的关键,是集飞机设计、制造和使用三者矛盾的大交叉、大暴露和大解决。通过飞行试验,将提供新机试飞数据和操作使用经验。这些大量的试飞信息对提高和改进新机的研制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