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人机伞降回收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小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的特点,研究了在无人机回收过程中,飞机及降落伞系统的运动轨迹及姿态。通过分析机伞间的力学关系,建立了机伞系统运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无风情况下回收运动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无人机回收要求,可以决定最佳的回收参数,从而得到最优回收轨迹和姿态。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世界各国无人机的主要回收方式,详细介绍了伞降回收方式。分析了各种回收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应用机型、适用条件。说明了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某型无人机回收系统组成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研究了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过程的的运动特点,建立了某型无人机回收各个阶段的动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得到了回收各个阶段的运动特征,分析了回收过程的运动轨迹和落点误差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回收策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和算法,阐述了弹射起飞系统和伞降着陆系统的设计原理,采用嵌入式系统和GPS设计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导航控制、任务控制系统和数据链,实现了空中机器人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无动力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伞降回收的特点,提出了伞降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及关键点。针对挂飞阶段开伞机构易误触发、在模型失速/尾旋试飞过程中存在失控/改出后离地高度过低风险等问题,设计了双余度伞降控制系统和专用开伞控制程序。论述了系统设计方案与控制原理,以及在模型自由飞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伞降控制系统满足了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伞降回收要求,提高了开伞可靠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卢伟  马晓平  周明  孙林峰 《航空学报》2015,36(10):3295-3304
无人机(UAV)精确定点回收是促进中小型无人机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而绳钩回收是一种适合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狭窄场地或舰船上实现精确定点回收的先进回收方式,其具有良好的研究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采用基于矢量封闭环、欧拉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的联立约束法,解决了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的空间机构运动的动力学求解问题。基于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无人机回收时系统吸能缓冲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通过对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得出以无人机速度变化为代表的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同时探讨了参数变化对系统主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回收过程中拦阻力峰值载荷下的机翼应力和应变。结果表明,无人机绳钩回收性能优良,是一种可开发研制的新型回收技术,为开展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的工程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几种典型的小型无人机回收方式进行了比较,针对小型电动无人机翼载荷较小的特点,深失速回收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并给出了具体的深失速回收方案.通过分析大迎角情况下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在深失速情况下无人机的状态方程,建立了无人机深失速回收仿真模型,并以某型近程电动无人机为对象,在Matlab/Simulink中对深失速模...  相似文献   

8.
针对火箭助推器的伞降回收稳定减速阶段,开展了助推器回收系统各部分受力分析,建立了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和约束方程组;同时搭建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开始工作直至翼伞开伞前的整个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稳定伞和减速伞对火箭助推器起到了稳定姿态和减速作用,为翼伞开伞提供了条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主要用于获得飞机失速/偏离、初始尾旋到发展尾旋动态特性,以及改出方法。回收段是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最易出故障,且后果最严重的阶段。文中分析了伞降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对伞结构形式、伞面积、伞舱位置、开伞速度和过载等关键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此外,结合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特点设计了多余度的开伞控制系统。试飞结果表明,该系统集成度高、可靠性高,能够大大提高开伞成功率,适合在后续模型自由飞投放试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伞降回收双尾撑后推式气动布局的中小型无人机在非正常着陆情况下中翼损伤的问题,分析了中翼损伤的原因及减少其受损的途径,论证了在尾撑上设置易损连接结构的可行性,给出了在尾撑上设置易损连接结构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11.
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主要依靠缓冲器来实现,而缓冲器的仿真建模是虚拟样机设计的关键,传统的缓冲器建模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公式法,其精度较难确定。根据无人机的使用要求,设计一种适用于伞降回收的滑橇缓冲方案;运用缓冲器静压试验及缓冲器落震试验数据曲线建立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缓冲器动力学模型研究全机多刚体落震模型,对无人机着陆缓冲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应用有限元技术对滑橇结构动态响应进行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滑橇缓冲装置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全机落震试验结果相吻合;所建立的无人机落震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需要,能极大地减少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无人机的分类以及欧洲国家航空局、无人机系统规章制定联合局、北大西洋联合组织(NATO)、美国、中国的轻小型无人机航空器系统适航规章发展情况,分析我国轻小型无人机系统适航现状,并为我国轻小型无人机系统适航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型无人机,设计一种安装于机身左侧下方的单轴光电探测系统来修正视场纵向误差,同时配合无人机的航向控制,对目标进行盘旋跟踪。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解耦、方位失谐量修正和俯仰失谐量修正解耦的控制方式。飞行试验表明,该控制方式能够持续稳定的跟踪地面目标,使地面目标的成像点趋向于光心,达到了盘旋跟踪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型无人机大气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数据采集是小型无人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小型无人机的飞行任务需求,设计了基于大气数据采集的高度、空速检测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为核心,采用高精度A/D转换器(12位)提高测量精度,对于提高无人机大气数据检测的动态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型无人机武器平台对航姿系统小型化、低成本、集成化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ARM系统的MIMU航姿测量系统,实现了单板集成所有惯性测量、初始对准、惯性导航、组合导航,以及航姿测量等功能.通过车载导航试验及飞行试验考核,该系统可以满足用户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气动力估算方法得到某小型无人机的纵向气动力数据;通过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对估算结果进行动态特性验证,并重点讨论了小型无人机的脉冲激励飞行试验验证。研究发现,选择飞行试验激励信号既要考虑小型无人机的特殊性,又要考虑信号的频谱特性;激励信号的选择为同类飞行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方案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辉  刘莉  戴月领  沈辉 《航空学报》2018,39(8):221874-221874
针对燃料电池为主能源的无人机(UAV)动力系统,设计了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蓄电池(简称燃蓄)被/主动混合动力系统3种拓扑结构方案。以空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搭建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方案一体化试验平台。考虑阶梯型和阶跃型2种加载形式,试验研究了燃料电池自身的动态特性和启动特性。以阶梯型功率剖面的加载形式,试验研究了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放电特性;以无人机典型任务剖面作为加载形式,开展燃蓄被/主动混合动力系统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纯燃料电池动力方案适用于低机动小型无人机,燃蓄被动混合方案可满足小型无人机大机动飞行,燃蓄主动混合方案系统可适应中大型无人机更长航时飞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PD控制设计了无人机自动回收侧向稳定控制系统、纵向角控制系统和纵向回收轨迹控制系统。采用此控制系统,对无人机自动回收过程进行了6自由度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系统可实现无人机精确回收。  相似文献   

19.
以某型无人机回收方案设计研究为背景,分析影响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回收性能的参数,对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优化结果。多目标优化用于无人机绳钩回收系统参数优化,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回收系统参数最佳组合,提高设计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改善绳钩回收系统参数,回收性能得到优化,无人机拦停时间减少,在实际回收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伤人、干扰甚至碰撞民航飞机的事件频发,使得其碰撞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轻小型无人机运营中的碰撞安全风险诱因,从无人机碰撞民航飞机和碰撞人员2类场景出发,阐述了轻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的研究概况,以及典型的无人机碰撞安全准则及损伤分级方法。最后,对轻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技术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