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杨朝旭  郭毅  雷廷万  李荣冰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6-523456
可控的过失速机动是先进战斗机超机动性能的重要标志,飞机飞行包线的扩大已超出传统的大气数据系统测量范围,可靠的迎角、侧滑角、总压、静压等飞行大气数据是制约先进战斗机过失速机动中飞行控制的关键因素。以中国推力矢量验证机为对象,基于过失速机动飞行试验的数据,开展大气参数估计与验证研究。结合过失速机动的时间与空间特性,研究了基于风速、地速、空速矢量和惯性姿态、导航参数的大气参数融合计算方法;针对过失速大迎角状态下飞机周围气流非定常、模型非线性导致的融合大气参数误差的复杂特性,进一步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对机动状态融合迎角、侧滑角的强非线性误差进行拟合。仿真和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实现主要大气参数的融合估计,过失速机动过程中融合迎角误差优于2.3°,融合得到的大气参数可为过失速大迎角机动飞行控制提供可靠的大气参数状态反馈。  相似文献   

2.
张玉莲  刘明 《飞行试验》2001,17(1):29-35
本文以进口的Rosemount公司生产的大气总温传感器0102JD2FS型为例,从恢复误差、时间常数、自加热误差及防冰加热误差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大气总温的误差修正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飞机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对病毒、细菌颗粒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过滤效果。以飞机客舱空调系统为例,建立高效空气过滤器简化几何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高效空气过滤器中污染物浓度和内部流场仿真,评估过滤效果,实现高效空气过滤器内部流场可视化。研究得出,滤网使污染物粒子发生压降,污染物粒子接近滤网区域湍流强度较强;2 m·s-1入射速度下的0.3μm污染物粒子经滤网后浓度降低,污染物由中心向周围扩散。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过滤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气数据机作为重要的航空电子设备,测量大气数据的精度关系到飞行控制的性能和飞行安全。介绍了大气数据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对大气数据机的各参量和测试信号进行误差分析.采用误差修正的方法消除电压测试信号的误差,有效地提高系统检测精度,为测试大气数据计算机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固体推进剂生产中排放有害物质对大气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推进剂生产中排放有害物质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运用高斯模式与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了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苯乙烯的浓度分布,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气折射对电视制导导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燕  袁莹涛  郭翔  索涛  李玉龙  于起峰 《航空学报》2018,39(12):322248-322248
为了提高电视制导导弹的定位精度,有必要研究大气折射效应的影响。基于大气折射率模型,采用高精度的4阶Runge-Kutta光线追迹方法,以定位误差和俯角误差为大气折射效应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电视制导导弹大气折射误差模型,并通过探空仪实测大气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精度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发射高度和俯角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高海拔时,基于三段模型的大气折射误差要小于其他模型;相同高度下导弹发射的视在俯角扩大10倍,由大气折射造成的定位误差和俯角误差将分别缩小1 000倍和10倍;5 km高度、视在俯角为30°时的定位误差已减小到2 m以内。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辅助电视制导导弹的设计,对提高其精确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关键是获取精确的大气剖面。本文分析了几种获取大气剖面的方法及误差。结果表明,用综合法获取的大气剖面误差较小,更适用于高精度电波折射修正。  相似文献   

8.
为真实有效地评估航空排放污染物对机场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构建了多因素融合下的飞机LTO(landing and take-off,起飞降落着陆)循环排放污染物扩散评估模型。依据机载QAR(quick access recorder,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中表征发动机实际运行的诸多参数,准确获取污染物排放量,进而确定实时排放源强;建立飞行坐标系,结合飞机实际运行状况及机场周边环境因素对Gaussian puff模型进行修正。依据飞机不同飞行阶段下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确定了污染物扩散趋势,进而完成:(1)排放污染物扩散质量浓度超标地理范围确定;(2)排放污染物对常见区域影响分析;(3)多架次飞机排放污染物叠加扩散影响分析;(4)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监测点设置。通过计算得出装配GE90-115B型发动机的B777-300ER飞机LTO循环中排放污染物扩散峰值质量浓度主要集中在26.05~576 mg/m3范围内,进近阶段污染物排放高度集中在446.49~593.67 m,下风向污染物质量浓度超标地理范围为0~647 m;起飞爬升阶段污染物排放高度集中在起飞前期1.34~...  相似文献   

9.
复杂建筑物对近场扩散影响的数值与风洞模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模拟了复杂建筑物群对周围流动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CFD技术采用k-ε(RNG)湍流模型模拟了建筑物群对流动与扩散的影响,风洞试验通过采用多种探测手段,分析建筑物群周围的流动和弥散,并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CFD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CFD技术能较好地模拟建筑物群对污染物弥散的影响,并与风洞试验吻合,有、无建筑物B的情况下,吻合因子FAC2与FAC5均大于50%,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均小于4,部分偏差(|FB|)均小于0.3;建筑物对污染物弥散的影响非常复杂,建筑物尾流对污染物浓度分布影响较为显著,建筑物后方空腔区污染物的数值模拟结果略高于风洞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这类微小尺度湍流扩散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量燃气涡轮发动机主燃烧室燃烧效率、气态污染物排放的燃气分析系统,从取样、摆动测量方式、过程温度控制、仪器测量4方面分析了燃烧效率、气态污染物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式取样器以摆动测量方式得到的燃烧效率误差在0.21%以内,余气系数的误差在1.11%以内,气态污染物误差在2.24%以内.此外还对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组分体积分数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确认了除较高油气比状态的燃烧效率分布较为均匀,可适当减少取样点数量外,足够的取样点数量是保证燃气分析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拖曳式水槽中利用不同密度分层的盐水来模拟不同的大气条件。对香港岛铜锣湾地带的污染情况进行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的流场显示实验。从该地区在常年风作用下流场的变化,找出污染物不易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提出了根据导弹外测系统中雷达电波射线经过的区域进行大气结构探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下垫面复杂地区高精度是续波干涉仪外测系统中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气总温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了大气总温传感器误差的来源和进气道内大气温度的状况,得出大气总温测试系统在低马赫数飞行时存在着系统误差,这种系统误差使发动机的推力和性能有所降低,用温度计测量法和模拟函数法标定法修正大气总温误差,保证了发动机调整后的推力和性能。本项研究对航空发动机调整、试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雷达的目标跟踪定位、卫星的测控定轨等对大气折射误差高精度修正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传统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的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研究利用对水汽和液态水含量敏感的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测得的辐射亮温来反演大气折射率的方法。对微波辐射计的反演结果和探空数据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不同海拔高度上反演的平均偏差和均方差,发现利用微波辐射计反演得到的折射率剖面与探空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介绍了微波辐射计新的定标方法和微波辐射计对于水平不均匀大气的折射误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载人航天器地面总装过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控制载人航天器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浓度为目标,分析可能污染源、筛选重点监控目标污染物种类、研究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确定目标污染物最大容许浓度的系统研究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波折射误差实时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实时弹道处理过程中,由于获得探空气象数据比较困难,电波折射误差均采用各种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因而大气折射误差计算的精度不高,修正效果不佳。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指数模型的射线瞄迹法计算大气折射误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与事后数据处理所采用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相当,且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油中硫元素的存在。其中全球民用航空运输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占全部大气污染的4%左右。其中主要焦点在CO2和NO3等,认为它们是主要的污染物,但是越来越意识到并关注硫在颗粒物形成中的作用。相信燃料中的硫在形成挥发物进而作为云雾形成的核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燃气的组成,抬升和扩散,采用高斯模式与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了不同大气稳定度下HCl和Al2O3浓度的分布,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热层大气密度模式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载人航天工程所用Jacchia、MSISE、DTM三类大气密度模式的误差特点,通过比较精度和稳定性,基于现有空间天气参数,选取MSISE模式作为基础模式。研究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的方法,以验证我国载人航天轨道实测数据的精度;同时利用天宫一号以及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实测密度数据,以及相应的航天测控数据,分析模式误差与地方时、纬度和高度因素之间的关系,讨论建立合适的三维误差库来存储模式误差的方法,研究平均误差修正法和加权误差修正法,建立NRLMSISE-00的误差修正模式。修正结果应用于交会对接任务,与完全不修正时模式平均11.44%的误差相比较,两种修正方法的误差均明显减小,分别为5.41%和4.99%;其中平均误差修正法和加权误差修正法在未来1天、2天、3天的修正结果的误差分别是4.06%、3.73%,6.06%、5.78%,6.13%、5.72%,表明提前1天的修正效果最好;同时比较累积1-5天的误差库滑动也可以看出,误差库累积1天的效果相对较好;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显示,加权误差修正法优于平均误差修正法。研究表明基于三维误差库的模式修正方法显著提高了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预测精度,可为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km为载人航天轨道的代表高度,利用CHAMP卫星数据修正热层大气密度模型,进而反演得到2002年的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其中长期变化特征,并分析大气密度与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关系,得出热层大气密度与两种指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的结论,且地磁活动与大气密度的相关性更好。同时将大气密度的反演值与神舟三号飞船的实测密度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平均残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和0.24,并且地磁平静期的误差明显小于磁暴期。结果表明,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载人航天轨道大气密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