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从政府放松管制将民营资本带入航空运输业,到多家民营航空改弦更张投入国字号旗下,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在中国步履艰难。作为国有航空公司的补充,未来民营航空的生存空间将在支线和低成本航空。  相似文献   

2.
媒体集萃     
小飞机能低成本?2004年4月5日《道琼斯新闻专线》的“美联航调整支线运营商,独立航空横空出世”一文报道,美联航的支线运营商伙伴之一,大西洋海岸航空公司将脱离美联航,成为独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新公司命名为独立航空(Independence Air)。大西洋海岸航空公司将于8月结束为美联航提供的支线运营服务,公司所拥有的87架支线飞机将在重新喷涂后被用于独立航空的运营,从而使这家新航空公司从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起飞的日航班数可以达到300架次。大西洋海岸航空公司宣称,基地位于杜勒斯的独立航空将是美国从某一枢纽始发的最大的低成本运营商,该公…  相似文献   

3.
美国和欧洲支线航空公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  T 《中国民用航空》1999,(11):34-36
TheGrowthofRegionalAirlinesintheU.S.A.andCanada编者按:当中国大力发展国内支线运输业之时,回顾世界其他地区支线航空运输业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美国、欧洲及其他地区支线航空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航空业放松管制的结果。低成本、高航班密度的航空运输的需求创造了对小型涡桨支线飞机很高的初期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的扩大,支线机队发展为大型、现代化涡桨飞机和支线喷气式飞机并用,支线运营继而扩展到客运量低的长航线。枢纽机场诞生了,主要的大型航空公司通过对支线运输的控制,试图巩固其在枢纽机场的地位。这导致了…  相似文献   

4.
刘胜君 《国际航空》2005,(10):18-19
2005年9月19日,“2005中国支线航空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我国政府部门、支线飞机用户以及国外支线飞机设备供应商和支线航空公司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支线航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低成本航空公司(Low-cost Carries或者Low-cost Airlines简称LCCs)指的是:“与大型骨干航空公司(Network Airlines)和小型支线航空公司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的,以中短途航线为主,通常采用线型航线的一类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6.
李艳华 《国际航空》2005,(10):41-43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作为世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楷模,如今已经成功运营了30年。而今,我们却还在探讨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国运营的可行性,这充分说明各国航运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着不同的市场发展环境。笔者通过两年多来对民航改革和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情况的研究探讨,分析了中国发展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张进 《大飞机》2021,(4):52-57
近年来,加快我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尤其随着国产支线飞机ARJ21被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选用,对于支线航空的发展模式,业内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在支线航空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运力购买协议和收入分成协议是支线航空公司与干线航空公司之间最为常见的两种合作模式,并且实践证明这两种运营模式帮助美国支线航空实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全球航空运输业涌起了低成本运营的新潮流,但在中国,却尚未出现低成本运作的航空公司。那么,中国是否具备低成本航空公司生存发展的条件?面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挑战,国内航空公司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09,(4):4-4
成立于2002年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冰岛快运最近登上了《低成本与支线航空公司》杂志的封面。这家航空公司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机队中没有任何一架飞机注册在自己的名下,当然,这并不是冰岛快运与其他航空公司唯一的区别。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冰岛这个严重依赖金融业的北欧国家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几乎等同于“运量急剧下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支线航空的发展对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和探索。从三四年前关注并发展支线航空运输业以来,很多航空公司都总结出了自己的运作经验,无论企业有没有赢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作为中国航空业依然积极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运输业务之一,支线航空的发展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支线航空运输过程中,由于支线航空的特点,在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上,航空运输企业应该掌握以下一些要素:真正的支线航空网络众所周知,在支线航空运输中,运营成本较高是每个航空公司都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由于载客量和客机的性能限制,支线飞机适合的是6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