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介绍国际民航组织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审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我国的适航规章体系,对比《国际民航公约》附件6与我国民航运行规章的适用范围、仪表设备及维修管理要求的符合性等内容,分析国内部分航空公司主力机队对国际民航组织(ICAO)持续适航管理要求的符合性及不符合原因,提出对我国民航适航规章体系和适航管理方面的建议,旨在探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持续适航部分对《国际民航公约》附件6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国、制造国和登记国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和安全运行各有其对应责任。型号合格证是适航证件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既是型号设计获得设计国批准的证据,又是登记国颁发适航证的先决条件,但因国际民航公约附件8《航空器适航性》中对于初始型号合格证暂停和吊销方面缔约国所负责任缺乏明确表述,同时,现阶段设计国、制造国和登记国在对持续适航责任的理解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导致航空器持续适航性难以得到恰当的监管。对此,国际民航组织适航性专家组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了附件8的修订提案。本文通过梳理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附件8中型号合格证暂停和吊销修订提案的演变历程,解读标准修订背后的技术内涵,结合型号合格证标准的修订牵引出对其他设计批准证件管理的思考,旨在为适航主管部门证件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延程运行(ETOPS)是国际民航组织为了保证民航飞机安全飞行提出的一项运行要求,被广泛应用于洲际航线,尤其是跨洋飞行。ETOPS型号设计批准的核心是ETOPS重要系统的适航审定。对ETOPS重要系统的审定工作进行研究和讨论,分析ETOPS重要系统相关的适航条款要求,提出ETOPS重要系统确定方法和验证方法,明确有时间限...  相似文献   

4.
国内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国外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外各个主要民航管理机构的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整体思路和框架.梳理了我国当前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国内民用无人机的适航管理提出了顶层思路与管理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5.
杜菲  崔斌峰 《国际航空》2003,(12):29-30
今年10月26日,我国首次按国家民航适航条例进行设计和适航取证,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小鹰"-500,在石家庄成功进行了首次升空飞行.  相似文献   

6.
<正>油料质量安全是保证民航安全的重要环节。航空油料的适航管理,是民航局适航司负责的行政许可项目,是保证航油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适航审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航油适航工作的建议。油料质量安全是保证民航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航空油料的适航管理,是民航局适航司负责的行政许可项目,是保证航油安全的重要手段。自2006年开展航油适航审定工作以来,适航审定部门按照"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条款衡量、数据说话"的原则,严格按照适航规章、标准和程序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开展航油审定工作,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了大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上互连接口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在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引入了安保风险,给民机安全性带来了挑战。梳理了新一代民机内部网络域、外部网络域的接口类型,总结了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欧洲航空安全局等各机构针对网络安保问题的审定政策,分析机载网络安保相关的工业标准及审定要求,给出了在实际审定中的审定要素和要求。本研究可为我国民机机载系统网络的适航审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民航25部适航规章1093(b)(2)条款民用飞机短舱防冰系统在冻雾天环境中的性能要求,通过构建开放式结冰条件模拟装置,对民用飞机短舱防冰系统在特定的地面冻雾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在真实的航空发动机运转条件下进行适航验证试验,详细给出了民用飞机短舱防冰系统地面冻雾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方案科学合理,试验方法符合短舱防冰系统对民航25部适航规章的要求,并在某型飞机上得到成功应用。该试验方法可为其他型号飞机地面冻雾天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老龄飞机持续适航方面采取的措施,分析持续适航要求条款的来源及原因,为我国民航在老龄飞机立法领域提供参考,同时在对规章要求的深入理解方面为民机制造商和运营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维修动态     
<正>中国与新加坡签署适航维修互认协议8月20日,在第56届亚太民航局长会议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新加坡民航局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新加坡民航局航空维修技术安排》。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持续适航维修互认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两国维修单位在获得本国民航局的维修许中国与新加坡签署适航维修互认协议8月20日,在第56届亚太民航局长会议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新加坡民航局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新加坡民航局航空维修技术安排》。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与其他国家签署持续适航维修互认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两国维修单位在获得本国民航局的维修许可证件后,经过简单手续即可获得对方民航局的维修许可证件,无需接受对方  相似文献   

11.
现代涡喷飞机大多设计有反推力系统以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然而反推力系统若发生故障则可能引发灾难性的飞行事故。因此,反推力系统的设计和适航符合性验证已成为适航当局重点关注的审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欧适航当局反推力系统的相关适航标准、咨询通告和修正案的研究,给出涡喷飞机反推力系统的适航要求和简析,反推力系统"操纵性"和"可靠性"验证思路及注意事项;此外,结合某型飞机的反推力系统,给出"可靠性"验证思路的实例验证过程和符合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进行飞机反推力系统适航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球航空运输业性质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航空器跨境转移数量的显著增加。各国监管要求的不同对航空器跨境转移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从介绍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相关附件和指导材料入手,对涉及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标准及建议措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因各国监管要求差异对航空器跨境转移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突出问题,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就此问题制定的便利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机制和工具,从而帮助我国航空器跨境转移工作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并与世界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民航业对民用航空器在持续适航和运行过程中安全问题的研究,民航业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介绍民航业对"老龄飞机"认识的发展,阐述了民航当局对航空器持续适航和安全改进的适航管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民用飞机适航条款中对座舱内臭氧浓度有明确规定。依据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开展了我国首次民用飞机座舱臭氧浓度测量试飞研究。针对飞机的设计指标、构型及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飞方法,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开展飞行试验,进行座舱臭氧浓度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飞机座舱臭氧浓度符合民航规章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军用涡扇发动机尚未形成吞鸟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及评价准则的问题,在分析国家军用标准与适航规章中有关涡扇发动机吞鸟验证要求异同的基础上,明确了适用于军用涡扇发动机吞鸟适航符合性验证的主要参数,并进一步阐明了吞鸟适航符合性验证的程序及评价准则。建议的吞鸟验证参数及试验程序以同时兼顾适航要求及国军标要求为前提,对我国军用涡扇发动机吞鸟适航符合性验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所确定的军用涡扇发动机吞鸟适航符合性验证评价准则,能够为吞鸟试验的符合性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航客机改公务机后客座数会大幅降低,原有的应急出口布置存在超出适航要求的可能。研究了某型民航客机改为公务机后,对应急出口设置进行变更的可行性,分析了应急出口变更后对CCAR25.807条款的适航符合性,为今后民航客机改为公务机应急出口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要进入民用航空市场,必须进行适航取证,接受适航管理,研发过程要严格遵守满足适航要求的相关流程与标准,以保证飞行安全。本文结合民用飞机要求,介绍了如何建立满足适航要求的设计保证体系,并结合实例,给出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安全性设计方法、思路并对追溯性要求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赞  周中华  王鹏  胡剑波  柯炳清 《航空学报》2019,40(11):323155-3231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安装应用的前提是明确和符合北斗机载设备的适航要求。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在星座结构、信号体制及功能上的不同,导致目前国际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相关适航标准不适用于北斗设备。标准的缺失严重制约北斗民航产业发展,急需进行自主研究与制定。针对北斗在民用航空器中应用第一阶段的功能及场景,即仅用作航空器追踪,分析当前可参考标准的适用性,明确适航要求的制订策略及框架,综合考虑适航安全性、民航对北斗机载设备的紧迫需求,未来机载设备的发展方向,以及当前工业水平,提出一套仅用作航空器追踪的北斗机载设备适航要求,形成审定要素及评审要求,可支持工业方对适航标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从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适航管理条例》至今已近25年,与国际接轨的适航管理规章体系已经建立并较为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颁布,更进一步从国家立法角度确认了适航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自2001年初开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职能分开,持续适航管理职能划分到飞标体系内。2002年,民航总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行适航规章对水陆两栖飞机水面运行的适用要求和不足,并根据水陆两栖飞机水面运行特点,从适航理念出发对水陆两栖飞机水面起飞性能操稳适航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适航技术的符合性验证方法提出了验证思路,为我国制定相关适航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