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热式飞机除冰车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寒冷地区的机场或航空公司在冬季遇到雨、雪、气温低、空气湿度大等特殊天气时,飞机会在其表面结上一层霜或冰,飞机结冰会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坏,使飞机的升力减小,阻力增大,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所以必须及时清除,避免隐患,因此飞机除冰车是寒冷地区机场或航空公司必备的飞机运行安全保障设备.飞机除冰车按工作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循环加热式飞机除冰车,这类除冰车工作效率低、能源浪费较大,已趋于淘汰;另一类是即热式飞机除冰车,该除冰车是把由离心泵抽出的除冰液直接加热升温到84℃并由喷枪射出,除冰液从启动加热到液体升到84℃只需要1.5~5min,其除冰效率大大提高,符合飞机运行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对即热式飞机除冰车及除冰液加热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冬季除雪对于民航和交通运输部门尤为重要。在我国北方的机场,尤其是东北和西北,为保证机场在冬季降雪天气下的正常运行,冬季除冰雪工作就成了件大事,因为绵延数千千米的公路和铁路连接的可能是两个乃至多个城市,但对于机场,短短的3千米跑道却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冬季降雪对机场运行有着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3.
汪超 《江苏航空》2006,(3):38-38
2005年民航发生“11.21”事件后,民航总局非常重视机场、航空器除冰雪工作,总局杨元元局长、杨国庆、王昌顺副局长多次就机场、航空器除冰雪工作进行批示,此外,总局还委托机场司、民航学院、空管局等单位组成调研小组,对国内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同时也考察国外机场,系统学习相关先进做法,并组织机场、航空公司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4.
场道除冰雪是民用机场冬季运行的重点保障工作。本文在详细阐述首都机场场道除冰雪发展演变及现行除冰雪基础上,重点从除冰雪模式优化,除冰雪协调机制及有效的技术监控手段搭建方面阐述首都机场场道除冰雪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机场安全是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空器能够安全起降的首要条件。机场是一个由航站楼、停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组成的庞大的系统,机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对其安全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解影响机场运行安全的因素,掌握这些因素对于机场的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为机场管理者提供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于保障机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献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民航机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安全评价量化分析民航机场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空港巡礼     
《航空港》2010,(1)
<正>虹桥机场举行航空器应急救援演练1月9日,虹桥机场组织开展了航空器应急救援演练。这次演练检验了虹桥机场在多跑道、多航站楼运行情况下,及时有效地对机场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能力,提高了综合指挥和各参战单位联合作战的水平。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上海机场集团公司副总裁汪光弟观摩和指导演练。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针对首都机场航空器除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2011年以来首都机场25场降雪除冰数据拟合多雪情下的除冰效率,为各地机场除冰模式选择以及除冰坪改造提供参考依据,便于航空公司以及空管单位预判和整体调度,合理安排地面保障作业进度,提升冰雪天气条件下机场航班保障能力。截至2014年,国内大部分机场仍采用航空器机位除冰的传统作业模式,总体效率不高,机位作业空间受限,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更长、更宽的跑道供大型航空器起降,更多、更大的停机位供大型航空器停放,更完备的机场设施为航空器起降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所以,为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运输需求,目前国内各机场都相继开始了机场改扩建,由此而来的不停航施工管理已经成为机场经常性的安全管理项目之一。根据《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机场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不关闭或者部分时段关闭并按照航班计划接收和放行航空器的情况下,在飞行区内实施工程施工。由于施工区域就是飞行保障区域,所以机场开放运行期间,施工本身也就成为了重大安全隐患,因此不停航施工有别于一般的施工作业,必须把保证航空器正常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必须解决好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9.
熊英 《民航科技》2007,(2):97-99,102
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机场正在进行改扩建工作。改扩建完成后,机场将会有两个甚至三个候机楼同时运行。多航站楼的运行模式给机场的业务部门的协调指挥能力带来了挑战,对机场的信息化建设而言,面临的将是如何解决多航站楼运行模式下的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高效、顺畅运行。在建设前期阶段,我们就应该对多航站楼运行模式下的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构建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才能建设出高效的、对运行具有充分支持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外多个大型枢纽机场的绕行滑行道运行实例均表明,该滑行道能有效地提高机场运行效率。中国具有近距平行跑道的机场都有条件建设、运行绕滑。设置绕行滑行道能减少近距平行跑道机场的航空器跑道穿越次数,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和航空器地面滑行效率,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通过建立有绕滑条件下进场航空器地面滑行路径的选择模型,并使用算例和对虹桥机场SIMMOD模拟计算证明了模型的实用性。计算分析表明,绕滑对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作用显著,且机场高峰小时架次愈高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11.
3月11日,由民航局机场司主办的2011年机场冬季除冰雪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机场司司长覃章高、飞行标  相似文献   

12.
<正>飞行程序是一个机场能够提供航空器正常起降,保障航空器安全、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机场组织实施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建设导航设施的基本依据。飞行程序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运行的安全和效益,同时也影响到机场的使用效率。一、飞行程序设计飞行程序是根据飞行仪表和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的机动飞行。这种机动飞行是从起始进近定位点或从规定的进场航路开始,至能完成着陆的一点为止,如果不能完成着陆,则飞至等待或航路飞行的超障准则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航空器的地面除冰/防冰工作,是冬季航空器地面运行的一项重要勤务保障工作,对于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机务工程部自2008—2009年冬季运营期间首次通过DAQCP  相似文献   

14.
<正>一、概述航空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安全建议,采取改进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查明事故原因需要来自不同渠道的证据,主要包括:现场勘察信息;各种记录器信息;航空器维护记录;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工作状况;为航空器加注的各种油料、气体样品和化验记录;人员的工作经历;技术、训练、检查记录;人员体检记录和出勤健康证明;历史气象资料;航行情报服务资料;航医工作记录;机场地面保障设备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的许多机场海拔均在2000m以上,空域复杂、气象条件多变、飞行难度大,如何保障在这些高原机场的飞行安全是所有航空公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高原机场的特点,就高原航线运行对航空器适航保障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准确地预测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可有效提升机场场面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构建基于BP 神经网络的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分析影响离港航空器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因素,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我国中南某机场2 周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以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检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同时...  相似文献   

17.
尾流是影响机场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缩减尾流间隔能增加机场繁忙时刻航空器进离场架次,进而提高机场容量.美国和欧洲提出尾流标准重新分类(RECAT)概念,并在一些机场试运行,取得良好效果.基于国内某机场一周内航空器起降机型架次,将其重新分类,对比在现行ICAO和RECAT标准下的加权尾流间隔,证明在RECAT标准下尾流间隔将会缩减.通过改变不同航空器机型占比,分析机场容量变化,得出机场容量随航空器占比变化明显,对空管安全运行和机场及跑道运行效率提高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急救援是指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救援行动。机场应急救援主要指的是航空器紧急事件和非航空器紧急事件的救援。航空器紧急事件包括:航空器失事、空中故障、紧急迫降、涉及航空器的其他事件;非航空器事件包括:航站楼及附近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指火灾、爆炸、恐怖、偷袭、骚乱),非常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民航局对飞机带有冰雪霜起飞有严格限制,CCAR-121部第121.649条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必须对航空器有效地开展除防冰工作。笔者结合自己除防冰工作的亲身经验,谈谈对航空器除防冰工作的思考。一、航空器除防冰程序流程图(见图1、图2)二、航空器除防冰中的常见问题分析问题一:CCAR-1 21.649中“地面结冰条件下的基本要求”第3款规定,确定飞机是否存在冰冻污染物的最终责任人是机长,而CCAR-121.649中“航空器在结冰条件下运行”(b)款规定,当有霜、雪或冰附着在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口或者其他重要表面上,或者不能符合本条(c)款时,任何人不得使飞机起飞。上述两个条款是否有矛盾?早晨常有霜附着在飞机上面,但少数飞机就不除霜,机长认为没有必要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西部区域有大量的机场建设在丘陵或者高山地区,受机场所在地形条件和机场修建时设计局限的影响,这些机场没有地下储油系统或者仅有少量的加油车,因此这样的机场不提供加油服务或者仅提供补油服务,航班公司在执行该类航线航班时在运行控制和签派放行方面都有别于一般平原航线,为保证航班的安全运行,往往在航班起飞前以“加往返航线油量”的形式向航空器加注燃油,本课题就国航某日邦达机场的运行控制和放行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类机场放行的特点和运行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