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前,工信部联合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公安部、农业部、体育总局、能源局、民航局等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该文件旨在构建科学、有效、协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技术和行业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国际标准(编号:ISO/AWI21895)完成转阶段投票,顺利进入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阶段。《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国际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导编制,是在GB/T35018-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的基础上提升所至,该标准于2016年10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SO/TC20/SC16)正式立项,现顺利推进到最终国际标准草案阶段,并计划于  相似文献   

3.
<正>一、相关概念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在国内常被称为无人机系统。根据国际民航组织328号通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没有机载驾驶员操纵的航空器及其相关要素统称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可按运行操作的方式分为遥控航空器(Remotely-Piloted Aircraft)系统和自主航空器(Autonomous Aircraft)系统。其中,遥控航空器系统是指飞行驾驶员不在航空器上的航空器系统,自主航空器系统是没有驾驶员介入飞行管理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技术管理司的委托,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修订工作启动会。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有关厂所,航天科工三院302所,中国电科54所,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修订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欧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管理政策现状及发展演变过程,解读其制定思路,并梳理了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管理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欧美经验解决相关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万众期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3年6月28日发布,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局方”)制订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也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今年1月1日公布并实施,这两份法规性文件规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简称“无人机”)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将对我国无人机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纳入适航审定许可范畴。局方在推进无人机发展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适航审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本文分享了有关无人机适航审定方面的思考,供业内专家一起探讨相应的适航审定。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规模不断增加。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截至2023年6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登记总数量大于100万架,其中,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1979个,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数量大于10万架。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如何开展高效适航管理,是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针对限用类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从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2月22日,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技术委员会(SAC/TC435/SC1)(以下简称无人机分标委)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无人机分标委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在成立大会上表示,成立无人机分标委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关于无人机产业发展重要批示的举措,是实践军民融合、中  相似文献   

9.
新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11)标准经民航局航空安全委员会批准,自2012年3月1日起实行,原《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08)同时废止。新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对空管安全工作影响较大,本文就启用新标准后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改在内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习近平主席签署第二十四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本次《民用航空法》修改目的是落实"放管服"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要求。具体涉及民用机场管理、无人驾驶航空器立法授权、检疫机构改革等3处内容调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JSSG-2009《航空器子系统》的附录J和GJB 6854-2009《空降兵装备空投要求》等标准中的空降、空投要求,结合军用运输机空降系统、空投系统飞行试验现状,提出了空降、空投飞行试验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标准要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MEL”是营运人所属特定型号并带有序号和注册号的航空器制定的可以允许不工作设备和系统的文件。CCAR—Ⅲ重部——《民用航空器运行适航管理规定》第三章适航性责任中明文规定了营运人应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负责,必须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最低设备清单,按民航总局批准或认可的标准排除任何影响适航性和运行安全的故障或缺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北约NATO STANAG 4671《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的适用范围、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探讨了其对我国无人机系统适航性发展的启示,从跟踪研究国外适航要求,利用载人航空器适航标准,无人机系统特点,建立无人机适航体系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的规定》(R-21)对民用航空产品(指航空器、发动机和螺旋桨)进行设计批准的过程,它的输出形式之一是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型号合格证也是民用航空器走向世界市场的敲门砖。我国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后,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就开始了型号合格审定。型号合格审定就是进行设计符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中国空间站在轨长寿命、高可靠运行,达到10年以上的运行寿命,对维修性设计、分析、验证及在轨维修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通过对国外载人航天器维修性相关标准进行调研和系统分析,对GPQ-MAN-04《国际空间站有效载荷以安全性为中心的维修性(维修手册)》、GPQ-MAN-05《国际空间站有效载荷在轨维修以安全性为中心的方法——维修计划指南》、JSC-48513-4A《国际空间站维修&维修小组(MRG)在轨飞行维修手册》、GPQ-010《有效载荷项目的产品保证要求及其附录》及相关5个附录等重要国外维修性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及解读,并对中国载人航天器维修性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从介绍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的《国际民航公约》及其相关附件和指导材料入手,详细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涉及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的标准及建议措施。在此基础上,以《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中附录2的要求为框架,部分结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实践经验,从9个方面对比国内外权威机构制定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管理要求并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全球航空运输业性质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航空器跨境转移数量的显著增加。各国监管要求的不同对航空器跨境转移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从介绍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相关附件和指导材料入手,对涉及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标准及建议措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因各国监管要求差异对航空器跨境转移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突出问题,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就此问题制定的便利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机制和工具,从而帮助我国航空器跨境转移工作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并与世界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修订《芝加哥公约》附件6(航空器的运行)、11(空中交通服务)和14(机场)时,首次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之后,ICAO在附件1(人员执照的颁发)、6、8(航空器的适航性)、11、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和14中规定,作为其国家安全方案(SSP)的组成部分,各缔约国应要求其经批准培训机构、航空器运营人、  相似文献   

19.
咨询通告AC-121/135—49《民用航空器主最低设备清单、最低设备清单的制定和批准》为民用航空器最低设备清单的制定、批准和使用进行了规范并提供了指导性说明。笔者有幸参加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组织的该咨询通告讨论稿的研讨会,结合多年从事最低设备清单编写的体会,探讨作为运营人的航空公司如何编写和制定最低设备清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中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民航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飞行人员执照管理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工作也逐渐实现系统化、现代化。民航局在1996年颁发了《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部),并在2002年、2004年和2006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3次修订,为飞行人员的执照管理制定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