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锋  井立  祁圣君 《飞行力学》2021,(1):7-11,34
变稳直升机在直升机研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回顾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航空强国各个阶段典型变稳直升机研制历程,系统性梳理了变稳直升机研制中所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如变稳能力分析、变稳安全策略、变稳控制方法以及可变人感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外研制经验提出了上述技术的设计原则和相关要求。同时,对变稳直升机在飞行品质标准研究、新技术演示验证及飞行员培训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文章介绍了变稳飞机验收试飞情况,包括试飞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分析了改变短周期频率和阻尼、系统延迟、杆力梯度、人感系统频带、配平速度以及控制模式等对飞行品质的影响。验收试飞表明,BW-1变稳飞机研制是成功的,系统工作是可靠的,它为今后我国的飞行品质研究工作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变稳飞行控制系统是为我国BW-1纵向变稳飞机研制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对飞机实施全权限数字电传操纵,可以在飞行中改变飞机的操纵感觉特性、操纵系统特性和纵向短周期气动特性. 本文介绍该系统可靠性计算及确保飞行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BW-1是我国在JJ-6飞机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变稳飞机。在这架试验机上首次采用了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上装有完备的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其中通过越限插件对飞机响应参数进行限制,并可自动切断变稳控制系统。地面站对整个飞行情况进行监视,其中16个参数(如高度、速度、角速度、杆力、过载等)中的任何一个超出预定值时,地面站会自动给飞行员发出  相似文献   

6.
7.
汤钟 《飞行力学》1995,13(1):62-68
综合介绍BW-1变稳飞机测定人机闭环组合特性的试验方法,驾驶员评定方法及试验数据的分析内容。在BW-1变稳飞机试验中,用驾驶员的定性分析数据与仪器记录的定量分析数据结合起来综合权衡的方法测定人机闭环组合特性。  相似文献   

8.
李智 《飞行力学》1992,10(1):61-66
本文论述利用BW-1变稳飞机对人感特性与短周期特性及其组合进行的大量的地面模拟试验和空中飞行试验。由驾驶员操纵飞机完成特定的任务,通过大量的客观试验数据和驾驶员的主观评定(评定等级和建议),研究纵向操纵品质特性,使中国驾驶员对库珀—哈珀评定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给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主要对俄罗斯飞行研究院20年来变稳飞机的研制情况进行了介绍,较详细地描述了文中提到的变稳飞机的特点及应用。最后指出,要发展航空事业必须重视发展变稳飞机。  相似文献   

12.
汤钟 《飞行试验》1999,(2):31-36
本文介绍了BW-1型变稳飞机技术改造总体目标及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我国第一架变稳定性飞机纵向地面结构模态耦合试验。这架试验机上安装有我国第一套数字式气动变稳飞行控制系统,这类飞机上不允许地面共振现象存在。通过地面试验可以确定出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裕度,进而使用结构滤波器抑制飞行控制系统与飞机弹性结构之间的耦合,保证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14.
Ty—154M变稳飞机空中飞行模拟试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亭 《飞行力学》1997,15(3):73-79
依据Ty-154M变换飞机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不同操纵器、不同控制律和不同显示画面的飞行试验研究。特别是通过中央杆和侧杆、电传系统不同控制律飞行品质特性之间。两种控制方案及不同显示方式的比较,不仅掌握了这方面的试飞试验和评定技术,还亲身体验到变稳飞机在发展仿真技术,新机预研及提高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刘彩芹 《飞行试验》1997,13(4):31-39
本文叙述了BW-1型变稳飞机飞行试验参数测试,数据预处理,地面遥测站实时监控,越限报警以及对试飞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T6668语音处理器芯片及其与单片机构成的数字语音报警器,给出了报警器的硬件和软件框图,说明了实现语音报警的方法与特点,和该数字语音报警器和变稳机试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BW-1变稳飞机应用研究及其技术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钟 《飞行力学》1992,10(4):17-23
本文简要介绍了BW—1变稳飞机为解决电传操纵飞行试验技术而进行的研究项目及其技术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19.
某型加力涡扇发动机变几何扩稳优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级特性和级叠积模型,发展了涡扇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导叶、静叶调节扩大发动机稳定裕度的计算模型,并将其与某型加力涡扇发动机共同工作计算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低函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风扇和压气机变几何调节扩稳的模拟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模拟程序,并对发动机变几何的调节方案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发动机变几何调节可使发动机性能和稳定裕度获得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架变稳飞机IFSTA仅具有三自由度变稳功能,模拟能力不能满足对航迹角以及直接升力特性等的任务需要。根据国外变稳飞机研制和应用的结果,考虑工程上的实现容易性,采用俯仰、滚转、偏航、直接升力和自动油门的多自由度变稳控制是提升变稳能力的较为可行的方法。为此,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开展了多自由度变稳控制技术研究,并在MATLAB和半物理试验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空中飞行模拟的模拟精度和控制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