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今年11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与庞巴迪公司共同举办了’99北京支线航空运输国际研讨会,来自加拿大、美国的支线飞机、公务机制造厂家和运营企业以及国内飞机制造厂和各航空公司、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民航总局机关的代表就发展我国支线航空所共同关心的支线飞机选型、机场建设布局、航线网络构筑、航班计划安排、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扶持政策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中国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表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非常重视我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支线航空在促进地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支线航空发展相对滞缓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民航总局和各航空公司的高度重视。民航总局有关部门目前正在规划我国支线航空发展战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中国支线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本文节选自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现任中国民用航空协会会长李钊在’99北京支线航空运输国际研讨会上的开幕词,文章从宏观管理战略决策的角度、从七个方面提出发展支线运输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中外航空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缔造我国支线航空运输业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世界支线民航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中国支线民航的发展之路及制造合作的远景。  相似文献   

3.
进入 2 1世纪 ,中国迎来了支线航空发展的春天。 1998年以来 ,国家出台了扶持支线航空 ,鼓励发展国产支线飞机的一系列政策。 2 0 0 0年在珠海航展 ,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将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宣布组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支线飞机项目公司 ,研发新支线飞机。 2 0 0 1年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 1模型在北京国际航展亮相。时至今日 ,在 2 0 0 2年珠海国际航展即将来临之际 ,中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的研制进展更加受人关注。为此 ,我们采访了筹建中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吴兴世总师 ,请他介绍了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项目的背景、目标、设计要求、运作模式和目前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航一集团ARJ 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中航二集团与巴西合作生产的ERJ 145支线飞机项目的相继上马和开工,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始加速发展,这对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在管理、科研、生产技术水平上的全面快速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ERJ145合资项目中巴合作巅峰之作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航二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候选奖项:携手合作奖入围理由:中国第一次以合资形式与国外先进民用飞机制造企业进行整机合作,组装生产 ERJ145系列涡扇支线飞机。该项目是中巴两国航空高科技合作的里程碑,是一次成功的大胆尝试,得到两国政府和市场的充分认可。  相似文献   

6.
张镇中先生曾经是美国最大的民机制造企业之一——麦道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主管国际业务,包括直接负责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及合作业务。1993年张先生离开麦道公司以后,继续在航空制造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现已退休,但他仍有很深的航空情结.对全球和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前不久,笔者就国内外支线航空发展的有关问题与他进行了一次畅谈.颇有启发,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支线飞机工业一片繁荣的景象。世界各国的许多航空制造公司,除了增加现有型号的支线机的产量之外,还在研制新型号的支线机以解决空中交通日益拥挤的问题。 目前,支线机的销售量已进入高峰时期。据瑞典Saab公司透露,1987年有14家公司向它们订购了118架支线飞机。法国Ae'rospatiale和意大利Aeritalia公司合作研制生产的ATR42支线机的销路也很好。  相似文献   

8.
航空工业实施中的中国干线飞机项目 中国与麦道合作生产M【)一82/MI)一90飞机………蓬勃发展的中国轻小型飞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发展专辑为中国航空工业腾屯做贡献……………………………把握契机全力发展——谈我国支线飞机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新一代支线客机——Y7—200A型飞机……………4i断完善的Y7支线飞机……………………………’Y7lI.500型E机通过型号台格审定…………………’’周到快速的售后服务…………………………………‘航空国际合作与交流一开拓奋进的一年………………俄罗斯民机工业开拓西方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07,(1):53-53
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我国第一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ARJ21新支线飞机机头,于2006年12月20日在成都正式交付。该机头在设计上实现了国内100%的自主化,各项指标达到目前国际同类飞机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静 《航空发动机》2009,35(4):58-58
新一代支线飞机发动机SAM146,是俄罗斯土星公司和法国Snecma公司以研制、生产和销售权利对等的方式进行合作的发动机研制项目,于2003年在俄罗斯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的支线飞机SSJ100发动机竞标中中标,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16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生产的首架50座喷气式支线客机ERJ145在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下线并首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与巴西航空工业的合作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积极寻求以国际合作方式推动航空技术进步战略举措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航的国际合作成绩斐然,不仅ARJ新支线飞机招标成功,MA60首次出口非洲,2004年转包生产总交易额达也到了1.88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美元。透过本刊记者对刘高倬总经理的专访,读者可以看到中国一航开展国际合作的清晰思路。他还以“三个大体相当”的战略目标为蓝本,论述了发展中国民机产业和未来国际合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空》2008,(10):47-48
凭借着多年来参加美欧飞机项目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由此建立的整体设计和制造能力,日本航空制造业一改以往的低调,在大张旗鼓启动了支线喷气飞机MRJ项目后,又开始考虑发展尺寸更大,与庞巴迪的C系列相当的商用喷气客机项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06,(12):67-68
国产支线客机"新舟"60是由西飞集团公司从1999年开始研制,采用国际合作方式设计和制造的.它选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的发动机和美国汉胜公司的全复合材料螺旋桨,配备了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气囊式防冰系统及长寿命的起落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思路1-282004年机床工具行业的走势和2005年面临的任务1-54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开放的民用飞机工业体系2-38支线运输和喷气支线飞机2-42我国支线航空发展之管见2-44云南枢纽辐射式航空网络的构建2-53微/纳米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3-28国外新概念吸气式发动机的发展3-32努力奋斗,循序渐进的中国一航发动机行业3-46新颖的多电发动机技术3-50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先进制造技术3-53昆仑发动机研制中的新技术应用3-54先进的V2500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3-56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变化及近期要解决的问题4-38高速高效加…  相似文献   

16.
10月24日,中国民航协会联合人民集团有限公司和意大利阿莱尼亚飞机工业公司在成都举办了中国支线航空市场需求与航空工业台作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有民航、航空工业和国外制造商等多方负责人进行了精彩发言,这些发言将对今后中国支线航空和民机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本刊记者有幸抓拍了其中最精彩的片断,并将陆续刊登其中精彩发言的全文,以飨读者。 贾复文(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航渴望拥有更多的支线飞机,尤其是国产支线喷气机。对航空公司来讲,国产支线飞机没有高关税,盈利机会更多。为什么要喷气支线飞机…  相似文献   

17.
张昕 《国际航空》2001,(8):52-53
21世纪航空电子上海国际论坛围绕着中国航空电子的发展、支线机航空电子的国际合作、通信、导航、监视( CNS)系统的现代化计划以及航空电子的发展与航空安全之间的密切关系等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8.
航空新闻     
中航第一集团公司承担研制的国产喷气支线客机进展良好日前,中航第一集团公司表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项目建议书,已获得国家计委的正式批复,进入全面预发展阶段。按照计划,ARJ21飞机可于2007年正式交付用户。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鸟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合作进行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先进机翼联合研制工作,并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动力装置已选定为美国GE公司的CF34-10A。目前,国内许多航空公司对ARJ21飞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市场前景看好。中航第二集团公司涡扇支线飞机项目启动日前,国务院正…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28日,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副总经理张新国在集团总部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商飞总经理贺东风、副总经理史坚忠一行。双方就现有合作项目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首先观看了中航工业视频宣传短片。中国商飞有关人员介绍了C919和ARJ21项目研制进展和执行情况,并就项目中与中航工业合作部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支线航空发展问题的讨论已经几年时间了,这个讨论首先从航空制造业开始,但是直到1997、1998年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滑坡以后,关于支线航空的讨论才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建国50年来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历程,真实地描述了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特点。作者认为中国支线航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急盼改革之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