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拓进取的日本航空工业(二)─—骨干企业及其制造技术(续)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陈敬之2三菱重工业公司三菱重工业公司是制造船舶、动力设备、航空航天器、化工设备、工业机械及特种车辆的大型垄断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的航空航天产品(特别是战斗机)制造企业。截至19...  相似文献   

2.
该公司联合我国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西班牙工业涡轮发动机公司和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与神户制钢公司组成风险-收益共担伙伴,以便研制和生产功率为6710~8950千瓦的新工业发动机,预计第一台发动机的外场评价将在1997年年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航空制造工程》2009,(4):84-84
美国Electuoimpact公司是一家专门为航空工业用户设计生产以及安装定制的自动紧固设备公司。该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开发电磁紧固技术在波音787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最近两年中,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MHI)和川崎重工业公司(KHI)自行研制的两种军、民用直升机OH-1和MH2000相继问世,并成功地进行了首飞.MHI研制的民用型MH2000还于今年初取得了日本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这似乎标志着日本航空制造  相似文献   

5.
YS-11是日本飞机制造有限公司(NAMC)生产的双发涡桨支线运输机,由日本6家公司共同研制,其分工是:三菱重工业负责制造机身及其设备以及总装;川崎重工业提供机翼和发动机短舱;富士重工业负责尾翼;新明和工业承担后机身;昭和飞机工业生产蜂窝结构部件。NAMC承担设计工作,全面控制生产和质量以及飞机销售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成功一种超高速、高效率离心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每分钟转数为15000转,是一种高效的离心式压缩  相似文献   

7.
日本技术研究和发展所最近与川崎和三菱重工业公司签订了价值500亿日元(5.49亿美元)的合同,用以制造OH-X侦察/观察直升机原型机。川崎重工负责研制、生产两架飞行试验用原型机和3个静力。  相似文献   

8.
MRJ是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正在研制的70~90座级双发喷气式支线客机。MRJ70座级和MRJ90座级飞机使用相同的机翼、尾翼和飞机系统;驾驶员机型等级、维修程序和备件具有通用性;通过使用复合材料和先进的气动力技术以及新研发的发动机减轻了飞机重量、降低了油耗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9.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洪都集团)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的特大型骨干企业。其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始建于1951年,后更名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航空产品、摩托车及发动机、纺织机械等机电产品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1989年以来,洪都集团已连续多年被列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被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企业之一。 洪都集团是我国实力雄厚的教练机、强击机、农林专用飞机生产基地。1958年研制成功的初教六飞机,曾荣获中国飞机制造业第一枚质量金奖,在空军…  相似文献   

10.
在波音公司的倡导下,全日空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三菱重工、日本防空部、富士重工等18家公司在东京召开会议,讨论如何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端到端供应链物流管理。波音公司称,这项工作签后是创建一个基于RFID的端到端的供应链流程,明确在飞机部件寿命期内的数据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5年间,已有近40种新型工业燃气轮机问世,这些新燃机通过采用航空发动机的新技术,其性能大幅度提高。GE航空能源公司和罗-罗公司在新航机基础上推出了新燃机;日本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公司、美国西屋公司和GE公司及普惠公司通过采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推出了改型燃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动态     
《航空科学技术》2006,(4):47-47
首架波音787飞机开始装配富士重工业公司在名古屋附近的半田新工厂已经开始首架波音787机翼中央部件装配工作。当装配工作完成后,飞机将从日本飞往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在那里与其它787结构件进行集成,然后发往华盛顿的埃弗雷特。波音787项目的总经理说,当看到装配过程就好象看到了波音工业发展的未来。波音公司在该项目中引入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工装以及新的共同工作方式,展示了民用航空进入了新纪元。富士重工业航空航天公司执行副总裁称,他们获得了波音及其它全球合作伙伴的巨大支持,这个重要部件装配的开始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最近,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向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开发部交付了第一架侦察直升机OH-1。预计1997年8月以前还要交付3架。研制OH-1是日本第一个旋翼飞行器发展计划。OH-1是一种双座双发侦察直升机,1996年8月首飞,共研制4架原型机,累计飞行150多小时。第一架原型机用于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M5的高超音速运输机(HST)推进系统技术,日本通产省于1989年发起一项高超音速推进系统研究计划(HYPR),这是一项国际合作计划,参加这项计划的除日本的石川岛播磨、三菱和川崎重工业公司及有关的科研机构外,美国GE和普惠公司、英国罗-罗公司及法国斯奈克玛公司也参加了这项计划.该计划将于1998年结束.M5飞机的技术规范如表1所示.HST需要4台起飞推力为270千牛的发动机,这样从东京到纽约跨太平洋飞行只需3小时.  相似文献   

15.
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能力。近年来,昌飞公司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直升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公司目前已形成1~14t级共9个平台23个型号的产品格局。主要产品有直8型系列直升机、直11型系列直升机及国际合作项目S92型直  相似文献   

16.
川崎公司的桁条组件自动装配设备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在某型飞机机身的装配中,研制了一套自动化的衍条组件装配设备。该机身衍条组件如图1所示,自动装配设备如图2所示。自动装配的工序包括工件定位、钻铆钉孔、插入并铆紧铆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该自动设备在...  相似文献   

17.
5、小型民机从以上个绍中可以看到,日本民机工业似乎只把注意力放在大型民机上,这与日本传统的进入市场的方法大相径庭.日本人在占领某一产品的市场时最常采取的作法为“迂回”战术.但这种战术对于日本航空工业来说却是基本不可行的,但不是说绝对没有,如富士重工制造过运动机,新明和制造过海上飞机,川崎等公司联合生产BK-117直升机等.如果按照“迂回”战术,日本应有两条路可走:(1)从行政机到大型民机;(2)从小型支线机到大型民机.但对日本来说,这两条路都没能走通.  相似文献   

18.
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品与技术展示会于1993年11月4日至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大陆一百多家机械工业研究所、公司及骨干企业和来自台湾的十多家机械工业公司、厂家参加了展示会。台湾参展的产品主要是CNC车床,CNC铣床、CNC镗  相似文献   

19.
最近,GE公司59千牛推力级的CF34-8C涡扇发动机项目通过了技术和商业综合审查,发动机全尺寸研制工作正式起动。参与审查工作的部门除了GE飞机发动机集团处,还有日本的石州岛播磨重工业公司、英国的肖特兄弟公司和加拿大飞机工业公司。审查的项目包括CF34-8C的设计概念、成本目标、制造程序、保障设备要求以及发动机成功研制所需的其他要  相似文献   

20.
《航空制造技术》2013,(Z1):104-107
在中国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弘扬航空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由中航时代传媒联合多家媒体发起的第三届航空盛典"中航时代杯"评选活动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学会、珠海航展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隆重推出,以表彰近年来航空工业各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及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本届"中航时代杯"通过行业调查、客户走访及专家评审,设置了:"自主创新"、"技术突破"、"杰出贡献"和"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等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