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AnalysisoftheFrequentFlyerSystem一、常旅客系统概述国际航空界第一个常旅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出现在美国。70年代美国政府放松对民航运输业的管制以后,一些中小航空公司纷纷压低票价,引发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大战。原先属于大航空公司的客源纷纷流向低票价的航空公司,单一的价格策略使得像美利坚航空公司(AA)一样的大型航空企业陷于困境。如何根据航空公司客源的构成,通过不同结构的票价吸引旅客,固定客源从而提高收益,是航空公司要面对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和收益管理的出现,造就了航空信息管理系统的两…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航运输业迅速发展。航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客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的政府管理在反反复复之后,正在经历从严格管制到逐渐放松管制的过程。《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于4月20日正式实行。国内航空旅客的运输价格,将以现行航空运输企业在境内销售执行的国内各航线票价水平作为基准价,允许航空运输企业在票价上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25%、下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45%的范围内,自行制定具体票价种类、水平和适用条件;改革方案还将对三类特殊航线实行更加灵活的价格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中航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航油总量需求的增 长掩盖不了国内航油价格偏高的事实:国内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 21.4%,而国外航空公司则刚占到9.78%。原因一是航油供应仅由中航油独家垄断,致使国内航油价格远高出国际一般价格;二是政府对航油价格的严格管制引起的价格刚性。这样航空公司自然不会负债经营,而将升高的成本转嫁到票价中,因而一系列的因果转嫁使得中航油的垄断成为目前中国民航业票价改革和放松管制改革的前置障碍。在理论上,中航油作为为航空公司提供单一航油储存、加注的行业,位…  相似文献   

4.
1978年美国放松航空管制后,一些大型航空公司为提高运输产品的品质,采取争取好的航班时刻、增加航班密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正点率等手段,以达到吸引旅客和增强竞争力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一些经营良好的大型航空公司生存了下来,同时逐步兼并了一些中小型航空公司,成为超大型航空公司。通过整合原有公司存在的支线航线、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的航班,  相似文献   

5.
<正>从1978年起,美国政府逐步放松航空管制,增强市场机制作用,相继颁布航空业放松管制法、竞争促进法等,由此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航空市场时代到来。在强大市场力量推动和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美国航空市场进入空前繁荣期,1979—2013年均旅客运输量超过5亿人次。民航运输业表现出较强发展活力,如航空公司数量急剧增加,由1978年36家增至1984年234家,随后经过30年变动,到2013年航空客运公司稳定在54家;不同细分市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全面收益管理的创新(一)传统航空公司固化的收益管理观念收益管理最早在航空领域实行,指的是航空公司通过预测和优化等科学手段,使每一个航班每一个航段的每一座位以最好的价格出售,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航空公司客运收益管理是指把座位按不同的价格适时地卖给不同类型的旅客,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管理的关键是在制定价格时,以市场为标准,而不是以成本为标准;在营销过程中,要着眼于微观市场,考虑到不同顾客类型的不同需求,而不要价格单一化;同时要设法把产品卖给愿付  相似文献   

7.
Talkabout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tion(PartThree)“放松管制”给民航业带来的影响当限制航空公司竞争行为的政府管制措施被逐步排除之后,航空公司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以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今天熟知并在世界上流行的以下诸多举措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实施中枢战略管制时期航空公司的航线结构都是点到点的城市对,这些孤立航线的简单叠加并不能给航空公司带来经营优势,有实力的大航空公司必须从根本上改造自己的航线网。放松管制后,他们有可能将原来点到点的分散航线调整为将客货集散集中到几个中心枢纽城市,然…  相似文献   

8.
1978年,美国政府对航空运输业实施放松管制政策之后,不再管制航空公司国内航线的进入退出、运价和服务标准,但对航空运输业并没有放任自流。为了维护竞争秩序,促进民航业发展,仍然保留了一些管制内容,对航空公司经营实施反垄断或反托拉斯监管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有的旅客喜爱中枢机场,有的旅客则千方百计避开它,但没有几个人能否认,中枢机场在美国已成为航空运输的标志。“中枢论”支持者认为,中枢的形成是美国1978年放松航空公司业管制后必然的逻辑结果。过去20年来,美国航空客运呈现爆炸性增长,中枢辐射式航线功不可没。“中枢论”反对者认为,中枢模式造成交通拥挤、效率低下、花费高昂,它窒息竞争,造成许多航线机票价格长期过高。  相似文献   

10.
过去几年,民航机票价格几经周折。先是1998年“乍暖还寒”,市场价匆匆渡过“短暂的春秋”。接着是民航总局重念“禁折咒”后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机票销售在明码标价下“暗渡陈仓”,航空公司的收益依然低迷。今年夏天,最终下了“12道金牌”:五部委联合打击暗折暗扣。 在严格管制票价的紧锣密鼓声中,要求放松价格管制的呼声仍不绝于耳。机票价究竟是该管,还是该放,这是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周密的科学论证。古语云:“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本文根据中外民航管制与放松管制的实践,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民航价格管制的得失与今后的走向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