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设计一台专用实验发动机进行试验,并应用参数辩识技术,商量确定发动机动态燃速、平均燃速、比冲等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测量性能参数,并能有效降低试验费用和缩短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2.
硝胺丁羟推进剂高、低压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燃速调节剂对含奥克托金(HMX)的丁羟橡胶复合推进剂高,低压的燃烧性能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铁衍生物(T27)能有效调节推进剂燃速和降低高,低压段的压强指数,复合燃速调节剂(T27+CB),并可消除高压段出现的燃速突变现象,该结果可为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推进剂燃速设计提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中,细高氯酸铵的粒度,通常是用沉降法测量.此法的缺点是,测试周期长,费时费力.应用先透仪测细高氯酸铵粒度可大大缩短测试时间,省时省力,并消除了人工处理数据的误差.本文给出了光透仪测细高氯酸铵粒度的精度;光透法与沉降法测细高氯酸铵粒度的相关关系及其精度;论述了在大型发动机装药中,应用光透仪测细高氯酸铵粒度可控制推进剂的燃速,保证了发动机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工艺条件下大量的药条燃速、φ127 mm发动机燃速和全尺寸发动机燃速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对不同截面尺寸的药条燃速测试结果和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选择合理的药条截面尺寸时,药条燃速与全尺寸发动机燃速间具有满意的相关性,可对全尺寸发动机燃速进行预示。研究结果可用于固体发动机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热分析技术在预测复合推进剂燃速调节剂的作用效率,测定燃速调节剂对凝聚相界面反应的影响,以及探索燃速调节剂作用机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最新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在固体发动机药柱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燃速随空间变化。对于中孔圆柱型药柱发动机,提出了一种研究这一变化效应的模型,由此所得结果表明,燃速随空间变化效应可用来解释燃速异常系数(BARF),从而有利于提高内弹道性能预示精度.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药柱长度、压强指数及燃速随空间变化数值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固体推进剂的动态燃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推进剂动态燃烧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了推进剂动态燃速公式.实验研究中发现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压强变化率对其燃速有显著影响,且压强变化率越大,影响也越明显;动态燃速要比静态燃速最多可高出40.2%(MDB)和17.7%(复合推进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相关性研究中的统计回归分析相关法、理论模型相关性、热辐射相关法和性能预示相关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指出了燃速相关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燃烧性能测试和实验发动机动态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球形铝粉替代非球形铝 后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变化。研究发现,含球形铝粉推进剂的低压燃烧速显著降低,而燃速压强指数明显高于含非球形铝粉推进剂,讨论了球形和非球形铝粉对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初步解释了含球形铝粉推进剂低压燃速的下降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靶线法燃速测试仪的接线柱上加装绝缘防烧蚀挡板,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的非正常中断问题。设计并安装过滤除尘器,解决了残渣污染气体管路的问题。在燃烧室上连接压强传感器,实现了燃烧过程中压强变化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靶线法燃速测试仪推进剂药条燃烧过程准确,实验后清理简便可靠,且保障了管路的密封,实现了多残渣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的正确测试。  相似文献   

11.
添加降速剂和调节RDX/AP含量是调节NEPE推进剂燃速的两种常用途径。采用水下声发射燃速测试仪、密闭燃烧器、BSF φ75 mm发动机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低燃速NEPE推进剂静态高压燃烧性能规律和发动机动态高压燃烧稳定性。研究发现,NEPE推进剂的中低压区燃速随着降速剂含量增大而显著降低,高压区燃速降低幅度相对较小,燃速-压强(r-p)曲线在15 MPa和45 MPa出现两个拐点,而且降低RDX含量对降低高压段燃速作用显著。BSF φ75 mm发动机试车结果表明,低RDX含量的C1配方(28%)最大工作压强不超过20 MPa,而高RDX含量(38%)的C4配方最大工作压强达到30 MPa。发动机稳定燃烧的最大压强随NEPE推进剂的燃速降低而下降,主要原因是低燃速推进剂铝粉燃烧效率降低使凝聚相燃烧产物含量和粒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以 CO_2激光器为辐射热源来研究在1.0,2.0,3.0,4.0MPa 压力下热辐射对四种复合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速随着辐射热流的增加而增加;在恒辐射热流的作用下,PU 和 HTPB 推进剂在有、无热辐射时的燃速比随压力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前者随压力上升而增大,后者则减小;Al 粉的加入不改变上述趋势,但改变燃速比的大小.文中还运用 GDF 燃速模型。研究了药条燃速在有、无热辐射时的相关性及其随压力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火箭顶级发动机所用推进剂的最优性能,本文就40种低燃速含铝推进剂配方的组分含量变化对其燃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所试验的推进剂由高氯酸铵、铝粉、环四甲撑四硝铵(HMX)和端羟基聚丁二烯组成.依据实验所得的铝凝聚尺寸、燃速和比冲数据可知,当燃速增加时,燃烧效率有增加的倾向;在低 L条件下,当铝凝聚尺寸减小时,比冲效率增加;铝凝聚的程度取决于口袋结构的特性,当口袋中的铝含量及铝与细 AP 质量比下降时,铝凝聚尺寸减小;口袋容积变小时,使用粗 HMX 具有减小铝凝聚尺寸的作用;HMX 的尺寸对燃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海航天》2015,32(1)
通过对现行多种嵌金属丝药柱燃速测试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嵌金属丝燃速测试方法即标准发动机法。该方法以标准发动机模拟全尺寸发动机嵌金属丝药柱工作工况,用测得的燃速表征全尺寸发动机嵌金属丝药柱的动态燃速。它利用标准发动机在规定工况下的压强-时间曲线,确定嵌金属丝药柱有效长度燃尽所需时间,算得该压强下的燃速。标准发动机法测试精度较高,燃速测试范围较宽,且无特殊设备要求,适合发动机研制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变推力发动机用高压强指数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推进剂配方,采用靶线法研究了氧化剂的种类、粒径及配比、燃速催化剂的种类及含量、以及增塑比对GAP推进剂静态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118标准试验发动机对GAP推进剂进行了动态燃烧性能测试。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因素调节获得了一种高压强指数GAP推进剂配方,且当燃速催化剂RC-4含量1%时,GAP推进剂在1~15 MPa范围的动态压强指数高达0.66,满足变推力发动机对推进剂压强指数的要求,同时高压区间(9~15 MPa)的动态压强指数为0.51,低于1~15 MPa的压强指数,这有利于推进剂在高压范围内的稳定燃烧,为变推力发动机在高压范围内的正常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HTPB三组元和四组元推进剂在2~20 MPa平均压强范围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元推进剂可在20 MPa以下稳定工作;压强一旦超过20 MPa,燃速压强指数将趋近于1,发动机将无法正常工作。四组元推进剂在2~20 MPa压强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实测在0.3左右,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四组元推进剂稳定燃烧的最高压强临界值达到34 MPa。研究结果对超高压强固体发动机工程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燃速推进剂是一种采用小球粘结、无溶剂挤成型的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20℃、6.86MPa下用靶线法实测静态燃速为46.25mm/s。为研究这种新型高燃速推进剂在发动机内的燃烧特性,在不同燃通比和燃喉面积比的装药条件下,进行了发动机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压强-时间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推进剂在火箭发动机内不同压强下可出现3种完全不同的燃烧类型,即类似于双基推进剂的平行层燃烧、类似于超高燃速推进剂的对流燃烧和有限对流燃烧,并给出了3种燃烧类型的判断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那些最强烈影响侵蚀燃速随大发动机尺寸而变化的因素作用进行了测量,提出了侵蚀燃烧临界条件的尺度准则,给出了控制侵蚀燃烧现象有关参数变化时,对侵蚀开始出现的转变尺度临界条件度量的一系列发动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侵蚀燃烧随推进剂燃速、发动机压力、质量流率的变化趋势和已有文献报导的结果相一致。绘出燃速增量与横向流速、比质量流率或横向流雷诺数的关系曲线,并不能提供必需的临界条件尺度相关性。对于湍流转变和侵蚀临界条件的速度分布来说,横向流雷诺数与燃面退移雷诺数间的尺寸相关性,说明了发动机中位置/流动历程的影响。将燃面退移雷诺数转变成轴向位置为特征尺寸的雷诺数时,可将临界条件尺度位置的依赖性归并为一条幂次相关曲线。  相似文献   

19.
复合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与温度敏感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剂压力指数与温度敏感系数的测定,常常因测量数据数量少,致使不确定度较大。为了解决该问题,将推进剂速压力指数与温度敏感系数的多次测量结果进行了综合统计计算,给出了这两个参的准确数值。文中分析了燃速测量精度对结果的影响,提出测量控制方法,指出不同区域燃烧速度压力指数的变化。建议小发动机测量应以验证药条结果为主。  相似文献   

20.
火箭发动机内真实的推进剂燃速往往由于高温高压难以测量。为探讨燃速对于工况的依赖性.对水下应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器的试验结果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辨识。引用三种燃速公式进行辨识,得到了一种新型推进剂稳态燃速模型参数的最优辨识值。结果表明:指数式的辨识结果得到的残差最小,指数式是描述该新型推进剂燃速规律的合理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