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2, 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吩噻嗪、亚磷酸三苯酯和中定剂二苯基二甲基脲等4种典型稳定剂对推进剂中EO/THF共聚醚及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对共聚醚的热氧降解以及聚醚聚氨酯初始阶段的热氧降解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但在较高温度下,对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急剧下降。亚磷酸三苯酯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均较差, 但与BHT组合使用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中定剂对共聚醚没有稳定作用, 但对聚醚聚氨酯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效果。BHT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均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尤其是与中定剂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少烟复合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混合硝酸酯NG/BTTN(DEGN)=1和溶棉比NG+BTTN(DEGN/NC+PEG)=3.5~4.0的少烟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中,选择聚乙二醇(PEG)预聚物取代部分NC,研究了其含量和分子量变化对力学性的影响。发现当PEG含量为4%,NC为7%时,在两种混合增塑剂中都可使-40℃下最大延伸率超过40%。从溶涨实验中观察到,随着配方中PEG含量增加,尽管(NCO)/(OH)值也增加,但相对  相似文献   

3.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硝化甘油(NG)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两种硝酸酯增塑后的聚醚聚氨酯在空气中90°C下的热氧降解。结果表明:NG,BTTN在聚氨酯粘合剂中的分解产物主要为醇类。这些小分子醇参与了聚氨酯硬段的重聚合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结构;硝酸酯对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降解表现出某种稳定作用,并改变了软段产物结构,使甲酸酯和叔碳结构相对增加;硝酸酯分解产生的NO2自由基可能与软段降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反应形成硝酸,从而加速了硝酸酯的水解。  相似文献   

4.
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SC、DTA、TG和DTG等热分析方法,研究了AP,KP,AP/KP混合氧化剂、AP/KP/HTPB模拟推进剂以及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研究发现,AP/KP混合氧化剂的热分解特性由两种氧化剂的热分解特性叠加而成,但AP的存在使KP热分解反应提前;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由AP和KP的热分解、粘合剂的热分解等过程组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硝化甘油(NG)和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两种硝酸酯增塑后的聚醚聚氨酯在空气中90℃下的热氧降解。结果表明:NG,BTTN在聚氨酯粘合剂中的分解产物主要为醇类。这些小分子醇参与了聚氨酯硬段的重聚合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结构;硝酸酯对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降解表现出某种稳定作用,并改变了软段产物结构,使甲酸酯和叔碳结构相对增加;硝酸酯分解产生的NO2  相似文献   

6.
沈鸿宾 《推进技术》1994,15(4):84-87
硝胺类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新型键合剂──中性聚合物键合剂ANEWBONDINGAGENTFORNITRAMINEENERGETICPROPELLANTS1前言硝胺炸药(HMX,RDX)广泛地用于高能、少烟、无烟固体推进剂中。在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推进剂...  相似文献   

7.
推进剂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吉宇  谭惠民 《推进技术》2004,25(3):271-273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PET),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1,4 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熔融二步法合成了一种能为硝酸酯增塑并满足推进剂使用要求的醚 酯共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测试和硝化甘油吸收实验等对TPU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TPUE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Mn>50000)和聚氨酯的结构特征,软段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具有与硝酸酯良好的相容性,具有满足推进剂使用要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能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竹林  冯增国 《推进技术》1991,12(5):40-44,70
本文根据双基系列推进剂的发展与演变,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CMDB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各种因素并推论了降低高能固体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具体措施,这些讨论对于新一代硝酸酯增塑的聚醚聚氨酯推进剂燃烧性能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分解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两种新型含铜催化剂对RDX,AP,RDX/AP的催化作用,由热分析图谱及动力学计算结果可以看出:YB对AP,QC对RDX及YB+QC对RDX/AP的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推进剂的燃速测定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其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增塑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晓斌  杜磊  张小平 《推进技术》1999,20(3):100-102,112
研究了高增塑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网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由于极性增塑剂的存在,室温条件下,体系不存在结晶;常温条件下,不同增塑剂含量的聚乙二醇聚氨酯弹性体网络均不存在微相分离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
硝酸酯增塑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推进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 )软段中引入聚乙二醇 (PEG) ,以改善与硝酸酯的混溶能力。通过控制 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 ,可使硝酸酯与 TPU的混溶比大于 4。采用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成功地制成了硝酸酯增塑的 TPU推进剂。此类推进剂的理论比冲为 2 598N· s/kg~ 2 648N· s/kg,燃烧性能优良 ,空白配方的压力指数为 0 .36,常、低温力学性能优异 ,可为硝酸酯增塑 ,加工温度较低。该推进剂是一个可以实现以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推进剂新品种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 ,对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GAP/AN推进剂热分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压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法研究了GAP/AN推进剂主要组分的热分解性能。硝酸铵及硝酸酯的分解对压力比较敏感,是造成GAP/AN推进剂压强指数高的主要原因;燃速调节剂MO对硝酸铵及GAP的分解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显著影响硝酸铵的低压分解,使其分解由吸热转变为放热过程,提高了推进剂在低压下的燃速,降低了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3.
纳米级碳酸铅在NEPE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纳米级碳酸铅对NEPE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采用DSC分析了纳米级碳酸铅与NEPE推进剂主要组分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对高氯酸铵、硝胺常压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并利用恒压静态燃速仪测试了推进剂在4MPa ̄11MPa的燃烧速度和燃速压力指数。发现纳米组碳酸锅表现出与硝酸酯良好的相容性,对推进剂的固化反应和硝胺的热分解均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推进剂生成焓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粘合剂制备的新型热塑性推进剂配方能量的计算问题,以Van Krevelen和Chermin等人的基因估算方法及数据为基础,结合高分子内聚能的概念,从理论上探索了一条估算热塑性聚氨酯生成焓的方法,得到了TPU的生成焓与硬段含量之间的关系式,并对45%TPU/Al/AP复合热塑性推进剂的能量水平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体系组成为TPU/AP/Al=14/62/24时,出  相似文献   

15.
高氯酸铵粒度对AP-CMDB推进剂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分析—质谱和红外联用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高氯酸铵(AP)粒度对AP-CMDB推进剂在0.1 MPa(常压)和1.0MPa压强下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含不同粒度AP的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含大粒度AP(d50=96.8μm)的推进剂在常压和1.0 MPa下的热分解过程均出现了AP单体的高温分解阶段,含小粒度AP(d50=12.4,8.5和1.0μm)的推进剂在高压下均仅表现出一个快速分解阶段;AP-CMDB推进剂分解过程中的气体产物主要包括NO2,NO,N2O,CO2,CO,O2,N2,H2O,HCHO和HCl。  相似文献   

16.
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芳  张小平  胡润芝  汪越 《推进技术》2004,25(5):469-472
实验研究了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通过对PET,PEG和叠氮聚醚三种粘合剂;NG,TEGDN及BTTN三种增塑剂;AP,RDX,Al粉的含量和粒度进行研究,发现推进剂在9~25MPa压强范围内燃速 压强曲线存在拐点,得出了推进剂各主要组成及固体组分的含量和粒度变化时推进剂高压燃烧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以PET,PEG和叠氮聚醚为粘合剂时,推进剂燃速依次升高;含不同增塑剂的推进剂的燃速随增塑剂中硝酸酯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AP含量增加同时RDX含量减小,燃速增大并且压强指数降低;AP粒度减小时,燃速增大,并且超细AP可大幅度增加燃速;Al粒度减小时,燃速先减小后增大,致使推进剂压强指数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