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载人航天工程具有规模庞大、系统复杂以及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工程实施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是科技成功的典范,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成功范例。本文思考与总结了中国航天为保障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成功,在质量文化、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基础保障能力等方面实施的精细、量化的质量管理实践与方法,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以及其他大系统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天系统工程随着航天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变革和不断创新。经过近50年航天型号研制的实践与探索,航天系统工程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创业初期,在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航天系统工程就开始树立起“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严”作风。1966年,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几代航天人的座右铭。本文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质量控制战略,谈谈航天系统工程的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航天系统从研制为主,缺少批生产的实践和经验。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实现我国航天武器型号从多研制少生产向研制与批生产并重的转移,是航天系统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我部著名工艺专家易维坤同志长期从事和组织领导航天制造企业的工艺技术工作,卓有建树。前不久,易总认真总结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从过去单纯的研制向批量生产的研制转移,必须对指导思想、设计思想、工艺思想、质量管理观念进行反思,既要肯定过去成功的经验,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见解颇有新意,本刊特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对国外NASA、ESA及我国航天产品保证模式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中的有益经验,总结了产品保证工作特点及建设经验,结合研究所实际,分析传统航天型号质量管理工作与产品保证工作的差异,提出以产品保证为中心的航天型号质量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法国航天企业在产品戌过程中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我国航天企业如何适应体制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项目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6.
参考航天型号质量管理模式,结合航天预研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作者提出几点思考,认为航天预研质量工作还应在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带头作用、注重设计工艺性培养、强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理念、提高风险忧患意识4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点,通过对航天产品质量信息特点的分析,建立了质量管理系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简要介绍了几个主要质量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对外接口的设计模式。最后简单介绍了一个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生保系统技术滕育英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们在开发保障人生活在太空恶劣环境中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每一项载人航天计划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并且利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生命保障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局。...  相似文献   

9.
面对航天高强密度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提出“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进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三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为实现“三高”发展目标,开展航天型号差异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改进工作和支撑保障措施。文章从创新、精准、实效、系统、变化等5个方面对差异化管理的理念和特征进行探讨,以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对差异化管理模式和要求如何落实落地,从工作原则、方法、程序、实操等方面,提出差异化质量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任务频度加快、任务型号繁多的情况下.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在航天测量船任务准备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要确保试验任务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试验任务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技术状态管控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本文根据航天测量船海上测控任务的特点.在总结以往软件维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质量管理的要求,探讨了航天测量船试验任务应用软件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航天大型地面试验是评估验证航天产品设计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是航天型号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地面试验及其策划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个型号的研制经验,提出了大型地面试验策划应遵循的十个方面(即"十条"),从而确保大型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次次成功"。  相似文献   

12.
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目前形势下,航天企业不但要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而且还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航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已经成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必由之路。我们在进行“集团公司质量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航天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如何有效运行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期促进航天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今年总公司相继召开了“9515”会议、院局基地领导干部工作会议,现正在广东召开企业工作会议和外向型工作会议。这些会议都有一项共同的内容,就是航天工业总公司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来提高航天产品质量。总公司围绕质量工作,还印发了“航天质量年目标及工作计划的通知”、“航天质量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今天我们又召开航天标准化工作会议,其中心内容是进一步研究航天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个方面,是提升航天核心竞争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航天项目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航天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但是,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航天项目管理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一项目管理创新概念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指运用专门的方法、理论和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载人航天工程二步一阶段的成功飞行试验验证,载人飞船产品的设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任务需求已经转变为天地往返的应用性飞行。在神舟十一号单机研制过程中,重点关注外协产品的"产品制造工艺成熟程度"和"产品过程控制成熟程度",加强精细化管控措施的落实,不断提炼提高神舟系列飞船产品成熟度的经验,以适应后续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产品批量化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航天型号项目管理的情况,介绍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阶段与内容,分析了预防思想与航天型号管理质量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对建设航天质量文化、强化项目管理提出工作思路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命题。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的大型骨干制造企业,几年来,我公司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完善此体系。对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生产过程和资源配置实施全面的系统控制,形成了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处于正常、有效的运转状态,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严谨到位,确保了产品的出厂质量。特别是在2001年国家重点工程和批生产任务中,我们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落实程序文件,不仅积累了复杂情况下质量管理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型号生…  相似文献   

18.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艺落后问题已议论多年。面临“八五”大好时机,应通过认真总结航天工艺自身的规律性并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力图改造工艺落后的局面。作者提出的航天工艺自身的规律是:航天工艺是型号研制的必要技术环节;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制;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操作手艺和质量管理;研制过程中需不断组织工艺攻关;工艺工作的质量对产品有决定作用;企业管理的水平约束着工艺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这次会议集团公司为什么要召开《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发布会,我认为:一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是型号的重要物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天型号中的应用,航天型号用电子元器件的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的总指挥黄春平同志称“电子元器件是火箭的细胞”,细胞的质量出了问题,对火箭的质量影响不言而喻。要确保型号成功,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提高型号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二是,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控制的重要性。过去,电子元器件质量问题和其使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