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通过分析片梭机打纬系统多组共轭凸轮的选配难度及打纬力过剩问题,提出借助 CAD设计共轭凸轮,在保证打纬力的前提下,采用新结构,取消多组打纬凸轮,可为片梭机改进改型,完善共轭凸轮的整体协调,消除各类误差,降低成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弧面分度凸轮实体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弧面分度凸轮曲面的形成特点,根据空间啮合原理简洁地导出了弧面分度凸轮的廓面方程,利用旋转坐标的方法,建立了凸轮廓面与从动件上特征截面接触点的一般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弧面分度凸轮实体建模方法,并以Solid Works软件为平台,进行了实例计算。该实体建模方法,为深入研究共轭曲面零件的实体造型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生产的GTP2-50片梭织机的打纬凸轮,由于测绘及加工误差的原因,造成使用效果欠佳。本文提出了采用CAD技术对打纬凸轮改进设计的方案。采用该方案设计的打纬凸轮,可以消除测量误差,满足织机的各种要求,使凸轮的运动规律得以保证,从而延长凸轮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噪音。  相似文献   

4.
M:听说您所在的上海机床厂最近正在开发“共轭法磨削凸轮”,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共轭法磨削凸轮”。周勤之院士:一个凸轮的轮廓是曲线,而每一条曲线都有一条共轭曲线。如果把一个磨床的砂轮外形修整成共轭曲线,就可以利用它来磨削凸轮,这就是“共轭法磨削凸轮”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5.
凸轮的调整应该包括两个内容:(1)在分配轴上的安装位置是否谐调;(2)凸轮本身制造不精确,如何进行修整.本文只讨论凸轮的修整方法.一、零件直径尺寸不合格时凸轮的修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杂志所发表的关于凸轮测量的文章,所讨论的均是凸轮的顺序测量方法,有关凸轮的逆序测量(反求工程)方法,尚未见于文字。本文将对凸轮的逆序测量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软件凸轮通过对产生凸轮轮廓的软件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机械凸轮的功能,根据类速度的概念,建立了软件凸轮通电脉冲频率与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之间的数学模型。使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运动,从而实现了在不改变硬件系统的条件下,通过改变AT89S52单片机应用程序实现从动件不同的运动规律,即软件凸轮。提出了将类速度的概念应用于建立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新设想,其可行性已被初步的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新近研制成功的船用柴油机大型片凸轮轮廓线测量的自动化测试仪器。该仪器改变了以前测量凸轮时所测头其形状和大小与从动轮相同的传统方法,只用1个标准测头,从凸轮的任意点开始采集1周,即能得到完整的被则凸轮误差。  相似文献   

9.
凸轮检测方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动机凸轮检测方法的原理误差、检测系统误差、测头制造及安装误差、凸轮偏心误差、阿贝误差及检测方法总误差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升程变化率”理论证明“敏感点”是凸轮检测最佳基准,推导出了凸轮检测起始转角计算公式,介绍了在凸轮检查仪上以“敏感点”为基准确定凸轮检测起始转角的操作过程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周期性小范围刚体定点运动的组合凸轮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给定规律的定点运动,通常采用3个伺服机构进行编程控制。针对周期性和小范围的特点,提出的实现方法是用一个组合凸轮(由两个平面盘形凸轮与一个圆柱凸轮组合而成的构件)同时控制刚体上的3点,以实现给定的运动。对比可见,这种方案大大降低了复杂性和成本,而可靠性却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压机械控制装置要求按给定的稳态控制计划设计杠杆、凸轮、弹簧等结构性能参数的问题,采用了考虑离心飞重块工作在燃油中的浮力效应和液体离心力效应对离心飞重换算轴向离心力的修正方法,精确地计算了转速摆动活门的转速-弹簧位移关系的输入输出特性;利用转速给定装置凸轮杠杆机构的叠加特性解决了油门杆角度和发动机进口温度同时变化时相关的控制计划反映在指令弹簧上的位移计算问题;同时从刚架的运动特性规律中抽象出几何不变性,提出了1种按控制计划的不同要求对转速指令凸轮、慢车温度修正凸轮和大车温度修正凸轮进行设计的方法.设计的凸轮按其内在的输入输出特性关系通过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以液压机械的控制方式实现了发动机所要求的复杂转速控制计划,对这一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可满足设计要求,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彭志军  李彬  崔阳 《航空学报》2012,33(10):1931-1937
推导了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回中凸轮最小压力角和最大压力角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其同类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压力角的比较,指出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上、下凸轮接触面比较光滑,其摩擦系数比较小,此时实际压力角大于最小压力角,凸轮可以顺利回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凸轮发生了磨损,表面粗糙度升高,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所需最小压力角相应增大;当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回中所需的最小压力角将大于实际压力角,导致凸轮不能回中。但是,当凸轮的压力角增大,摩擦力也相应的增大,对上、下凸轮的磨损也增大,导致摩擦系数增大;当转弯作动筒驱动力不足以克服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力和下部构件的重力而使凸轮转动时,前起落架操纵转弯将会变得困难。在不改变某型飞机前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了凸轮的设计压力角,解决了前起落架凸轮不能回中的问题,并且前起落架可以顺利操纵转弯。  相似文献   

14.
45钢同种金属凸轮和轴体由摩擦焊实现连接。对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和研究;进而研究了热锻的凸轮轴强韧性损伤的机理;阐述了摩擦焊接的优越性及接头形成机制,并提供了摩擦焊接头较佳的焊接和热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利用加工中心配备专用磨头磨削凸轮复杂型面的特殊加工方法,研究解决了复杂凸轮型面的仿形加工、计量检测及数控加工编程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凸轮检测实例,对凸轮测头转换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按设计要求的测头进行测量,并对特殊场合的测头形式转换后的当量转角--升程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