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丁腈橡胶材料粘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CH252胶粘剂厚度、烘干工艺对NBR粘接强度影响,完成了优化后工艺的稳定性与使用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CH252胶粘剂的胶层厚度,选择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50min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粘接强度,能够满足丁腈橡胶与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使用条件苛刻的发动机粘接.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宇航工程中应用大量高性能胶粘剂,主要有环氧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合成橡胶胶粘剂,酚醛胶粘剂及厌氧类胶粘剂等。这些胶粘剂的应用,使各种宇航结构件的复合胶接成型,电子元器件的固封,各种保温隔热材料的粘接成为可能,并使其具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宇航工程中常用的胶粘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俄罗斯宇航工程中应用大量高性能胶粘剂 ,主要有环氧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有机硅胶粘剂、合成橡胶胶粘剂、酚醛胶粘剂及厌氧类胶粘剂等。这些胶粘剂的应用 ,使各种宇航结构件的复合胶接成型、电子元器件的固封、各种保温隔热材料的粘接成为可能 ,并使其具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4.
Milbond、EC2216和SE-14-80三种环氧胶常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件与金属结构件粘接。不同环氧胶对粘接后的反射镜面形差别较大,环氧胶的选择是反射镜组件研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胶的弹性模量、线胀系数、泊松比和固化收缩率等物理特性参数对粘接后面形影响较大。有些环氧胶的物理特性参数厂家提供不全,一些胶的性能参数测试困难,同时空间光学遥感器需要经历研制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考验,胶在经历不同环境条件下物理特性参数测试对比测试相对难度较大。文章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环氧胶将经历的环境试验条件,设计一个考核Milbond、EC2216和SE-14-80三种环氧胶对面形影响的综合试验,通过固化前后面形的变化,以及热真空试验前后面形的变化的对比结果,优选确定了采用EC2216作为空间光学遥感器反射镜粘接用胶。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聚氨酯等胶粘剂的粘接机理,对影响胶粘剂粘接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型异型舱体结构特点,经试验验证了所选舱体粘接接头型式及所选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特点,着重阐述了舱体粘接前的表面处理、胶粘活性荆底涂的控制、粘接的流动性及浸润(标准术语为“浸润”,下同)性等施工方面的重点控制环节,摸索出了一整套大型异型舱体粘接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使用JH103胶粘剂后硫化粘接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与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橡胶组成及其力学性能、表面特性和胶粘剂性能及粘接工艺等因素,对EPDM-金属后硫化粘接性能有明显影响.适宜的表面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可使JH103胶粘剂粘接的EPDM/石棉-金属接头显示理想的胶裂破坏,获得比硫化粘接更稳定、耐久的接头,应用于固体发动机内绝热层制造,可望提高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三元乙丙橡胶粘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接面处理、粘接压力、胶层厚度、胶层涂刷方式等方面对三元乙丙橡胶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应喷砂后阳极化、三元乙丙橡胶生胶用乙酸乙脂擦拭、熟胶进行表面打磨;采用三次刷涂,胶层厚度控制在0.1~0.15mm;硫化压力5~10MPa是较好的粘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YW—1无机胶粘剂,在粘接刀具、模具方面的应用展示了以粘代焊、以粘代压人配合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无机粘接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调胶比例,接头形式、表面处理、胶层厚度、固化条件等。一般来说,调胶比例(尺)高,套接槽接、表面粗糙、间隙量0.5mm左右、加上烘烤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硅烷偶联剂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和机理,指出了硅烷偶联剂对不同的表面状态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对不同的胶粘剂采用不同的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实验过程以及硅烷偶联剂的各种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胶接界面的粘接性能,提高接头的粘接强度和粘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工装在方舱大板粘接中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天信 《方舱技术》2002,9(1):27-28
本文对大板粘接工艺及粘接用胶粘剂的性能和特点作了介绍,对加压工装及加热工装在大板粘接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分析,提出了工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并指出加压工装和加热工装是保证大板粘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金属与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材料的未硫化橡胶材料之间的粘接质量,提高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硫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了预热工艺、硫化模式和降温模式对性能的影响,完成了产品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工艺方法能够有序地释放和消除粘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应力,最终保证了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和粘接界面不受到应力作用而被破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高印刷电路板组件灌封胶层附着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于雷达印刷电路板组件灌封的GN-521有机硅凝胶粘接性不强,胶层易产生离鼓现象,通过选用合适的偶联剂、改进细化了灌胶前清洗和灌封工艺规范等工艺措施,有效的提高了胶层附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胶层离鼓问题,获得了优良的灌胶质量,为同类行业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柔性接头用低模量硅橡胶配方及界面粘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化剂、增粘剂和补强填料等组分对一种低模量、低硬度和高强度的硅橡胶配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一种胶粘剂配方来满足硅橡胶与金属钢界面粘接的工艺要求。该硅橡胶配方的剪切模量小于0.3MPa,与钢界面粘接的剪切强度大于2.5MPa,满足柔性接头部件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与胶粘剂粘接界面的XP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氩离子枪刻蚀技术,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钢与胶粘剂粘接的界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粘接过程中元素的化学环境变化,并对粘接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胶粘剂中酚醛树脂在界面区域与钢之间存在化学结合,而氯化橡胶与钢之间以范德华力粘接。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之间的胶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胶接工艺中的前处理工艺、表层纤维铺层方向、胶层厚度和固化工艺等因素对胶接强度的影响,成功地应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面胶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电子机箱面板和箱体上的粘接铭牌在海洋气候环境下发生脱落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有效地实验,从中选用了适合于我所产品需要的胶粘剂,保证了产品中铭牌粘接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炭纤维层合板和铝合金板阶梯形胶接接头的拉伸失效损伤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搭接长度、粘接体厚度、胶层缺陷、层合板铺层方式对失效载荷、接头强度和失效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失效载荷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接头强度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粘接体厚度增大2倍时,接头强度与粘接体厚度并不成正比关系。在胶层内设置微小缺陷对接头强度影响较小,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增加层合板单向纤维的铺层数,可提高接头的失效载荷和接头强度;各类型试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分层失效,有时并伴随有胶层失效和纤维撕裂现象。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纳米炭黑对氢化丁腈橡胶力学和粘接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补强型氢化丁腈橡胶邵氏A硬度与纳米炭黑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炭黑添加量的增加,补强型氢化丁腈橡胶的邵氏硬度有小幅增加;其次还研究了补强型氢化丁腈橡胶压缩永久变形与纳米炭黑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当纳米炭黑添加量为50份时,压缩永久变形降低到27.6%,该性能参数对要求压缩永久变形较大的密封有利;随着纳米炭黑添加量的增大,补强型氢化丁腈橡胶扯断强度亦逐渐增大,当添加份数为50份时,扯断强度达到24.2 MPa,补强效果良好。最后研究了添加50份纳米炭黑的粘接性能,经测试,粘接强度为10.2 MPa,且为胶层间破坏,粘接良好。目前,该补强型氢化丁腈橡胶密封件已用于北方某油田密封装置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最佳组分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酚醛树脂(PF) 纳米S iO2粉 石墨粉 ZrO2粉 短切炭纤维”胶粘剂体系进行了配方研究,并探讨了组分含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配方为“PF 2%纳米S iO2粉 1%石墨粉 1%ZrO2粉 4%短切炭纤维”,其对石墨材料的粘接强度达11.6 MPa,胶粘剂本体线烧蚀率为0.058 mm/s,质量烧蚀率为0.0732 g/s。胶粘剂可进一步用于粘接修复C/C复合材料喉衬构件的工艺缺陷。  相似文献   

20.
例举了一些典型的数控设备故障现象.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根据多年从事数控设备机电一体化维修技术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维修技术在先进制造系统FMS应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