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UDDI的应用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eb服务是当前基于Web的分布式计算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基础.通用描述发现集成协议(UDDI)是Web服务的核心技术标准,提供了Web服务的信息注册查找规范,解决了Web服务的描述、发布以及查找问题.UDDI规范仅提供了标准接口及数据结构,缺乏对UDDI注册中心的安全性、可管理性等明确的定义和实现机制.基于Web服务及UDDI技术分析,设计实现了基于UDDI的应用服务注册中心(ASC).ASC由ASC客户端、ASC服务器、ASC管理控制台组成,支持Web服务的发布、查找、管理等操作.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发布者声明关联匹配算法,扩展了UDDI标准的应用编程接口,提供了安全、管理等功能,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安全性和易管理性的应用服务注册系统.  相似文献   

2.
Web服务运行管理平台安全结构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安全管理域等基本概念分析了Web服务运行管理平台WSR(Web Service Runtime)的应用模式和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链式处理结构的WSR安全结构.该结构支持多种新型安全技术和规范,灵活、可配置,为WSR及其所管理的Web服务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技术的产品数据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Web技术引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研究和设计,分析了PDM系统中原有构架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利用Web技术所提供独到的网络、数据库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结合开发实例提出了在Internet/Intranet解决方案下开发和研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想,并给出产品数据管理应用的组织和底层数据模式,研究了其对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应用前景的影响.研究表明,Web技术的引入,将有力地推进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Web服务组合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个Web服务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互联网应用的集成和协作问题,需要把独立的Web服务组合起来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功能.通过分析服务组合的处理机制,基于传统工作流技术,使用IBM的WSFL语言作为服务组合描述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Web服务组合语言的通用的Web服务组合处理系统.这是一个多层结构的系统,它由Web服务平台、服务组合处理引擎、JMX注册管理中心、远程管理控制台以及处理引擎配置工具五部分构成;它为WSFL语言所描述的服务组合流程提供了一个运行引擎,同时提供了一个基于JMX的管理控制台,通过它可以对正在运行的流程实例以及历史数据进行控制和管理.该系统为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和协作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运行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6.
临近空间在科学、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高效便捷地进行临近空间数据Web科学可视化和信息提取是临近空间数据应用不断深入和扩展的必然需求,但是,已有的临近空间数据类型繁杂和数据量巨大,成为Web传输和实时可视化的关键瓶颈。从数据组织方法角度展开了研究,根据临近空间数据的特点,结合视频压缩原理,提出了将临近空间数据进行分解、插值和色彩空间变换处理形成图像后,选取适宜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将图像编码为视频。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临近空间数据在Web环境下的高效组织,在保障可视化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数据网络传输量实现了临近空间数据的实时可视化需求。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解决临近空间数据Web实时可视化问题,将为临近空间科学研究和知识发现提供可视化理论和技术支持,并为类似海量数据Web科学可视化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组合Web Service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Internet环境下企业间的业务过程集成,分析、研究了业务过程集成的基本功能需求及Internet环境下业务过程集成的新需求,讨论了组合Web Service支撑系统的原理及其体系结构.该系统为组合Web Service提供了定义、部署、运行及监控管理等较完善的功能支持,并利用服务的动态组合机制解决了Internet环境下跨企业业务过程集成动态性要求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软件运行平台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eb服务运行平台是一组软件的集合,它们通过标准协议或规范进行交互,形成一个面向Web服务及其应用部署、运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环境.平台设计依据分层处理原则,采用核心运行环境、动态服务部署和插件式资源管理的系统结构进行实现.平台通过信息门户、工作流处理、系统服务、运行管理和安全控制机制为基于Web服务的互联网软件提供了一类应用支撑框架.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电压、电流畸变,当前电能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传统仪器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非正弦电能检测系统;非正弦电能检测系统的远程控制,设计采用了基于网络通信的LabVIEW Web Server远程监控技术。介绍了非正弦电能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件结构、LabVIEW Web Server通信技术,叙述了分布式大型非正弦电能测控系统及LabVIEW Web Server通信技术在远程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的报表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Web的报表是企业信息系统报表应用的发展方向.目前大部分报表工具仅局限于两层客户/服务器应用,不支持Intranet/Internet,使用繁琐,开发难度大.在研究最新的Web数据库集成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标准构件技术的Web报表工具实现方案,并着重阐述了几个关键技术,如: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讯机制、数据库访问接口策略、基于XML的通讯报文设计等.该工具对企业信息系统的Web报表开发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服务的VHE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虚拟归属环境VHE(Virtual Home Environment)的概念,允许 个人业务环境的无缝漫游,使用户能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和网络访问个性化的业务.分析了VHE业务平台的基本功能需求,利用Web服务技术的架构,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VHE平台——WSEVHEP(Web Services Enabled VHE Platform),平台本身和第三方的业务均以Web服务的形式发布.提出了VHE服务的框架和流程,主要流程包括服务的发现、订购和执行.该平台实现了VHE的基本特性,满足了用户对移动性的要求,适合构建移动互联网的VHE业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的高速发展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样也引发了各类安全问题。为此,近年来,我国重大涉密工业场所和交通枢纽为保障运行安全,积极建设了针对无人机的安防系统。光电告警系统是最重要的安防系统组件之一,其目的是识别目标和取得法律证据。介绍了一种针对无人机的无人值守光电告警系统,能够同时输出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信息,并且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类型。这套系统已经在我国重要的工业场所中成功应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成功的运行为后续智能化光电告警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电网嵌入式设备由于计算、存储资源有限而造成的对网络攻击行为应对不足,安全评估手段薄弱等问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嵌入式设备的网络攻击行为动态评估方法。使用安全控制模块对实际嵌入式设备通信数据流进行解析与判别,利用组件动态可信度量分析方法在嵌入式系统模拟机中对攻击行为安全影响进行安全检测评估,通过对平台配置属性、平台运行属性及用户认证属性3个方面属性进行全过程动态综合度量,得出最终网络攻击行为安全评估结果。通过在配电自动化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真实环境下进行测试,针对嵌入式设备常见的攻击行为,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具备较好的安全评估精度,与此同时实现了自身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软件复杂度的迅速增长,传统的基于测试的方法逐渐难以满足航天器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形式化方法逐渐成为航天器操作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保障.基于Rodin平台,采用Event B形式化语言,通过需求和设计重写、制定精化策略并逐步精化的方法,对航天嵌入式操作系统SpaceOS2的中断管理模块建立了需求层和设计层形式化模型,将模型检验和定理证明相结合,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且满足安全性质.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平台集成、人的集成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集成的方法,即以信息集成为目标,功能集成为基本框架,平台集成为技术基础,人的集成为根本保证的全方位信息系统集成.文中结合某航空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实例来说明这种全方位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对信息系统集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宇航技术的不断发展,月球探索将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月之间的旅行将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目前探索月球的太空旅行费用相当高昂.提出了一种旨在降低地月往返运输成本的新型空间投射-拦截平台概念.它是空间绳系系统、储能系统和空间站系统概念的有机结合.利用该系统有望将现有空间探索能耗水平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阐述了这种新系统的优势及可能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初步分析了新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综合化软件的可信内涵,即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开展了开发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信内涵模型和相应的开发过程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型的需求分析、组件化设计以及系统配置综合的开发方法框架.在开发方法框架研究过程中,重点分析了航空综合化软件平台的特征,即因为物理资源的限制,软件任务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资源竞争和共享关系,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对其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