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镁-二氧化碳冲压发动机粉末燃料供应特性,搭建了粉末流量实时监测系统、高背压模拟系统和粉末喷注可视化实验系统,对所供应粉末流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同载气流量下供粉状态和粉末喷注特性等供应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气固两相流壅塞式供应方式,可以确保供应系统在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高背压环境下稳定且精确地供应粉末,实测粉末流量与理论最大偏差4.8%;为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燃烧试验应在载气压力稳定阶段开展,此过程中供粉流量仅与活塞速度和粉末装填密度有关;在研究的载气流量范围内,载气流量对供粉流量影响不明显,但对粉末喷注特性有显著影响。粉末喷注速度随载气流量增大而线性增加,同时喷注锥角随载气流量增大则先减小后增大。综合粉末掺混、分散和发动机组织燃烧性能等多方面考虑,为提高模型冲压发动机理论燃烧性能,在后期点火试验中载气流量与粉末流量比可以初步设计在0.68附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铝合金在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LaserPowderBedFusion,LPBF)中的高裂纹敏感性,总结了近年来通过微合金化方法改善 LPBF铝合金成型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微合金元素在成型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重点讨论了 Er、Zr元素对微观组织的调控即晶粒细化,总结了 LPBF微合金化铝合金的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微合金改性后热处理工艺诱导第二相弥散析出及对应力学性能的研究。对未来 LPBF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提出展望,开发新的微合金改性铝合金并探索适合工业生产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低成本、高强度的 LPBF铝合金。  相似文献   

3.
制备预浸料的JFY—1静电粉末预浸机及其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静电粉末预浸机及其制备工艺。这是一种将增强体通过树脂粉末带电的流化床,使树脂粉末沉积在纤维上而制备预浸料的新方法,该设备装有β射线仪,用微机闭环控制预浸料树脂含量,制备的碳纤维帘子布/PEEK预浸料控制精度可达±3%最大工作宽度300mm。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ESCA及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预处理Rene’95粉末表面的成分及析出相情况。预处理后粉末表面出现大量ZrO_2析出。雾化粉末表面的M’C碳化物在原位转变成MC。在粉末表面上还有大量二次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依附表面氧化物生核长大。预处理不能减少表面析出相数量,也未改变表面析出相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粉末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粉末火箭是以颗粒形态燃料或氧化剂为主要推进工质,以少量流化气体为输送介质的火箭推进系统,具有推力可调、多脉冲工作的功能和结构简单、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工作可靠性高等性能优势,在近地空间开发、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粉末火箭发展历史及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并以此梳理出粉末推进剂装填与改性、粉末供给输送、粉末喷注与燃烧等主要关键技术,并对包括冷态标定、常压点火以及样机试车等粉末火箭发动机系统研究过程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高性能粉末推进剂研究、发动机低压点火、粉末输送分流与多点喷注、发动机系统控制、环境温度适应潜力等是粉末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粉末火箭发动机研究经验归纳整理,明确了粉末发动机自身工作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粉末爆轰发动机的粉末燃料供应特性,通过搭建一套流化仓内气固流动状态可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称重传感器和静态压力传感器对粉末流化质量和流化仓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电子天平精确测量粉末流化质量,对不同预压压力下粉末流化的时间均匀性,不同活塞速度下粉末流化的空间均匀性、粉末流化的流化能力特性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粉末爆轰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时间为流化仓的压力稳定阶段和压力保持阶段;粉末在0.4-2MPa的预压压力下,其流化的时间均匀性几乎不变,且明显优于无预压下的粉末流化;粉末流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但其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粉末爆轰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的气固比具有一个临界值,当实际气固比处于临界值以下时,会造成粉末来不及被流化气带走从而在流化仓中进行堆积最终堵塞流化仓;而当实际气固比高于临界值时,粉末流化能力随着活塞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粉末锻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应用。为了研制航空发动机上应用的粉末锻造齿轮,对粉末原材料制取及处理、预制坯冷压、烧结、粉末热锻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激光烧结粉末快速成形铺粉辊筒运动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固体粉末激光选择性烧结快速成形的铺粉装置中辊筒的运动轨迹,以及烧结粉末在辊筒的推动作用下的流动过程,从理论上推导出粉末流动的剪切面的位置.阐述了铺粉过程中辊筒逆向滚动对提高粉末层密度的有利效应,从而为能够烧结出高质量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末热挤压法制备了一种Al-Zn-Mg-Cu超高强铝合金,研究了粉末粒度和挤压比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挤压时,粉末中位径D50=28.38μm和挤压比λ=25可使挤压合金获得最好的力学性能,挤压合金经过460℃/2.5h水淬+120℃/24h空冷(T6)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731MPa,670MPa和6.2%;晶粒细化是挤压合金力学性能随粉末粒度减小而提高的原因;挤压比λ为9~25时,挤压合金力学性能随挤压比增大而提高;λ=36时,挤压合金力学性能降低的原因是MgZn2析出相粗大和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10.
成功制备了Ti-46Al-2Cr-2Nb-0.2B-0.1W(原子分数)球型预合金粉末,并对粉末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随后的粉末冶金技术研究中,运用热等静压技术得到了组织细小、均匀的粉末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但材料的伸长率很低。经热处理后,材料的伸长率达到了2.5%。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930℃/120 MPa/3 h的条件下开展了TA7 ELI(超低间隙)高承压泵壳体的成形研究,通过两批次粒度存在差异的粉末(粉末表面为胞晶形貌,D50为67μm、74μm)分析了制粉时的粒度波动对成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开展了高承压泵壳体的粉末收缩规律研究。此外,根据高承压泵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实际服役情况,对近净成形的高承压泵毛坯进行解剖,分析了特征截面位置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制备的TA7 ELI合金力学性能达到锻件水平,粉末粒度波动对合金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高承压泵壳体的显微组织均匀,特征截面的硬度值波动小,壳体内部流道关键尺寸实测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的最大偏差为5.37%。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外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的应用情况及未来盘件合金的研制方向和发展趋势,较详细地介绍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粉末高温合金研制中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及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耐热粉末铝合金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制超音速飞行器所需的耐热铝合金管材 ,采用喷射沉积管坯→挤压成厚壁管材→旋压成薄壁管的成形工艺路线 ,旋压出Al - 8.5Fe - 1.3V - 1.7Si耐热粉末铝合金Φ内 15 3mm× 1.2mm× 5 40mm的小直径管材和Φ内 380mm× 2 .5mm× 114 0mm的大直径管材。大直径管材做成的模拟舱段通过了静强与静热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冷铜坩埚感应熔炼制备了名义成分为Ti-45Al-8.5Nb-0.2W-0.2B-0.02Y( at%)的大尺寸铸锭,经机械破碎后,采用流化床气流磨和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工艺制备出高铌TiAl合金粉末,并研究了其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工艺可大量制备出球形度高、粒度可控的高铌TiAl合金粉末;粉末的氧含量随粒度的细化而...  相似文献   

15.
粉末高温合金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近年来国外粉末高温合金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对合金的特点、研究方向和应用发展动态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评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进展现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Rene‘95粉末合金喷丸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Rene’95热等静压粉末高温合金喷丸后的残余应力场、组织结构、密度及其与高温疲劳性能间的关系。结果指出,喷丸引起表面形变层内的上述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粉末合金高温下的高周和低周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机械合金化Al-4.9Fe-4.9Ni粉末的无包套脱气封焊或烧结的直接经热静液挤压致密的可能性,同时研究了挤压比、挤压温度和粉末硬度对挤压力和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静液挤压工艺可以使机械合金化粉末致密化而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玻璃石墨挤压介质可有效地防止粉末压坯的进一步氧化,而使挤压棒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几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等离子喷涂粉末进行了成分、形貌和结构分析。对比国内研制的与国外生产的同类型粉末,结果表明,国产试制粉末虽然在粉末成分、形貌、粒度及其分布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但喷涂后涂层组织结构、密度及组成相分布等与国外同类涂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结合喷涂工艺对粉末和涂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是航空涂层国产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定向能量沉积(DED)技术和粉末熔覆(PBF)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内涵以及技术发展,重点分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开发燃油喷嘴和低压涡轮叶片等商业化零部件的应用,以及对涡轮叶片、整体叶轮和齿轮等航空发动机部件的修复.研究表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广泛适用于钛合金、镍基合金、钛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航空发动机部件,在设计、制造和经济可承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光电子能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系统研究了快速凝固纯铝粉末及高强Al-7.52n-2.0Mg-2.0Cu,高温Al-4Mn-4Ni-0.6Mg-0.6Zr和超轻Al-3.2Li-1.1Mg-0.3Cu-0.2Zr合金粉末表面结构及氧化层厚度和组成,探讨了合金元素,粉末尺寸及储存条件对粉末表面结构及氧化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