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经纬度坐标结合大圆航线计算求出两航路点间航段地面距离与空中距离,并对GRIB2气象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利用二次拉格朗日插值求出航路点气象信息数据与该航段航路风数据,首次把两者数据结合处理从而解决了制作飞行计划所需的计算基础数据精确度问题,提高了客机使用效率与安全性,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地图作业的效率和精度,以SuperMap Deskpr05.2为平台,将航图屏幕矢量化,建立主要城镇和标高点等航行资料数据库。制作数字航图后,在GIS地图窗口中直接进行矢量量算获取航线角和航线距离,最后利用缓冲区分析得到航线保护区障碍物最大标高以确定最低安全高度。1:100万世界通用航图的数字化表明,利用基于GIS的数字航图进行航线设计可以有效替代传统的纸质地图作业,且量算结果满足应急救援飞行制定飞行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飞行计划冲突预探测在AT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在ATC(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按照飞行安全间隔对飞行计划的所经航线数据自动进行探测,通过计算预测冲突航路点或冲突航线段,以帮助管制员在新建计划或计划修改时及时发现飞行计划之间存在的潜在冲突,在计划准备和预调配阶段将事故隐患消除掉,确保飞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多数货运航空公司正处于发展初期,主要以中小型货运航空公司为主。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现状,提出构建严格的无容量限制单一指派的枢纽式货运航线网络,并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基于国内实际航线运营数据,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并分别对设置不同枢纽数量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航空公司航线进入后的运营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基于生存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航线运营持续时间的因素,从成本和供给特征、航线和机场特征、市场结构特征、航司合作类型和时间异质性5个方面选取关键因素,以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美跨大西洋市场为实证对象,研究年份为2003—2021共19年,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构建威布尔参数生存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航线运营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航司在欧美航线的平均运营持续时间为5年,持续运营超过10年的航线占比为16%;(2)距离、航司投入总运力、航线结构、端点机场类型和竞争程度、航司类型及所属区域和联盟对航司航线运营持续时间具有显著影响;(3)联盟和代码共享独立变量和交互变量均对航线生存产生显著影响,星空和天合联盟成员的航线运营持续时间更长,联盟成员在代码共享合作时承担不同承运人角色对航线退出风险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阶段方法来构建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首先利用推广的F loyd算法得到候选航线,然后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从候选航线集中选出有效航线构成航线网络,最后结合民航实际建立了航班频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ILOG软件求解所建模型,从而得到合理的航空公司航线网络设计方案。文中算例证明了本文航线网络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亚太主要枢纽机场的现状及国际背景出发,以航线网络结构为基础,从枢纽机场与亚太地区其他机场的连接紧密程度,枢纽机场拥有基地航空公司的规模,枢纽机场腹地客源及其在亚太航线网络中的位置四方面建立测评指标,对浦东机场、仁川机场等五个竞争机场进行竞争力分析,得出浦东机场的竞争优劣势,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遂宁机场起落航线飞行区域地形特点以及单发飞机飞行性能数据,探讨起落航线迫降路线,为管制指挥与机组飞行准备提供参考,对确保飞行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4月30日起,国航成都至攀枝花航线正式恢复,班号为CA4463/4,起飞时间中午12点15分.1点20分到达攀枝花机场,2点10分从攀枝花起飞,15点10分回到成都双流机场,单程飞行时间1个小时左右,每天一班。5月3日后,受航班时刻申请的影响.国航将成都至攀枝花航线调整为早晨7点59-起飞,航班号也将调整为CA4461/2.每天一班。据了解,这是目前成都飞往攀枝花的唯一一条航线。  相似文献   

10.
航路网络是空中交通分配的载体,而交通分配是检验航路网络的依据,如何构建基于交通分配的航路网络生成便成了当前空域规划技术中的研究方向。论文基于链路预测理论、优化理论,建立了上层为航路网络生成,下层为交通分配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链路预测的网络拓扑生成器和基于偏好的最优路径搜索算法进行航路网络生成,采用NSGA-Ⅲ算法进行交通分配。论文基于Python平台NetworkX复杂网络分析库,采用中国大陆空域北京和上海飞行情报区57个机场、383个航路点、635条航段组成的航路网络和187 975架次机场对交通流量进行案例仿真。通过与现有航路网络对比,交通分配运行成本下降50.624%,飞行冲突系数下降33.564%,动态非直线系数下降7.830%。  相似文献   

11.
浅议邦达至拉萨航线的放行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机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特殊的恶劣的气象环境,使得航空公司对此类航线的运行控制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邦达-拉萨航线上天气、跑道道面、航行通告等方面的分析,阐述邦达-拉萨这条特殊的高原-高原航线的运行特点和运行控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拉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大大增加了航空公司在成都一拉萨的运行难度。传统程序受地基导航设备的限制,而RNP程序基于星基导航源,不受地基导航设备限制,提高了运行的灵活性以及安全余度。RNP程序在蓉一拉航线的推广,降低了航线运行难度,保障了游客的出行,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加了航班时刻容量,提高了机场利用率,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民航信息     
包力达  韩索 《西南航空》2007,117(10):24-24,26
国航成都—林芝航线安全飞行一周年到今年9月1日,国航林芝航线已经运营了整整年,一年中,国航依托丰富的高原机场飞行经验和国航航线网络双重优势,共执行成都-林芝航班370余班,运送旅客5.2万,今年7、8月两个月在航班量增加为每天一班的情况下,客座率接近90%,成为继拉萨后第二条进藏黄金线。  相似文献   

14.
面向签派的飞行燃油消耗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班的燃油加载量决定了航空公司运行成本。本文提出了基于飞机性能的燃油消耗估计模型及其动态修正方法。以飞机性能手册参数为依据,根据各飞行阶段的性能特点,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油消耗原始模型。利用积累的飞行数据(QAR数据)修正模型,消除因飞机性能衰减对燃油消耗的影响,弥补飞机性能手册中飞行气象条件样本量较少的不足。以某次北京—成都航班飞行计划数据为验证数据源,按照签派流程进行了模型的验证测试,对比本次航班实际燃油消耗量,误差为2.38%,达到现阶段国内外航空公司现有商业软件估计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飞院)当前的训练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空域规划知识,在飞院川内原有大三角航线的基础上,增加阆中机场,划设出新的航线,使得阆中机场与原有的四个机场的航线更好地衔接起来。同时,对原有的低空仪表转场训练高度进行重新配备,并对部分航线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二阶段网络DEA模型,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机队配置和公司效益来对现有国内各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效率进行评价并做了实证分析。发现国内超半数以上的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效率较低,有部分航空公司的效率甚至不到一半,可见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与现有机队配置都存在不匹配的现象,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中航线选择优化问题,分析了空中交通流的特点。结合航班在航线上等待点空中盘旋的情况,考虑从求解空中飞行时间最短的角度,建立了航线网络中航班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这种最小费用流的算法。通过航线网络的简单算例,求出了最佳航线以及相应航线流量,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轴辐式货运航线网络设计的方法。运用聚类分析(K-Means)进行枢纽机场选址,以枢纽机场间多重连接的方式,建立无机场容量限制的轴辐式货运航线网络优化模型,运用枚举法求解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货运航线网络。其中为提高聚类精度,引入熵权-TOPSIS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TOPSIS评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精度较高的聚类结果,实验表明基于熵权-TOPSIS的聚类分析较传统的聚类分析降低了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航空公司机队的飞行成本,提高飞机的座位利用率,研究机队各机型与航线优化匹配问题。考虑了旅客溢出带来的潜在支出成本,在满 足航班覆盖、旅客需求、机队寿命、航班连续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基于隶属度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建立的多目标机队优化匹配模型实用可行,既降低了机队的飞行成本,又提高了各条航线上 机型的座位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柏蓓 《今日民航》2011,(9):20-20
日前,春秋航空宣布,已得到中国民航局批复,获得了京沪航线的经营权。春秋航空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京沪航线运营的民营航空公司,此前,京沪航线主要由东肮、国航、南航等央企运营。京沪航班预计9月底将正式开通,初期计划每天一班,航班时刻初定为:22时上海虹桥机场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