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CATIA软件Tubing Design模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CATIA软件Tubing Design模块,建立了直升机基于特征的零部件库的建库方法及组织架构,确定了直升机管路系统设计、协同设计的一般原则.针对工程实际,提出了管路设计过程中零部件装配不必严格采用摆放规则的原则以及软管建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某直升机动力舱灭火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火系统作为直升机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讨论了某机灭火系统方案的确定、系统关键参数匹配设计,并对试验结果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宏 《民航科技》2005,(4):85-89
本文主要介绍了燃油系统抗坠毁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述了H425直升机燃油箱、油箱附件、管路以及系统抗坠毁技术在提高与改善直升机安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并针对这一技术的技术要点、设计形式和试验验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明了掌握该项技术对提高直升机安全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地确定航空发动机中卡箍的布局,以有效避开发动机转子的激振频率,进而大幅度降低管路系统的振动水平, 基于ANSYS平台,针对多卡箍支撑的空间管路开展卡箍布局优化研究。描述了空间管路的有限元建模过程,将卡箍的位置作为 设计变量,卡箍的可移动范围作为约束条件,以管路系统最大第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空间管路避振优化模型,并给 出了先执行灵敏度分析再进行优化求解的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灵敏度分析减少了设计变量的数量后,其优化结果与考虑所有设 计变量的优化结果基本一致;优化后管路系统第1阶固有频率增大,避开了所设定的激振频率。通过试验校验了所创建的有限元 模型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卡箍布局优化实践。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总体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筛选试验设计方法研究直升机总体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直升机线性飞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适合直升机总体设计的稳定性分析模型,以UH-60A为样机,研究影响直升机稳定性的总体和布局参数,同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在直升机总体设计中考虑稳定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总体和布局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管路布局优化是降低发动机管路振动应力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匣弧面上不规则管路布局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从发动机机匣弧面的U形管路出发,建立了具有复杂布局走向的不规则单管路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分析了布局参数对管路的危险固有频率、多点激励响应的灵敏度。综合考虑错频和最大响应等多个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不规则管路的布局参数实施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管形布局优化设计效果显著,错开了两个危险固有频率禁带;管路结构在相同激励下最大位移幅值下降约35%,最大应力幅值下降近50%,为发动机管路的振动控制和动力学正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磁仿真软件FEKO具有强大的电磁场计算分析能力。以直升机载航管应答天线和无线电高度表天线为例,研究了FEKO在直升机天线布局设计中的应用,给出了FEKO中的模型建立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天线辐射方向图和隔离度及其分析,说明FEKO可完成天线布局的优化设计。研究中的试验测量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FEKO进行直升机天线布局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动力舱气动特性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燕 《直升机技术》2012,(4):28-32,37
在全机建模的基础上仿真计算了直升机动力舱灭火系统典型平飞、悬停和爬升飞行状态的动力舱流量。计算结果可作为灭火系统验证试验的输入条件。动力舱优化设计可以通过改变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然后用本全机建模的方法仿真计算评估舱内流量,通过反复迭代找到适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结合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布局型式及操纵方式,介绍了该构型复合式直升机的一般概念。然后,根据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前飞动力结构特点,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对不同类型复合式直升机的布局型式及其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该构型高速直升机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该构型直升机的总体布局设计与优化、过渡模态操纵分配设计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国内外高速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以及该构型高速直升机的特点,分析了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发展前景,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研究影响阀控液压系统压力冲击的关键因素,得出阀控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冲击与管路长度、阀开启时间的关系,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管路长度、阀开启时间直接影响着阀控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冲击。缩短管路长度和适当延长阀开启时间,都能有效减小阀控系统中的压力冲击。这为飞机液压系统中元部件的布局和设计提供了方向,为飞机液压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NaHCO3超细干粉灭火剂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有可能替代现有民用飞机上常见的哈龙1301 灭火剂,应用于未来民用飞机固定式灭火系统上。以某型民用飞机发动机灭火系统为基础,搭建了NaHCO3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试验台,开展了该灭火系统的喷射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灭火系统平均流量较大,性能较好,但仍需要修改管网设计调整灭火剂在风扇舱和核心舱的分配比例。初步的灭火剂浓度分析也表明目前的管网设计可以达到舱内的灭火剂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美国联邦航空局休斯研究中心环保型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的研究,阐释了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最低性能标准,总结了氮气、气溶胶、细水雾等三种机载灭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了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三种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用于飞机货舱的可行性,旨在为我国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研究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寻找适合民用飞机的哈龙替代灭火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可选择的多种灭火剂或灭火系统中,水雾灭火系统由于其环保、清洁、高效、稳定且无毒害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有希望的哈龙替代灭火剂。首先介绍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及其独特优势,以及国际航空火灾防护工作组(IASFPWG)制定的最低性能标准(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简称 MPS)和测试结果,研究显示水雾灭火系统很好地通过了MPS要求。然后对影响水雾灭火系统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工作压力和流量系数可有效提高水雾灭火系统灭火能力,通过调节喷雾锥角和雾滴粒径可改善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性能;添加一定浓度的盐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也可提高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能力,且不同添加剂具有不同的最佳浓度比例。  相似文献   

14.
氮气(N2)/灭火剂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充填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影响机载灭火系统灭火剂释放过程的重要因素。基于PR(Peng Robinson)方程和范德瓦尔混合规则,编制了N2/灭火剂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三组混合气体N2/HFC227ea、N2/CF3I和N2/CF3Br充填压力分别为42MPa和25MPa,初始温度为293K时等熵指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它们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呈近似线性关系。在相同温度下,充填压力为42MPa时的三组混合物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均高于充填压力25MPa时的结果。在相同的充填压力和温度下,N2/CF3I的等熵指数最大,其次为N2/HFC227ea和N2/CF3Br的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灭火弹灭火性能,优化灭火弹结构设计,利用Fluent对灭火弹气体发生器内流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变气体发生器开孔情况及发生剂参数调整弹内流场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当首孔距离等于15倍气体发生器排气孔孔径时,灭火弹壳体近壁面存在5个大小相近且数值较高的压强峰,压力分布最利于灭火弹壳体预制孔槽破裂;灭火弹内气体发生器上排气孔对称性越强,发生器内压力分布越均匀。经过试验验证,仿真所得压力-时间曲线与试验测得数据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适用于灭火弹内流场仿真。   相似文献   

16.
对新型灭火剂研究背景和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灭火剂的理化性能、毒性、腐蚀性、灭火性能、环保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新型灭火剂性能的研究,得出每种灭火剂的优缺点,筛选出适用于现代民机灭火系统的灭火剂。  相似文献   

17.
民用飞机防火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火系统由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组成。色机防火系统对指定防护区的过热、烟雾或着火状况进行探测、监控和告警,并提供有效的灭火或者火情抑制措施。一且探测到防护区发生过热、烟雾或火情等危险情况,系统向驾驶员发出告警,以便驾驶员采取相应处理程序。系统提供灭火措施,可对火情进行抑制或扑灭,保证飞机和人员的安全。系统对设备的工作进行状...  相似文献   

18.
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灭火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灭火战斗的因素,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灭火战斗进行评价。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某灭火战斗实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石学清 《航空动力学报》1987,2(1):33-38,90-91
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用作煤矿灭火装置的研制简况,重点论述了其关键部件——补燃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补燃室采用降低流速、分区供油、旁路火炬点火,燃烧区喷水、多排火焰稳定器以及夹层水冷外套等方案,能够实现“软点火”,燃烧稳定,效率高达0.99,排气成分符合灭火要求,工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