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1999,(6):22-23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和工业界联合实施X-33和X-34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计划,一些私营企业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可复用运载器方案。在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对运载火箭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欧洲应该如何应对?法国一些工业界官员认为,欧洲不仅要搞可复用运载器,而且...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宇局签发可复用运载器研究合同美国航宇局已与一些公司签订了16项非盈利性的“合作协议”,以开发各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从而揭开了下一代运载器研制工作的序幕。政府和工业界官员都希望最终研制出的这种新一代运载器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使美国重塑其运载工...  相似文献   

3.
科明 《中国航天》2001,(9):24-26,29
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欧美和日本等都在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时代向可复用运载器时代过渡进行着各种技术准备。美国政府在研制出了部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后,还曾开展过空天飞机研制计划及 X- 33和 X- 34等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计划,今后 5年里将动用 45亿美元开展“航天发射计划”( SLI),为第二代可复用运载器的研制工作开路。美国的一些私营企业也提出了多种可复用运载器方案,试图在未来的航天运输市场上抢得先机并有所作为。欧洲正在通过其“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 …  相似文献   

4.
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先进可复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旭 《中国航天》2001,(8):22-24
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因此受到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美国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研究开发活动起步早,项目多,投资高,并已研制出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与此同时,其它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着眼于未来航天运输的需求,也在开展各种技术准备工作。本文对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空天瞭望     
<正>印研制可复用运载器据印度媒体3月28日报道,印度正在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科学家已构想出一种有翼式"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而这是研制两级入轨完全可复用运载器的第一步。印空间研究组织在其最新推出的年度报告中称,它已设想出一系列技术验证飞行任务。该机构称,RLV-TD  相似文献   

6.
国外主要新型可复用运载器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各国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发展步伐很快,计划持续不断,方案层出不穷。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美国航天运输或运载计划的调整和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研制,欧洲未来运载器计划和“预先”X试验飞行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欧美和日本等都在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时代向可复用运载器时代过渡进行着各种技术准备。美国政府在研制出了部分可重复使用的航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美国航宇局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协议。根据协议,洛马公司将研制一种可复用运载器技术  相似文献   

9.
美国工业界提出新型运载器方案在政府不大可能为直接研制先进的下一代运载器大量投资的情况下,美国的一些公司最近提出了几种过渡性的运载器发展方案,以期提高美国现有一次性运载器的现代化水平。这种做法从财力上说要比研制先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更易承受,后者需耗资...  相似文献   

10.
X—33可复用运载器验证计划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力 《中国航天》1999,(4):19-22
996年7月,美国航宇局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协议。根据协议,洛马公司将研制一种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飞行器,并进行飞行试验,以为研制和经营可完全重复使用的实用型运载器进行技术上的准备。该验证机代号为X33,而最终要研制的实用型...  相似文献   

11.
孙广勃 《中国航天》2001,(7):18-21,25
目前,世界上各种航天器基 本上都由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来发射,只有美国航天飞机可以实现部分重复使用。由于一次性运载火箭使用成本高昂,所以迄今只有那些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厂家、政府部门和军事机构有能力进行卫星发射。如何降低发射费用已成为整个航天工业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从长远来看,航天运载器实现可重复使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基于这种考虑,各航天大国很早就开展了可复用运载器的研究论证工作,陆续实施了多项技术计划和研制计划,其中尤以美国最为活跃。美国政府不仅研制出了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10):15-19
从单级入轨可复用运载器到新空间运输战略计划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并颁布了新的国家空间运输政策,指定由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  相似文献   

13.
X-34计划陷于停顿轨道科学公司最近提出要对X-34可复用带翼运载器的设计方案作重大修改,这差不多等于是宣布了曾一度被看作为美国航宇局与私营工业界合作之典范的该项计划的死刑。在轨道科学公司的管理层确定这项小型空射运载火箭满足不了性能要求和难以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3,(3):39-42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而美国航天飞机尽管尚未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自美国航天飞机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后,迄今除美国外只有前苏联于1988年进行了一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无人飞行试验。然而,有关可复用运载器的各种设想和研制计划却在各空间大国此起彼伏。可以说,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航天运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甄石 《中国航天》1998,(9):23-24,26
图1通天公司的“航空航天器”主要以一台引射器冲压发动机作动力。图中所示为可复用的升力体型第二级和多颗卫星正在被送入低地轨道作为几家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型商业运载器的公司之一,美国通天有限责任公司将在其可复用运载器的混合吸气式第一级上采用新式的“引射器冲...  相似文献   

16.
阿丽安5型火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鉴定飞行试验的成功是欧洲未来太空运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型运载器和它的演变型将在后十年的航天发射市场占据领导角色.进一步的改进需要有突破性的设计概念变革;只有以部分或全部可重复使用性为基础,才可能降低成本:可以预计在2015年左右阿丽安5的后继型必定可重复使用.相应地,所需的几项新技术主要涉及气动热力学、先进结构和材料、可重复使用动力系统,健康诊断系统等.为此,ESA 已建议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的目标是:确认运载器可重复使用性的优势;鉴别、开发和评估新一代低成本运载器研制所需的技术;精心编制地面和飞行试验与验证大纲,要求在运载器研制阶段和进一步进行验证试验之前可达到足够的置信度;通过分析候选的运载器方案及技术研究项目的综合。为拟于2007年启动的下一代运载器的欧洲研究计划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FLTP 的目的在于借助于三项中心工作解决以上问题:系统概念研究技术开发地面及飞行验证试验技术要求在对未来任何欧洲主要新型运载器研制作决定之前,第一阶段持续三年时间的一项两阶段研究计划将会获得对未来运载器系统构型、可行性和总体优势的清晰了解.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0,(4):116-117
据美国NASA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NASA发布广泛机构公告(BAA),寻求议案和工业界进行重型运载系统概念与推进技术的研究。NASA寻求创新性途径进行载人太空探索。本次可用总经费为800万美元。子任务包括评估多种重型运载器和太空运载器结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近期的可复用运载器(RLV)方案包括由各公司为美国航宇局相关计划提出的各种实用飞行器方案(如基斯特勒宇航公司的K-1、凯利空间与技术公司的“宇宙航班”、先锋火箭飞机公司的“探路者”、旋转火箭公司的“罗坦”、通天有限公司的SA-1、波音公司的两级入轨运载器、诺斯罗普·格鲁曼/轨道科学公司的“太空的士”、通用太空航线公司的“太空飞船”以及机组转移飞行器(CTV)与机组救生飞行器(CRV))、由美国航宇局负责的X系列试验飞行器和最新提出的“机组探测飞行器”方案以及一些军用可复用运载器方案。但其中绝大多数方案已成为历史。下面我们选取了几种正在研究的主要方案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5月23日成功地进行了其可复用运载器项目下的首次亚轨道试飞。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研制一种两级入轨的有翼可重复使用运载器。ISRO为此制订了包括4项飞行的试飞程序,以期逐步考核该运载器的各项飞行特性以及最终要使用的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技术。这4项试飞分别称为"高超音速飞行实验"(HEX)、  相似文献   

20.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航天飞机(美国)孙广勃60年代初,美国几乎所有的宇航公司都开展了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火箭的研究。这期间的研究、试验与开发活动(如戴纳索尔以及X系列火箭飞机方案)探讨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可行性,为60年代末可复用航天运载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