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耀耀  阎龙  何晓东 《航空学报》2010,31(6):1294-1298
 非连续带材缠绕是布带缠绕的一种,广泛地应用于复合材料成型中,在大拉伸比缠绕时更能突显其优势。针对非连续带材的缠绕,在认真分析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过程和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对影响缠绕制品质量的张力、布带拉伸比、布带自动续接及自动纠偏等因素的控制方法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了切实可行的机械装置和控制方案。经应用验证,该方案既实现了非连续带材缠绕成型过程的自动化,又保证了缠绕制品的质量,解决了非连续带材成型过程的关键控制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TC11钛合金材料进行了自动钨极氩孤焊接工艺试验,获得了成形良好的焊缝,焊接质量符合航空Ⅰ级焊缝标准.采用金相试验方法和力学性能试验对不同焊接填充材料下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TC11同质焊丝可获得与母材抗拉强度相当的焊接接头,略高于采用TA2纯钛焊丝的接头,但采用TA2焊丝时的集中塑性接近母材.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机部对北京机械厂的NJGC—150型晶体管自动CO_2焊机进行了技术鉴定。 NJGC—150型三极管自动CO_2焊机中的4.5千伏安晶体管焊接电源装置和CO_2焊接熔化极焊丝伸出长度自动调节装置是国外七十年代先进技术。该电源的性能特点是: 1.可供给的焊接平均电流为100安,焊  相似文献   

4.
正在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成本是原材料的4~5倍,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是发展的趋势。需要不断完善热压罐、RTM、缠绕,拉挤、喷射、自动铺放、粉末冶金、熔渗、料浆等工艺,探索3D  相似文献   

5.
SHJ-3A型数控绘图机原工作头仅有一套笔架(单位笔架),根据绘图工作的需要,往往需要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绘图笔,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自动掉换,因此原来单位笔架已不能满足要求.原工作头单位笔架的动作是靠一整套联动机构完成的(见图1),结构复杂,中间环节多.  相似文献   

6.
由于药芯焊丝兼具气体保护实芯焊丝、埋弧焊丝高效率、自动化和焊条品种多、适应面广、焊接工艺性能好两方面的优点,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途的焊接材料,代表了当代焊接材料的发展方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药芯焊丝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壮大,1996~2000年间产量增长了约40倍,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焊接材料.过去药芯焊丝主要依靠进口,现在国产药芯焊丝已占国内焊接应用量的80%以上,并且已经实现批量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技术的不断更新,药芯焊丝将向"高效、自动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满足21世纪的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7.
自动铺丝束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铺丝束是在纤维缠绕与自动铺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应用比后两者任何一种都广,既可铺凸面也可铺凹面,同时还能跟踪复杂形状的构件。文中对自动铺丝束发展的背景、特点作了简介,重点放在应用实例上。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清楚地观察整个焊接过程等优点,因此,目前各工业部门正在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我厂在应用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设备为自制三相桥式硅整流有级调压焊机,焊丝为H08Mn2SiA,直径0.6~0.9毫米,被焊材料为30CrMnSiA钢板,厚度小于3毫米),发现焊缝中存在大量气孔,严重影响焊接质量。经过不断试验、改进,现在气孔问题已基本解决。下面重点谈谈气孔的产生与预防。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气保护自动立焊药芯焊丝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90年代广泛应用一种高效焊接工艺方法-二氧化碳气保护自动立焊法药芯焊丝的研制过程,立焊工艺试验方法,立焊缝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与国外产品比较,均达到和部分超过同类材料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缠绕法成型复合材料壳体件的技术,对其原材料选择、缠绕线型的确定、缠绕模设计、制造壳体件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做了说明;因采用的树脂基体制造壳体件时易暴聚,对其改性形成新树脂基体.讨论了新树脂基体配方筛选、黏度特征、凝胶时间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浇注体的性能等.最终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湿法缠绕的新树脂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ER5356焊丝研究了光丝间距对焊丝进入熔池的熔滴过渡方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送丝速度、焊丝成分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范围内的光丝间距,导致焊接过程中的熔滴过渡方式不同;相对于颗粒过渡,表面张力过渡方式更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送丝速度对焊缝熔宽的影响不大,但对焊缝正面余高和背面下塌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相对于ER4043焊丝,ER5356焊丝更适于6061铝合金的激光填丝焊接.  相似文献   

12.
获得高承载效率的复合材料空间点阵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对复合材料圆柱空间点阵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编写了圆柱空间点阵结构参数化设计程序,并运用该程序研究了空间点阵结构载荷质量比随内蒙皮厚度、外蒙皮厚度、内蒙皮缠绕角度以及外蒙皮缠绕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当内外蒙皮的缠绕角度都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分几何推导出了不等极孔椭球类容器纤维缠绕的非测地线稳定缠绕方程,并根据薄膜理 论、层合板理论、蔡-吴失效准则得到了赤道处纤维层的最小厚度1. 281 7 mm,计算出的纤维方向的应力小于 纤维的极限强度3. 92 GPa。发现纤维缠绕椭球容器的应力状态是赤道处最先发生破坏,且会出现局部失效现 象。以缠绕层最小质量M 为目标函数,蔡-吴失效准则为约束条件,在给定内压5 MPa 的情况下,得到了优化 后的容器质量为34. 072 kg。相比于等极孔的容器而言,非测地线缠绕具有高度非线性、不稳定性及精度难以 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辐射固化与复合材料手工铺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缠绕、拉挤和自动铺带等工艺技术的结合及其特点等,并阐述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纤维缠绕壳体在生产前必须求得缠绕角、线型、缠绕层次、挂轮比等诸多参数。目前采用的是人民计算及查找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错误,且必须全部重新进行设计。为此,作者开发了一套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有关算法及Visual Basic源程序。使用该软件,可在计算机上完成纤维缠绕壳体参数的设计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该软件使用方便,设计结果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加工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中,可有效简化设计过程和提高缠绕成型装置的研制效率,满足新机研制的要求。针对飞机大梁带成型的特点,对传统缠绕成型装置中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逐层缠绕一步到位的缠绕方法,解决传统缠绕成型装置裁剪时所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成型误差。介绍了缠绕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并阐述了缠绕成型装置在缠绕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大梁带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该缠绕成型装置研制的成功,为保证飞机大梁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手段,并可为同类装置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凹回转曲面纤维缠绕架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诸如带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凹曲面过渡段等负高斯曲率面的缠绕,应用微分几何曲面理论推导出了凹回转曲面的纤维缠绕架空条件及判据,并对不同的过渡段曲线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判别公式。通过缠绕实验验证了架空判据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表明采用单叶双曲面比采用凹圆曲线回转曲面具有更好的缠绕工艺性,且其直纹线的缠绕角恰好为不架空的临界缠绕角;缠绕时,为了保证运动的平稳性,需要剔除奇异点,进行平滑处理。  相似文献   

18.
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铺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纤维铺放技术是飞机复合材料构件自动化成型的关键制造技术之一,其又可细分为自动纤维丝铺放技术和自动纤维带铺放技术。前者适用于平面型或低曲率的曲面型,或者说准平面型复合材料构件的铺层制造;后者综合了自动纤维缠绕与自动纤维带铺放两者的优点,可实现复杂曲面型复合材料构件的铺层制造。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辐射固经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辐射固化与复合材料手工铺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缠绕、拉挤和自动铺带等工艺技术的结合及其特点等,并阐述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 MIG 焊缝在研究气孔氢产生倾向的问题上,迄今为止,大多数都是从母材及焊丝的表面和内部,即:(1)固溶于母材及焊丝中的氢;(2)母材及焊丝表面吸附的水份及化学结合的水份经分解而产生的氢;(3)附着于母材及焊丝表面上的水份,有机物,腐蚀产物等经分解而产生的氢的几个方面入手的。从文献介绍来看,在探讨气孔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