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提高机场管制运行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航班飞行流量迅猛增长,航空运行安全和航班延误治理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在保障飞行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逐步成为我国空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可以简单划分为空中管制和机场管制两大部分。鉴于我国空中管制基本由军方实施管理的现状,在完善现有空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班流量持续增长,在我国现有空域管理体制下,有限的民航可用空域资源与持续增长的飞行流量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发突出,给民航空管运行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保证飞行安全,降低冲突调配难度,在航路运行中,空管部门往往利用搭建空中立交桥的空域使用手段来缓解管制运行压力,降低管制运行风险,但立交桥的固化使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域资源的使用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空管部门提出了应用单向循环进行航路改造的思路。本文从空域管理视角阐述空中立交桥的概念、成因、利弊以及单向航路改造对空中立交桥所产生的影响,以期更多人能对该问题有所了解,并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磊  张明  王硕 《航空计算技术》2014,(3):42-46,52
针对复杂低空环境下航空应急救援飞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空域网格的飞行航迹战略规划方法。将空域网格化分成多个飞行航迹节点,同时考虑地形、气象、飞行规则以及航空器性能等多种约束,使用改进的A*算法搜索单个航空器的最优飞行航迹。在单个航空器初始飞行航迹基础上,结合时间窗原理,提出两种方法解决了多机无冲突航迹战略规划问题。最后,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陈雨童  胡明华  杨磊  张昊然  赵征 《航空学报》2020,41(9):324045-324045
为了解决在基于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系统中人机意识同步的问题,以航路运行为对象,开展了面向受限空域的自主四维航迹(4DT)冲突探测与解脱(CD&R)技术研究。基于自由航线空域(FRA)环境,提出基于栅格的空域离散化处理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受限空域自主航迹运行两阶段方法:阶段1运用可视图(VG)法和Dijkstra算法,实现了满足限制区约束的航空器期望航迹快速规划;阶段2提出航迹可达时空域模型及其图形化表达方法,并基于连续飞行动力学推导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航空器位置更新模型,并采用局部冲突探测与解脱方法,以飞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实现航空器自主路径与速度联动规划,从而支撑空地、人机认知同步的无冲突四维航迹生成;最后,以中国西部典型空域为运行场景开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计算高效性和模型有效性,并对栅格尺寸和探测距离这2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支撑复杂空域高密度运行环境自主航迹运行,为推动自主空中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洪海  汤一文  许炎 《航空学报》2020,41(7):323844-323844
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和日趋饱和的可用空域资源促使未来空中交通管理向基于航迹运行(TBO)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在TBO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目前繁忙机场终端区常见进场航线结构,提出了对应TBO模式下的截点直飞方式与融合点方式进场交通流优化模型,并以法国戴高乐机场终端区为例,构建了仿真运行环境。基于实际飞行计划与雷达记录轨迹模拟生成了航空器四维航迹,而后运用上述2种模型对进场交通流进行了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对特定交通流参数展开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通过航迹选择、时隙分配、顺序交换及动态间隔等方式有效化解终端区内潜在的航空器冲突并保持交通流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TBO模式下交通流的部分运行特性,为以四维航迹为核心的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4D航迹预测是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能够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安全性。为了在航路上快速准确的预测航空器的飞行轨迹,提出一种预测航路4D航迹的方法。首先利用Supermap制作航路网络,然后根据航空器的性能参数,推测各时间点的航空器位置,从而得到航路上航空器的飞行航迹,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为航迹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磊  李文博  刘芳子  陈雨童  赵征 《航空学报》2021,42(2):324157-324157
连续下降运行(CDO)是基于航迹运行(TBO)概念的重要组成,对于减少机场终端区燃油消耗和环境影响具有显著效果。简洁、高效和灵活的进场空域,以及高度自动的无冲突节能轨迹规划,是实现高密度终端区连续下降运行的核心要素。设计了一种融合Point Merge理念的新型倒皇冠形进场空域(ICSAA),规范了新型空域内航空器运行程序,建立了以燃油消耗和飞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连续下降进近无冲突四维轨迹优化模型,并选用基于精英保留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高效求解。论证了新型柔性空域下连续下降运行轨迹优化具备复杂高密度场景预战术和战术运行性能,对于飞行效率、经济性和空域容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为促进繁忙机场全时段连续下降运行的推广应用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航迹的运行(Trajectory Based Operation,TBO)模式中,推力管理是使飞机在安全飞行的同时,提高燃油经济性、飞行性能的关键技术。为了分析出必要可要的需求,基于民航客机推力及飞行性能原理,本文分析了基于4D-TBO的推力管理的功能及实施相关功能所必须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去设计基于航迹运行的推力管理系统(Thrust Management System,TMS)的架构,从而获得了满足未来大型先进客机飞行任务需要的TMS的重要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在民用飞行中,传统的导航方式是利用地面导航台的信号,通过向背台飞行实现对航空器的引导飞行,航路和终端区飞行程序的划设受到地面导航台布局和设备种类的限制,并且其导航精度随着距导航台距离变远而变差。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这种航空器基于传统导航方式运行的局限性日显凸显,飞行冲突、航班延误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效准确的航迹预测能够掌握飞机的运行轨迹,是空管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关键要素,旨在提高空中交通的运行能力和可预测性。针对高原机场终端区内离场航空器运行,通过挖掘大量历史数据的特征关系,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航迹预测模型。此外,考虑高原机场复杂的地形环境使得离场航空器安全运行条件更为严苛,引入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算法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得到离场航迹上经纬度所对应地形高度的剖面图。采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真实离场航迹与地形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合地形条件对所预测离场航迹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离场航迹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离场航空器能够实现满足最小超障余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民用航空器四维航迹预测是保障飞行安全、提升运行效率、缓解航班延误、倡导绿色飞行的有效支撑和重要保证.四维航迹预测的研究集中于如下领域:预测结构与流程、预测模型与方法、误差分析与精度提升,其中航迹预测模型与方法是核心,主要包括混合估计模型、质点运动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最后,总结与提炼开展民用航空器四维航迹预测研究的思路和热点,并相应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和模糊分析的空管运行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空管运行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也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基于航空器运行数据,从"静态、动态、其他"三方面构建空管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空管运行安全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某扇区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相符,证明评价模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海上空域资源,提供海上飞行有效空域活动范围,针对海上空域可用资源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目的是寻找一种有效的海上空域可用资源规划方法。一方面,分析了我国周边海域的海上空域资源,并基于岸基军、民航已规划使用空域的环境数据,结合周边空管雷达监视能力服务范围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形栅格化法的海上空域资源智能规划方法。另一方面,基于协同区域随机搜索算法,分析计算出适合航空器飞行的海上空域数据,可为航空器海上飞行空域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港安全即在空中交通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实现空中交通及其运行中的航空器的无危与无损。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是通过事故预防,控制运行风险,防止错误出现,减少过失,弥补失误等主动和积极的措施和相关安排实现的。随着航空流量的不断增大和航线的不断扩展,对空管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的增加,空管运行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空管运行面临的问题,从空管文化、人员素质、班组资源配置、设备资料和空域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博嘉  鲍序  刘博  田勇 《航空学报》2020,41(10):324136-324136
为了准确预测航空器的落地时间,提高空管部门间的协作效率,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航空器进近阶段飞行时间进行了预测。从实际运行出发,分析航空器在进近管制空域飞行时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影响航空器在进近空域飞行的8类因素和17个重要特征。以航空器在进近飞行时间为标签,基于提出的重要特征,采用岭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4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预测模型。以南京进近为实例,对4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对模型的性能指标、特征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的预测,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表现出了最高的预测性能,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好、精确度高,回归效果越显著;进场状态是影响航空器进近飞行时间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场点和进场高度特征则对结果的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PBN的概念基于性能的导航(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PBN)是国际民航组织在结合各国区域导航(RNAV)和所需性能导航(RNP)的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运行概念。它将航空器机载设备能力和卫星导航及其他技术相结合,涵盖了航路、终端区进离场、进近、离场等飞行的各个阶段,提供更加精确、安全的飞行方法和更加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式。PBN是指在相应的导航基础设施条件下,航空器在指定的空域、航路航线、仪表飞行程序飞行时,对其系统精确性、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性能要求。精确性:是指在空域、航路或程序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民航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建设民航强国的时代要求下,提高空管系统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减少空管原因导致的运行不畅和飞行冲突等安全事件,是空管系统的迫切任务。民航安全运行系统是由多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子系统,如飞行、管制、机务等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完善不单指各个系统的完善,还应包括各系统接合部的完善,如管制与飞行,管制与机场、机务的完善,如果各子系统各自为政,那么在运行过程中必将互相牵制,形成内耗,浪费大量资源或影响到空中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9.
航迹预测是基于航空器航迹运行的核心技术,也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基础技术。结合航空器飞行速度数据与航段飞行时间数据,分析高空风对航空器飞行时间的影响。基于GRIB2格式风数据,建立高空风修正模型,提出一种四维航迹优化算法进行航迹预测。利用中南区域实际航班飞行数据进行算例仿真,并与实际雷达飞行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预测飞行时间总误差分别减少了7%和16.4%,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用航空产业发展,航空器流量会大幅度增长,空域资源有限性成为限制民航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光传播模型、拉普拉斯算法对折射率地图的航迹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引入光程概念,全局考虑航空器运行时的航迹代价,即实际距离和航行难易综合评价.分别从离散、连续切入,在指定时间内,探测周围空域基本状况,高效、安全完成最优航迹确定.结果表明,利用光传播模型进行航迹优化,相比传统航迹,能更好兼顾安全和效益,实现战术层面的航迹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