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西南空管“3·26”事件回顾 2009年3月26日08:16至08:55.西南空管局欧洲猫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断服务,应急自动化系统也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成都区域、进近、塔台在此期间退出雷达管制,实施流量控制.造成14个出港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2.
刘钊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2-33,43
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随着全球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民航总局对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地空通信系统为例: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航路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无线通信设备的运行正常率需达到99.98%,设备完好率需达到90%以上。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原有设备的逐渐老化,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民航总局空管局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运行维护规程》),明确提出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和准则。对由人为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差错进行严格划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造成的影响。技术保障部门必须重视对《运行维护规程》等规章规程的学习,在日常工作和安全检查中以规章规程作为标准和依据,消除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人为因素对空管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NESACC项目是我国空管史上规模最大的空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近20亿人民币,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兴建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使用Thales公司研制的欧洲猫(EUROCAT-X)空管自动化系统,配备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空管工作更为科学、直观、安全。EUROCAT-X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情况基  相似文献   

4.
一、西南空管3·26事件回顾2009年3月26日08∶16至08∶55,西南空管局欧洲猫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断服务,应急自动化系统也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成都区域、进近、塔台在此期间退出雷达管制,实施流量控制,造成14个出港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5.
一、备份前置系统的开发背景从2004年末开始,我们针对华东空管"欧洲猫"自动化处理系统(简称"欧洲猫"系统)设计并建设了符合自身需要的前置系统,该前置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AFTN电报进行纠错、分类、筛选、整理后发往"欧洲猫"系统,同时转发"欧洲猫"系统发出的电报(如有必要也可以加以特定的处理),以配合"欧洲猫"系统的工作,提高其效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成都空管自动化系统包括主用的"欧洲猫系统"和备用的"欧洲猫应急系统"。前者由法国THALES公司生产,2002年5月投产;后者由川大智胜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7.
引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大.对空管自动化系统功能、性能需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管制员和技术维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航在短期内不仅需要对急剧增加的新管制员进行管制技能和设备的培训,同时对老管制员也需要进行各种特殊空情的训练、对技术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突发状况的演练,  相似文献   

8.
空管设备维护体系能否适应空管业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到空管事业发展的进程。现行的空管设备维护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民航空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民航空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现行设备维护体系的一些弊端已经在某些方面影响到了空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创新的思维来开展各项工作,促进空管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逐步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近日,民航局空管局结合“一体化”改革要求和空管发展需求,针对空管运行保障实际,制定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翎要》提出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的设备运行保障体系。这是空管局党委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落实持续安全理念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保证哈尔滨地区雷达管制及RVSM的功能实施,哈尔滨空管中心雷达站全体干部职工配合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从7月12至8月29日连续奋战49天,圆满完成了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及RVSM功能改造设备地安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民航空管设备维护人才队伍始终受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制约,存在不专、不精的问题,往往是大家业务水平相差不大,对每一类设备,或者对一类设备中的各个部分的了解程度大都在一个层面上,一般的问题大家都能解决,而疑难杂症却鲜有人能解决,这就给空管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五年的空管雷达设备机务员,笔者在这里以做机务员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空管设备维护人才培养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民航局空管局根据空管事业发展要求,根据空管系统“一体化”运行管理新格局的需要,制定下发了《民航空管系统“三横三纵”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空管“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旨在通过运行机制的建设,整合空管系统不同层面、不同专业体系的系统人员、设备和技术资源,增加系统合力,全面提升民航空管系统持续安全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并为民航空管系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保持白建站始38年的安全记录:创造东芝雷达在国内安全运行长达24年的历史记录:一年内自食其力‘钻’出90余万元的效益记录……”成就这段数字的是一个现平均年龄仅28岁、“80后”占68.8%、共16人的年轻集体——担负着2套雷达、3套自动化及相关附属设备的保障任务的大连空管站技术保障部雷达导航站雷达导航室。  相似文献   

14.
西南空管局于2002年5月14日投入使用的欧洲猫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具备强大的自动化功能,其中自动拍发起飞报是该系统一项新颖而实用的功能。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为了开发和用好这一功能,组织了多次的试运行。在最近的一次试运行中,系统发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故障。作为THALES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用户,在整个排故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同时也发现了THALES公司在系统设计上的缺陷。随着三大航路管制中心选用THALES公司的空管自动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班量的持续快速增加,雷达管制和缩小垂直间隔(RVSM)的实施,管制部门对空管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系统是雷达管制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设备保障单位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要努力创新,尝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保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近日,根据西南空管局启用VPN备份网络和远程监控维护系统及发布航行通告的通知,重庆空管分局按照CNMS3.1“远程桌面监控系统测试报告”、“远程桌面监控系统一用户使用手册”和“VPN接入和CNMS系统终端服务使用教程”等材料,制定了VPN备份网络和远程监控维护系统试用计划,确定了测试项目、测试日程、测试人员、测试情况记录;对VPN备份网络和远程监控维护系统进行了试用,实现了通过Internet进行VPN远程接入;并进行了VPN备份网络调用资料、查询通告、打印文件等功能的试用;完成了由成都飞行服务中心CNMS远程监控维护系统主控端通过ATM网对重庆被控CNMS系统终端进行的远程操作运行速度、双向实时通信、通知查看等项目的测试。经测试,重庆分局VPN网页打开、程序启动速度较快,PIB提取、报文查询等功能操作情况良好。在成都对分局CNMS系统终端的远程操作中,系统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7.
10月25日、26日“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系统”、“视窗2000平台下的多功能服务器”两项技术革新项目鉴定会在南京召开,由华东空管局、济南、合肥空管中心及北京航管科技的专家领导组成鉴定小组经过认真地审查测试,一致肯定了革新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系统”开发了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监控系统,弥补了民航卫星远端站缺乏监控的严重缺陷,实现了对卫星设备的计算机远程实时监控和监控口智能切换,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更有力可靠的保障手段:“视窗2000平台下的多功能服务器”针对目前转报系统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研发新的软件,使用远程拨号的功能完成了线路和电报终端的双重应急备份功能,提高了转报的运行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21日,重庆空管分局新安装的AIRNET应急自动化系统经民航总局批准后投入试运行。至此,重庆空管分局使用的航管自动化系统有TELEPHONICS自动化系统以及AIRNET自动化系统两套,设备风险降低,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在飞行量逐年增加,安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多~种保障手段则意味着能更好地确保空管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随着国内航班量的快速增长,空中交通管制流量的不断加大,空管自动化系统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地位日趋显现。目前我国民航各地区空管局都先后引近Thales自动化空管系统作为主用雷达管制系统,为了能够给空中交通管制提供更加可靠的设备保障,对此自动化系统各个功能深入细致地了解成为系统维护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对自动化系统中最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雷达航迹与飞行计划相关功能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管雷达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空管雷达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出现大量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空管雷达。全固态空管雷达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从而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空管雷达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