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为人类的近邻,火星表面上是否曾经或至今依然存在生命是人类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解火星的演化对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近几年的火星探测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1999年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两个探测器的接连失败曾引起了各方的广泛批评和关注。此后,美国调整了其火星探索战略,推迟了取样回送任务的时间,但火星探测计划的总体目标并未改变,主要是要通过找水来寻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去年12月4日,有关方面公布,火星上的一些地方有层状沉积岩存在,使科学家们更加坚信火星上曾经有水。  相似文献   

2.
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之间存在最多的相似之处,因此,火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火星有水和生命存在的问题,激发了人类火星探索的好奇心,成为人类持续探测火星的推动力。火星的起源和演化与太阳系形成过程的关系,火星与类地行星的共性和特性,是当代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火星可否改造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这些是人类在火星探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科学问题。只有这些重大科学问题被一一解答,我们才能清晰地去思考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火星及其环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火星环境类似于地球,而探索其生命存在是重大的科学任务。在火星探测中,对火星及其环境的了解与研究是重要的任务目标,事关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文章对国外火星探测已发布的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大量的相关数据。这些知识和数据是火星探测任务设计的输入条件,可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雪松 《航天员》2014,(6):19-22
2014年9月2l和9月24日,美国和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先后抵达火星轨道并入轨成功,掀起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又一次小高潮。美国是火星探测方面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印度则是火星探测的新手,而晒国的探测器却几乎同时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进行探测,那么其在任务尤其是飞往火星的轨道设计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文献   

5.
庞征 《航天》2012,(9):16-19
经过约5.7亿千米的长途跋涉,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凌晨1:31(北京时间13:31),美国于2011年11月25日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所携带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丘的山脚下着陆。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盖尔陨坑的土壤和岩石,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可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 继续寻找火星生命迹象 总投资达25'f7_,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由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管理,波音和洛马公司为主承包商。它是美国火星生命计划的一部分,将挖掘火星土壤、钻取火星岩石粉末,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探测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确定火星是否具有可居住性。为了描述火星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确定火星上是否有过生命,为载人火星探测做准备,“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具体科学探测目标是:了解生物学效应的特点;研究火星岩石和土壤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探索火星大气长时间以来的演变过程;确定目前火星上水和二氧化碳的状态、分布和循环情况,以及有机碳复合物的特性和储量;勘测火星表面的化学、同位素、矿物质复合物和火星近表面的地质情况;分析火星表面辐射的光谱特征,包括宇宙银河射线、太阳质子效应和次级中子等;掌握构建生命的物质的含量,如碳、氢、氮、氧、磷和硫。好奇号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护火星不受污染。其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的过去或现在是否可以作为生命的“避难所”。这就意味着探测器一定不能带有任何的地球病菌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3月2日,即美国机遇号火星漫游车登上火星37天后,美国航宇局宣布了一项重大发现:根据该探测器向地面传回的数据分析,火星上曾经有过丰富的液态水,有的地方甚至还被水浸泡过。这样的环境适合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7.
袁越 《中国航天》1996,(11):26-28
寻找火星生命工作有新发现袁越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在对一块来自火星的古老的陨石进行分析后,最近公布了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惊人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标志着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并可能对美国的行星探索计划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飞向火星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让人类产生过无限遐想。近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前苏联、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但研究一直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今年8月,美国新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再次升空,它有望成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新的强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杨孝文 《航天员》2014,(1):18-21
“好奇”号发现火星曾经宜居 2012年,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奇”号用一系列的惊人的发现证明,美国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值得的,它以大量的证据向人类证明,在很久远的过去,这颗红色星球是适合居住的,这意味着火星上曾经出现过生命。在灰色粉末样本中,“好奇”号发现了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包括硫、氮、氢、氧、磷和碳。此外.这个细颗粒岩层中还存在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1,(8):47-47
NASA8月4日宣布,其“火星侦察轨道器”(MRO)的观测数据表明,火星上在最温暖的几个月里可能有流动水。博尔登局长说.NASA火星探测计划使人类距确定火星能否支持某种生命形式越来越近,并再次表明火星是未来载人探测的重要目的地。观测表明,火星某些山坡上在春末到夏季有深色手指形特征出现和向下延伸.这些特征在冬天消退.第二年春天又会再次出现。探测器上的仪器对火星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几个陡坡上这些重复出现的特征进行了反复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1.
贺鹏梓 《航天》2011,(11):36-39
2012年虽然是电影中的地球毁灭之日,不过美国航宇局(NASA)还是打算继续实施自己的火星探索计划。NASA计划在2011年末发射一个大型漫游车到火星表面,用来进一步探究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是否可以供人类居住。这个漫游车名为“好奇”号。  相似文献   

12.
火星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火星上的大气、水等资源原位制备液氧、甲烷等推进剂,不仅为火星探测器返回地球、开展长周期火星探测等提供能源,也为人类建立火星生命保障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分析了火星推进剂原位制备的重要性,对推进剂原位制备的资源、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叙述了CO_2捕集、水资源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0,(4):34-34
据新浪网2010年6月2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25日发布公报说,火星探测器探测到火星上存在含水硅酸盐矿物质,表明水可能曾经遍布火星表面。ESA称,含水硅酸盐矿物质常伴随流动水的存在而存在,且在流动水消失后依旧保存,常作为判定一个区域是否在历史上曾经有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尹怀勤 《中国航天》2004,(6):32-33,36
3月29日,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了欧洲和美国的三个独立研究小组分别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甲烷气体的消息。有的科学家表示,这很可能就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的重要证据。缘于对火星有无生命的关注,此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大胆猜测。实际上,这只能说明甲烷是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还不能证实火星上就一定有生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火星载人探测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探测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在火星探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技术储备。文章扼要介绍了俄罗斯火星载人探测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俄罗斯现阶段火星探测方案和关键部件的研制现状和技术能力,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火星探测技术可能的国际合作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火星探测任务对环境模拟技术的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星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点领域,任务特点决定了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必须在地面进行各种验证试验。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持续深入开展将对环境模拟技术提出新的需求。文章在回顾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历程之后,展望了未来火星探测任务的可能形式,分析了各种环境的地面模拟方法、试验技术所遇到的新挑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火星载人探测中辐射防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探测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星载人探测中航天员的辐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扼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火星载人探测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探测中的辐射环境、辐射效应以及国外探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火星探测中的辐射剂量进行了预示,提出了辐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雪松 《航天》2014,(5):50-53
红色的火星是人类最早了解的大行星之一,它也是除了地球外,太阳系一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内,还有稀薄的大气层,外加可能存在水,也是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星球。因为这些特点,自阿波罗登月后,火星就是人类尤其是美国航宇局念念不忘的目标。虽然由于技术和预算等各种原因,人类登陆火星还遥遥无期,但以美国航宇局为首,世界各国已经把火星作为未来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4,(8):38-41,44
2003年12月25日,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轨道;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又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分别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不久,它们相继传回了令人惊奇的高清晰度照片,“火星快车”还首次在火星表面直接发现有水的证据。这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引起了轰动。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还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新计划,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狂潮。  相似文献   

20.
(二)美国行星探测收获重要成果,欧日水星探测正式启动 1.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极区成功着陆,并确认火星表面下存在水冰 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着陆位置是位于火星北纬65度和75度之间北极区附近一处称为“绿谷”的广阔浅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