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飞行员在高速弹射离机时,头盔吹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头部防护研究项目(AAHP)的一部分,美国海军航空发展中心(NADC)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飞行员离开座舱时遇到的强大气动力是高速弹射过程中造成头盔吹掉  相似文献   

2.
救生伞是弹射座椅的重要配套设备。在飞机失事时,救生伞是在弹射座椅弹射以后拯救飞行员的必备工具。救生伞装在弹射座椅上,在应急弹射和人椅分离以后,飞行员乘张满的救生伞安全下降到地面。  相似文献   

3.
某新型头盔在弹射出舱试验时,由于受气流冲击作用,外盔遭撕裂破坏。该头盔内外盔之间存在较大的空腔,初步分析认为,弹射出舱时,外部高速气流通过缝隙(护目镜与氧气面罩之间、泄流孔等)冲入空腔,将可能产生较大冲击载荷。针对此特点,采取的求解策略为,首先求解定常N-S方程,模拟缝隙打开前头盔的外部流场;然后求解非定常N-S方程,模拟打开缝隙后外部高速气流冲击内外盔空腔的非定常过程,从而近似模拟头盔弹射出舱过中遭遇气流吹袭的瞬态过程。同时研究了来流速度、弹射高度以及迎角等因素对头盔遭遇气流冲击的影响,分析了内外盔遭受的动态载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气流冲击下,该头盔外盔侧边缘的瞬间内外压差达到0.6个大气压,且分布不均,可能是造成其被撕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3维声音系统     
法国塞克斯坦特公司正在头盔显示器上试验的3维声音系统,可改进战斗机和直升机在战斗环境中的威胁定位工作.公司采用机场为40°×3O°的双目头盔显示器在模拟器上进行试验,试验时向飞行员发出表示空中或地面威胁的声音,用不同的声音组合来区分不同的威胁类型,系统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俄罗斯“星星”科研生产企业关于对中国生产的飞行员弹射座椅及防护装备进行空气动力试验的合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机载设备局率有关人员于1993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在俄罗斯进行了飞行员弹射座椅及其防护装备的高速气流吹袭试验。试验共进行22次,试验速度分别为1000,1200,1260,1370公里/小时,其目的是结合产品型号研制和有关高速气流防护措施研究课题,考核验证其结构强度、总体方案是否合理。主要试验内容为:检查弹射座椅及其装备在相当飞行表速1200公里/小时状态下强度及各连接点的连接情况;评价座椅  相似文献   

6.
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出现危险情况时采用火箭弹射座椅作为救生装备的主要形式,在低空不利姿态下弹射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最低安全高度来保证弹射救生的成功率,在座椅性能确定的情况下,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取决于弹射时飞机的飞行姿态。为此,根据火箭弹射座椅的工作原理,针对弹射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仿真计算的手段来研究不同飞行姿态对最低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以期为飞行员如何选择正确的弹射时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马援 《国际航空》2006,(4):60-62
头盔显示器(HMD)可以将平视显示器(HUD)上的飞行数据和其他信息投影到头盔显示目镜上,与飞行员的视场叠加,因而更加便于武器瞄准,提高了飞行员的状况感知能力.该装置以前通常专供执行攻击任务的直升机飞行员使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现在战场运输和搜救直升机的飞行员也开始装备HMD,用来在夜间和恶劣气象环境下看清航路,发现目标.  相似文献   

8.
装备大离轴角近距空空导弹的战斗机,飞行员只有配备头盔瞄准/显示系统才能具有“看到就打”(look-to-shoot)的能力,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最简单的头盔瞄准具采用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导弹的导引头就会指向目标,而复杂的头盔瞄准具把阴极射线管(CRT)产生的图像投影在飞行员护目镜上,不仅显示瞄准符号,而且显示飞行数据和火控数  相似文献   

9.
傅康平 《飞行力学》1992,10(1):67-76
本文介绍了为研究高速弹射试验机的操稳性能和在弹射力扰动下飞机的动态响应,把弹射力以瞬态脉冲载荷的形式作用于飞机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采用的计算方法.把计算结果与试飞结果和原型机试飞结果作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飞结果的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这为高速弹射试验机的安全飞行和指导飞行员实施弹射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美国制造的头盔瞄准具使F-16飞行员在67度离轴角发射了一枚改进的“响尾蛇”导弹。这次试验表明,不久美国战斗机与敌机近距空战并且击落敌机的方式会有重大变化。现在美空、海军装备的普通“响尾蛇”导弹绝对没有离轴导弹进行空战那么自由。 此项技术验证工作准备进行了两年,参加的单位有洛克希德沃思堡公司、雷锡恩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主要是为了今年初在廷德尔空军基地进行发射一枚离轴导弹的试验。联合工作组向空军显示了在实际离轴导弹空战中,霍尼韦尔公司的头盔和雷锡恩公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马丁—贝克公司是由詹姆斯—马丁先生独家经营的私营公司,位于伦敦西北部的邓伦,其创建于1929年8月,原为飞机制造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4年),该公司被英航空部邀请作飞行员从座舱逃逸的可能性及逃生手段的探讨。此后便走向专业生产救生座椅的道路。1946年7月24日,该公司第一次完成了真人空中弹射试验。至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火箭弹射座椅在弹射出舱后的稳定性调节问题,对弹射座椅与飞行员系统组合重心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求解出了组合重心的分布方程,建立了组合重心的椭圆分布模型。研究结果已应用于弹射座椅与飞行员组合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工程设计中,应用实践表明所建模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周方 《国际航空》2012,(8):67-70
飞行员防护救生系统主要山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和弹射救生装备构成,为有人驾驶作战飞机的飞行员提供丁存高过载、缺氧、低气压等复杂作业环境下所必需的防护,并且在飞机出现心急情况时确保人员能安全逃生和自救。  相似文献   

14.
F-16飞行员试图跟随他前面飞机的加力燃烧室的火光起飞升入夜空,可是,当他遇到空间定向障碍时,会错把铁路上的机头前灯当作加力燃烧室,数秒之后飞行员驾驶他的飞机跟随机车,撞向地面,机毁人亡。当飞行员丧失正常的生理感知时,便出现了空间定向障碍,飞行员就不能分辨上下。因此每年至少有两架军用飞机撞向地面。目前专家们找到了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方法。 由美国西南研究学院专门设计的头盔目镜将人工水平显示置入飞行员周边视野内。即使在夜间或云雾天气,由于头盔目镜连续不断地给飞行员提供飞机姿态的信息,即使飞行员没有注意监视仪表板上的地平仪,一旦出现空间定向障碍,仍然可以及时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头部特征分析及头型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飞行员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装备的飞行头盔舒适度并不理想。由此,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头部分析方案,借助光栅投影图像测量技术构建的飞行员头部三维模型,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分析获得飞行员的头部特征外形参数。同时按照统计学原理,根据头高、头宽、头长尺寸对飞行员的头型进行了科学地分类。本文描述的外形参数分析方法和头型分类方法可以用在今后大规模飞行员头部特征测量分析以及改进头盔设计的工作中。相关标准对今后头盔设计的改进工作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乌米格—15(MUr—15y)飞机是苏联生产的米格—15(Mur—15)战斗机的教练机型.1949年5月23日首次试飞.原代号为伊—312(—312),装备部队后,命名为乌米格—15.凡苏联战斗机的教练型,名称之后都加以俄文字母“Y”(音乌)是俄文(教授)的词首(见下页上图).乌米格—15飞机在米格—15的前机身上增设了前后串置的双座舱.前舱供学员乘坐,后舱供教员乘坐.前后舱均设有弹射救生座椅.在紧急跳伞时,必须在后舱飞行员脱离飞机之后,才允许前舱飞行员跳伞.否则,将造成飞机因重心后移而失去稳定,致使后舱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姿态.北约组织为乌米格—15飞机所起的绰号是  相似文献   

17.
冈武民 《航空学报》1988,9(6):241-247
 研究飞行员弹射救生系统弹射动力的传递作用,采用线性机械振动系统进行模拟试验,利用数字信号的波形与频谱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符合弹射动力与人体模型的特点。计算公式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舰载机着舰任务下的飞行员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载机在下滑着舰时飞行员的操纵策略,建立了着舰任务下的双通道飞行员模型.以人工着舰时飞行员控制飞机进行轨迹跟踪为背景,以着舰时惯用的“反区”操纵技术为依据,确立了舰载机飞行员控制律,并对控制增益参数进行了自适应设计.最后结合F-18A舰载机,运用SIMI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着舰任务下的飞行员操纵特性,可为飞行员着舰操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吸取第二代头盔系统在飞行试验和飞行员训练中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发了第三代头盔系统,其硬件系统已经开始生产,并将在今年春天晚些时候到达飞行员培训地点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弹射式导弹发射时载机动力学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载机自然飞行时的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为其设计了一套弹射式发射架,分析了在不同弹射力、不同弹射架位置参数条件下载机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弹射力是保证载机与导弹安全分离的重要因素,对导弹的出舱速度影响较大,且弹射架沿载机纵向位置的改变对载机纵向运动影响明显,沿载机展向位置的改变对载机横航向运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