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又一个"首飞型号"和"长三甲系列"中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丙火箭)的首次"登台演出"无疑是中国航天2008年宇航发射任务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又一个“首飞型号“和“长三甲系列“中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丙火箭)的首次“登台演出“无疑是中国航天2008年宇航发射任务的焦点。临近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总指挥岑拯的脸上依然挂着自信的笑容。在这位年轻的总指挥的带领下,长三甲队伍已经成功续写了长征系列火箭100次发射和输送“嫦娥“九天揽月的神话。他清晰地记得,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前总师兼总指挥龙乐豪院士在他“履新“  相似文献   

3.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是专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圆轨道(MEO轨道)双星发射任务研制的新构型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金牌家族"中的"新面孔"。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首次"披挂上阵",就执行如此重大的中圆轨道双星发射任务,这个"新面孔"究竟有何过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成为中国首个发射次数达到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自1977年12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启动总体方案论证算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4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不断跨越发展、不断创新融合、不断开放共享,闯出了一片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上期介绍了"质子"火箭诞生的经过和它的基本情况,这一期着重介绍"质子"火箭对空间站建设的贡献。——编者空间站的建设者从1971年开始,苏联陆续发射了从"礼炮"1号到"礼炮"7号的多个空间站。而这些空间站都是由质子系列火箭发射的。从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的竞争中落败,到发射卫星的屡屡失败,质子系列火箭的发展在1971年之前始终蒙着阴影,而从"礼炮"计划启动后,"质子"火箭终于找到了它的舞台。就像鱼类离开了海洋就要开启一个由新一代的物种主宰地球陆地表面的时代一样,加加林在太空中飞行的108分钟早已点燃了人类向太空进发  相似文献   

6.
阿里安空间公司于1985年10月成立了它的第一家子公司——空间二次保险公司,简称为 S3R 公司,主要为欧洲火箭的用户提供由于火箭故障引起的失败而进行再次发射的保险。这家保险公司将专为使用阿里安火箭发生的有关事故保险。S3R 公司从1985年12月中旬起开始工作,保险从15次系列发射的第一次发射开始,时间期限为3年。而阿里安空间公司只对15次发射系列的发射保险,不对零星发射保险。  相似文献   

7.
<正>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型号。从1994年首飞成功至本次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型号共完成了95次发射,成功率近98%。从2007年10月24日至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  相似文献   

8.
<正>9月20日7点0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0次发射。在经过980余秒的飞行以后,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作为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发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秘密武器"助精准入轨从起飞到精确入轨,长征六号运  相似文献   

9.
1996年10月20日下午3时20分,从沉寂了两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传出雷霆万钧般的怒吼,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起第17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直刺青天…… 遨游太空15天后,卫星又按预定计划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从而宣告这次航天发射活动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伴随着星箭共辉煌的喜悦,那些珍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记忆不禁又浮现在眼前…… “常胜将军”力挽狂澜 这次发射使用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的火箭家族里并不起眼。 论个头,它比不上威猛异常的长二捆、长三甲火箭;论名气,它也  相似文献   

10.
松鼠 《太空探索》2014,(1):37-39
<正>如果说欧洲的"阿里安"-5火箭的改进主要着眼于商业发射,日本的H-II系列火箭就要无趣的多。日本的H-II系列火箭一直徘徊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之外,改进更多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虽然日本改进H-II系列火箭也申明加强商业发射竞争能力,但从实际改进措施看,他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提高可靠性和性能。出师未捷身先死日本在引进美国"雷神-德尔它"液体火箭技术先后发展出N-I、N-II和H-I系列火箭后,为了满足未来的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1日11:27,我国海洋-1B(HY-1B)卫星由长征-2C火箭从太原发射升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6次飞行.  相似文献   

12.
长征 《太空探索》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刻,该院再  相似文献   

13.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中型德尔塔4发射第二颗GPS-3卫星8月22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塔4M+(4,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GPS-3系列导航卫星的第二颗卫星,代号GPS-3SV02。本次发射是德尔塔4系列火箭2002年首飞以来第40次飞行,也是除重型德尔塔4H外该系列最后一次发射。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正在研制称为"火神"的新火箭,现定于2021年4月首飞。"火神"将最终取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15.
庞丹 《太空探索》2007,(8):11-13
2003年11月14日,在长三甲火箭发射进入7.5小时倒计时时,指挥大厅里接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就在火箭进入关键的低温加注阶段,突然出现了问题。这时一个身体硬朗,神情严肃而镇定的老者,快步走到了低温加注指挥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7.
正正在研制"电子"小型运载火箭的新西兰火箭实验室公司与旧金山的顶尖公司签订了为后者发射多颗小卫星的合同。根据合同,顶尖公司将用"电子"火箭从新西兰进行12次发射。发射拟在2016年底启动。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和合同额尚未透露。卫星在箭上的具体配置和数量仍有待确定。火箭实验室公司从去年开始在其网站上出售火箭上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我国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飞行2247秒之后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2019年宇航任务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据长五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力士",长五火箭总长约57米,堪比20层楼高;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具备将25吨级的航天器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4吨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新西兰小运载创企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开始了全面运营,目标是未来能够每两个星期提供一次商业发射服务。2019年12月6日,火箭实验室从其自建的新西兰火箭发射场发射了"电子"(Electron)火箭,为5个国家发送了7颗微小卫星。这是该公司的第十次发射,也是一次商业发射,为将来"电子"火箭一级重复使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Nemo 《太空探索》2014,(1):44-48
<正>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日本火箭发射价格本来就居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