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竞赛的组织、选拔、培训和参赛的过程,总结将专业核心技能培训融入"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教学改革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12,(4):28
爱奇艺举办国内首次专业片花剪辑大赛近日,爱奇艺、江苏卫视、完美影视三方联合打造的"爱奇艺全网独播大剧《红娘子》片花剪辑大赛"流量已经突破百万,参赛作品也正式突破百部。作为业内首次举办专业性极强的片花剪辑大赛的两大播出平台,爱奇艺和江苏卫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日益丰富,校企教师同进课堂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信息化教学比赛已成为促进校企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客舱服务》课程为例,以参赛的获奖项目为蓝本,综述了信息化大赛及校企合作相关的文献;从赛项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究了借助信息化手段、发挥校企教师优势、开展合作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4月28至30日,我院组队参加了“201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技能大赛”。我院航空电子电气工程系由范文宾、芮涛和文远帅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与来自全省33个高职院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夺得大赛一等奖;汤泽军、蒋雄、周欢喜、王文海四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相似文献   

5.
开展信息素养大赛是有效提升个体适应数字化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完善信息素养大赛模式,提升信息素养大赛效能,是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背景下,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成效的有效途径。剖析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的基本属性,基于2019—2021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实践,分析了大赛的参赛规模、大赛赛制、在题库组建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从校级选拔模式的差异性、省级决赛试卷的随机性、比赛资源的不对等性方面进行思考。从信息素养大赛过程选拔模式、题库组建方式、在线监督机制、成果转化及反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的优化路径,确保信息素养大赛朝着公平、有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09,(6):16-16
日前,2009城市之音携手百事可乐共同打造的“百事盖世群音”乐队大赛成都区前三场比赛已经结束。目前晋级的9支乐队中有6支社会乐队.3支学生乐队.他们均采用“原创”歌曲.并以强烈的舞台感染力征服了现场的观众及评委。本次大赛的主评由前“黑豹”乐队键盘手冯小播担任.他将在接下来的7场比赛中继续给予参赛乐队专业的指点。  相似文献   

7.
《西南航空》2012,(4):28-28
近日,爱奇艺、江苏卫视、完美影视三方联合打造的“爱奇艺全网独播大剧《红娘子》片花剪辑大赛”流量已经突破百万,参赛作品也正式突破百部。作为业内首次举办专业·性极强的片花剪辑大赛的两大播出平台,爱奇艺和江苏卫视、完美影视三方不仅将提供丰厚的奖金,还将为冠军、亚军提供视频剪辑师的工作职位。此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及决赛三个阶段,决赛阶段将组织包括专家、一线剪辑师及爱奇艺、江苏卫视、完美影视三方领导在内的多方人士共同参与名次评定。  相似文献   

8.
依据高职学生的成长特征、教育过程理论及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分解为公共基础理论与技能模块、专业基础理论模块、专业通用能力模块和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四部分,为了确保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四个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近10年关于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从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途径、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评析已有成果,从中梳理出我国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四个研究特点: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角度进一步拓展;研究人员多样。与此同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研究成果少、质量较低、缺乏系统性;研究问题过于宏观,研究结论流于泛泛;研究方法单一;研究队伍零散、孤立;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切入点,促进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少有论及。基于此,本文提出五点建议: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理论研究,突出研究主题;丰富研究方法,实现研究多样化;整合研究团队,凝聚研究合力;结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充实发展途径,以期为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少年工匠》是中国教育电视台隆重推出的大型职校青春励志栏目,该栏目旨在营造尊重职业、尊重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栏目以工匠精神为内涵、职业院校为展示对象,采用真人秀等各种新鲜元素,让学生跟时代、社会、企业无缝对接。以职业院校学生风采展示、技能比拼为具体内容,辅以职教专家、技能工匠、院校校长评论等方式,多角度展现师生风采。我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状况的调研,从“四素质,三能力”的角度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七条策连略。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决定高等职业教育未来走向与命运的根本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就业时存在着焦虑、不满、自卑、从众、攀比、盲目等心理问题,其成因是对自我和对环境认知度较低。要消除高职生就业时的心理问题必须从学校教育着眼,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品质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教师文化建设作为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教师文化建设遭遇了内外双重困境,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转变原有滞后的教育理念、扭转偏颇的价值体系、重塑教学评价观,使得教师文化建设在专业视阈下朝着自然合作的文化类型迈进。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深入实施十二五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基地,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要。从人性假设理论人手,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这个主题的特殊性,需要在生理需求至自我实现需求的各个层次上做出合理的决策,有效激励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学校发展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编制,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表,并通过现场发放和网络电子问卷等方式对南昌、赣州等五所高校近19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一般,感到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教师略多于感到很不幸福和小太幸福的教师,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是一种轻松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所属学校类型有着一定关系,中老年教师的幸福感高于青年教师,女性教师幸福感高于男性教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当代高校教师职业幸福缺失原因及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Freeman的语言教师学习理论和Dudley—Evans&St.John的角色理论为指导,以三所高职院校的ESP教师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研究工具探讨ESP教师在角色定位方面的偏差和个体发展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促进个体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高职和谐校园构建的基本特征和意义,从而构建高职和谐校园,促进高职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培训方案设计得科学与否关系到培训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的成败。高职教师培训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组成要素分析、评估与完善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