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制备高效轻质兼备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本研究以酚醛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填料,经高温碳化制得了碳纤维添加酚醛树脂基碳泡沫。探究了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电磁屏蔽效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可以有效改善碳泡沫的泡孔结构,当碳纤维含量为3wt%时,泡沫基体的泡孔达到小且均匀的状态,平均泡孔直径为150μm,同时碳纤维可以有效提高碳泡沫的电磁屏蔽效能,当碳纤维含量为3wt%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了4.41和3.85 MPa,比纯碳泡沫分别提高了60.3%和71.8%。当碳纤维含量为5wt%时,碳泡沫对频率为8~12 GHz的电磁波的平均屏蔽效能达到35 d B。  相似文献   

2.
采用压机压制工艺方法研制了T700/3234 管件,对其进行了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
T700/3234 管件胶接长度对于拉伸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安装记忆合金环有助于提高管件的抗拉伸性能,有记忆
合金环试样可承受的最大拉伸载荷较无记忆合金环试样提高10. 1%;压缩性能试验单独管件与不加记忆合金
的金属胶接后的管件对于压缩试验结果影响不大,记忆合金环有助于提高管件的抗压缩性能,有记忆合金环试
样可承受的最大压缩载荷、压缩强度较无记忆合金环试样提高10. 0% 以上,但压缩模量较无记忆合金环试样
无变化;有记忆合金环试样可承受的最大弯曲载荷可达20. 433 kN,较无记忆合金环试样提高5. 5%;为高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剂热法与电泳法制备了以碳纳米管膜为基底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膜状复合材料,然后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出多层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分析了电场强度和沉积时间对氧化石墨烯层结构形貌、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为4层时,厚度仅为1.4mm,在X波段频率范围内的最高电磁屏蔽效能为49.7d B,比屏蔽效能高达35.5d B/mm,超过目前大多数碳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为53.2MPa,是兼具高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石墨烯电磁波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具有多晶多相特性,为了研究微晶结构特性对热导率的影响,本文通过XRD对碳纤维的微观特征结构参数的表征,对导热性能与微观特征结构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热导率随着石墨微晶的基面宽度(La)、堆砌厚度(Lc)和平均堆垛层数(N)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孔隙率(Vp)的增大而降低。基于Raman图谱的分峰拟合信息,对碳纤维的石墨化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纤维的石墨化度越大,热导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不同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条件下的烧蚀数据,评估其在高焓条件下的烧蚀性能,以满足
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的高焓高热流低压力的热环境,采用高焓加热器对多种不同密度的轻质防热材料进
行烧蚀考核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和模型内部烧蚀形态的描述,给出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低压热环境中的烧
蚀特性。最后对比中焓条件下试验数据,详细分析焓值对轻质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焓加热
器可以产生稳定均匀的高焓低压流场,轻质防热材料在高焓条件下的隔热性能和烧蚀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某产品用1420 铝锂合金锻件在存放过程中发生开裂。本文通过对失效锻件进行形貌观察以及
断口、金相和力学性能分析,结合此锻件的制造工艺,分析认为:此锻件的开裂属于延迟开裂;锻件小端转角区
(R 区)存在较大的应力,淬火水冷阶段在R 区内表面形成微小表层裂纹;长期的存放过程中,锻件表面受到腐
蚀,发生应力腐蚀;微裂纹在残余应力及应力腐蚀的作用下缓慢扩展直至发生失稳扩展形成宏观贯穿裂纹,致
使锻件开裂。通过车光锻件内外表面及车光后的荧光检查,有效地预防了此类开裂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碳/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碳/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介于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之间,既有声子导热,又有电子导热。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碳/碳复合材料石墨化程度的增大,晶体微观结构渐趋完整,石墨片层的有序度增加,材料的导热性能增强。对于高密度的碳/碳复合材料,因为晶粒间联通状态良好,热传导载体运动的路径畅通,所以导热系数高。碳纤维及围绕纤维生长的热解碳是热传导的有效通道,所以沿纤维增强方向的导热系数高。  相似文献   

8.
以短切碳纤维、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经真空成型得到短切碳纤维预制体(Fiberform),再以Fi鄄
berform 为骨架、酚醛树脂溶液为浸渍液,经反应干燥得到酚醛浸渍碳烧蚀体( PICA)。结果表明:Fiberform 具
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当Fiberform 的密度由0. 13 g/ cm3增大到0. 18 g/ m3 时,其纵向压缩强度由0. 10 MPa 增大
到0. 39 MPa,横向压缩强度由0. 33 MPa 增大到0. 79 MPa。PICA 具有酚醛气凝胶/ 碳纤维复合型结构,其密度
可以通过控制酚醛树脂溶液浓度来调节。当PICA 的密度由0. 27 g/ cm3增大到0. 43 g/ cm3,其纵向压缩强度由
0. 45 MPa 增大到2. 42 MPa,横向压缩强度由1. 36 MPa 增大到3. 12 MPa。PICA 的隔热性能与Fiberform 相近,
其纵向和横向热导率分别为0. 08 和0. 11 W/ (m·K)。
  相似文献   

9.
对接管接头采用1Cr18Ni9Ti 棒材生产,经过机械加工后与相同牌号管材焊接,焊接后酸洗发现
零件表面存在缺陷。通过对失效件缺陷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并结合酸洗试验。
结果表明:对接管接头材料内部存在沿变形流线的贫铬区,导致该区域的耐蚀性差,在机加工的过程中贫铬区
暴露在表面或近表面,在酸洗过程中该区域被优先腐蚀,形成了蚀孔类宏观缺陷,此贫铬现象为原材料缺陷。
  相似文献   

10.
树脂交联结构特征对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调节树脂单体配比,获得了不同固化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并与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合制备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不同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对其 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官能团树脂含量升高,树脂基体的交联密度增大,树脂基体模量增大,其对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泊松比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强度随着树脂基体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树脂基体交联密度对单向复合材料层合板纵向压缩模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研究电磁屏蔽材料的重要性。综述了表层导电型、填充复合型、本征型导电高分子、导电织物、透明导电薄膜等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及特点,简要阐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10):91-102
To meet the needs of preventing information leakage in space engineering and military industry, an efficient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obtain layere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ealing rubber. The carbon fiber, Ni-Fe coating, and Carbon NanoTube (CNT) were combined by chemical plating and in-situ polymerization to obtain a lightweight (0.14 g/cm2) and thin (1 mm thick) Carbon fiber Fabric (CF)/Ni-Fe/CNT/silicone layere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mposites. The layered material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electroless plating time exhibited a high Shielding Efficiency (SE) of 60.2–85.5 dB in the range of 0–4800 MHz, which can be used for aviati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arbon fibers and carbon nanotubes mainly attenuated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rough absorption loss, while the nickel-iron alloy coating through reflection loss interacted with the magnetic vector of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EM) radiation and magnetic dipoles, therefore, the EM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composite attenuated EM waves with the “absorption-reflection-absorption”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Moreover, the flexible fabric substrate adhered with silicone rubber possessed a breaking elongation of 52.3%, which can be utilized as a good sealing material. Simultaneously, the outstanding exothermicity (67.2 °C under the applied voltage of 5 V) makes it possible to be applied in electric heating area.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mposites prepared in this paper have good potential in the fields of precis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avi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填充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发展电磁屏蔽材料的意义,阐述了电磁屏蔽的原理。综述了导电填料的种类、形态、填充量、复配、分散与分布等因素对填充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电磁兼容设计中金属屏蔽镀(涂)层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在电磁兼容设计中,在选用金属镀(涂)层作电磁屏蔽层时应考虑的因素。强调了屏蔽材料防气候环境条件腐蚀以确保电磁屏蔽性能长期可靠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针对各种材料制作的蜂窝屏蔽通风板、机壳、屏蔽网、垫片等电子仪器零部件选用的屏蔽镀(涂)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的导电填料Ag/Ni/玻璃微珠制备了导电硅橡胶,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对其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效能、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的存在使Ag/Ni/玻璃微珠填充硅橡胶在低频的屏蔽效能有所增强,填充体积分数为56%时,导电硅橡胶导电性良好,10 kHz~6 GHz屏蔽效能达70.6~98.8 dB,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寻在地面常规暂冲式风洞中开展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实验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前遮板的高超声速进气道连续变攻角加速自起动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通过将安装有前遮板的进气道模型在风洞实验段整体从极限正攻角旋转至极限负攻角,前遮板会产生激波对远前方气流减速,或产生膨胀波对远前方气流加速,而位于前遮板下游的进气道即可获得加速自起动过程所需连续加速的来流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对所提出的加速自起动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以2(°)/s的角速度整体旋转基于前遮板的高超声速进气道模型,其起动马赫数与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身加速自起动马赫数相差在1%以内,表明基于前遮板的高超声速进气道连续变攻角加速自起动实验方法能够被用于在常规暂冲式风洞中开展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磁屏蔽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干扰源性质出发,将屏蔽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其特性提出其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从而增强了抗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