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宏  张海栋  孙小丽  郑鑫 《推进技术》2013,34(8):1077-1081
为满足大流量高能引射工质发生装置研制的需要,在地面试验台上,对自行研制的大流量液氧酒精火箭蒸汽发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起动建压时间约2.0秒,主级段各性能参数平稳,蒸汽流量约40kg/s,蒸汽压力约0.86MPa,蒸汽温度约254℃,水蒸汽体积浓度80%.喷注器面板的氧化膜能够有效地阻止高温燃气向喷注面内部的扩散,延长喷注面寿命.大流量火箭蒸汽发生器可作为大型主动引射高空模拟试验台的蒸汽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再入大气层时,飞行器所遭受的烧蚀情况和其外壳材料的热防护作用,围绕地面模拟再入环境的小型等离子体风洞系统,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功率计算和阴极、阳极结构参数入手,设计了用于驻点烧蚀试验的5kW级别小功率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局域热力学平衡的方法,选择工作电流分别为90A,100A,110A和120A,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实验室真空系统与电源设备,开展初步点火试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与仿真计算结果相比,设计状态工质下的放电电压误差为8%,点火试验测得的放电电压误差为6.25%,参数对比验证了等离子体发生器仿真模型计算可靠,设计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符合预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3.
钱研生  李怀悌 《航空动力学报》1993,8(2):191-194,208
以 WZ- 5发动机燃气发生器作为试验机 ,进行了“蒸汽注入”试验。本文对试验机的选择、改装、试验参数的确定以及试验方案作了较详细叙述。试验结果表明 :在注入蒸汽量 3.6 t/h的情况下 ,WZ- 5发动机功率可提高 4 0 % ,热效率可提高 2 5% ,发动机出口温度场没有变坏。  相似文献   

4.
飞行模拟器是飞行培训中心工程中主要设备,价格昂贵,安装精度同,基础位置准确,地基稳定抗震动,要求基础砼不得有裂缝存在。该文在分析大体积砼浇筑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砼内外温度,这与砼配合比,坍落度和养护方法等环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瑞典的奥兰特大桥建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后期。到八二年代发现桥墩侧面的钢筋严重锈蚀,砼保护层由裂缝而剥落。九十年代初进行修补,方法是在旧桥周围浇注新的砼。试修补期间,当外包砼结构冷却和收缩时,而旧桥墩的温度升高,同时产生了膨胀。因此在外包的砼结构上产生较高的拉应力,从而发生新裂缝。仅仅浇注用液态氮冷却的砼是不可能避免裂缝的。后来采用在外包砼与旧桥墩之间加一层地沥层基的滑移层,这才消除了由于水化热和收缩  相似文献   

6.
硅灰砼具有低渗透性和电阻率,能防止结构工程中的钢筋锈蚀。而且具有高耐久性,高强度、抗磨性和高粘结力,使得硅灰得到广泛的运用。文中综述了硅灰砼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硅灰砼的性能和应用,以及硅灰砼的配合比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涡流发生器研制及其对边界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介绍了涡流发生器的机理和用途,涡流发生器研制和使用的一些重要参数,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通过风洞试验段侧壁边界层和马赫数分布测量及半模型试验,证明该涡流发生器的研制是成功的。在风洞试验段侧壁安装涡流发生器情况下,在马赫数0.4至0.9范围,使涡流发生器下游880mm处侧壁上的边界层约减薄了71%,而且对流场均匀度没有影响,并使半模试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用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砂制成的再生骨科砼,作为取得再生骨科的原砼弹性模量与干缩率的函数,我们研究了其静力与动力的弹性模量与干缩率,同相应的普通砼相比,再生骨料砼的弹性模量低15-30%,干缩率则高40-60%。  相似文献   

9.
《机场工程》1999,(2):48-53
该文介绍国外广泛应用的一种质轻,价廉的新材料-结构木纤维砼,这是芬兰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这种砼的抗拉强度,密度,延性和硬化材料的可加工性,使其可用于结构的非结构的建筑构件。具有生产过程的灵活性使得木纤维砼既可用于工业化国家,也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目前军内施工单位真空吸水的现状,对超厚砼板真空脱水工艺进行了分析,结合晋江机场施工现场,对真空脱水工艺运用在超厚砼板施工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1.
硅灰是硅金属生产中的一种付产品,具有能提高砼强度,减少砼的碱-硅反应(ASR)等性能,可掺入高强砼中用于相应的建筑工程中,同时具有提高硅的抗硫酸盐的性能,由于塞浦路斯海岸线的土层中硫酸盐的含量高,因而硅灰在塞浦路斯获得广泛的应用,该文着重介绍了硅灰在塞浦路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过去检验砼道面强度都是以在搅拌楼或浇筑现场取样,制备砼小梁试件,室内标养28天,检验标准小梁的抗折强度来代表和控制道面砼的强度。但由于多种原因,使标准小梁的强度与道面的实际强度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一般地说,标准小梁的强度约偏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涡流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特别针对微型涡流发生器在增升装置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为涡流发生器应用于型号增升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坚实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用一种聚合物胶结料和集料组成的聚合物砼修补砼路面,修补后的裂缝大部分处于良好或尚好状态。开发了有效的砼路面修补技术。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速来流与燃料的充分掺混是超声速燃烧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本文通过在射流口前安装翼片式涡流发生器以促进燃料与空气的掺混。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的RANS方法,对带有翼片式涡流发生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内氢气横向喷流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涡流发生器高度和长度不同的条件下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涡流强度、氢气与空气掺混特性、燃烧室总压损失的规律。结果表明,翼片式涡流发生器能够提高涡流强度并大幅提高燃烧室内的掺混性能。随着涡流发生器高度和长度的增加,流场结构间的干扰增强,导致涡流强度和穿透深度增加,从而提升掺混效率。与不安装涡流发生器情况相比,涡流发生器能提升氢燃料的穿透深度超过170%,减少燃料掺混距离70%以上。更加复杂的流场结构同时会增大燃烧室的总压损失,并随着涡流发生器高度和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相较于掺混性能的提升,总压损失的增大幅度相对小很多,说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翼片式涡流发生器能够有效提升燃烧室的掺混性能。  相似文献   

16.
兰州中川机场高架桥工程是航站楼的配套工程。该桥长403m,主桥跨径21.6m,共25跨24组桥墩。桥墩采用钢筋砼扩大基础,砼实腹方墩。盖梁采用后张法予应力钢筋砼,箱梁采用钢筋砼简支箱梁。共浇筑砼14600m^3,其中基础砼占7100m^3。  相似文献   

17.
液氧/煤油燃气发生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苏 《推进技术》1994,15(4):58-61
介绍了液氧/煤油为工质的燃气发生器试验研究方法和结果,着重讨论了发生器在低混合比条件下点火,起动方案和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8.
芦海洋  兰飞强  曹军伟  王曦 《推进技术》2021,42(12):2838-2846
为了解决由滑动板调节角度和空腔自由容积引起的燃气发生器压强时变特性的控制问题,设计了二自由度H∞自适应控制器。首先,建立燃气发生器数学模型,并提出根据标准二阶线性模型建立燃气发生器归一化线性变参数(LPV) 系统的方法。其次,假设燃气发生器系统固有频率不变,通过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获得在不同工作点的虚拟阻尼系数分布。再其次,针对归一化LPV系统,设计了两个胞点的二自由度H∞控制器,在两个控制器胞点之间,根据虚拟阻尼系数实时求解控制参数。最后,给出了二自由度H∞自适应控制器输入信号量纲变换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LPV系统辨识精度高,二自由度H∞自适应控制器具有不超调、快速控制特性和良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高科技战争对雷达系统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号发生器作为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体积、重量、功耗以及性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分析了目前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DSP+DDS芯片的雷达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信号发生器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噪声低、体积小、功耗低和控制简单等特点,且在某型产品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激波/边界层干扰(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SWBLI)是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常见的流动现象,当其诱导边界层发生显著分离时往往会导致进气道气动性能严重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振荡式涡流发生器阵列的SWBLI控制方法,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的非定常仿真方法对该涡流发生器阵列流场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振荡式涡流发生器可在超声速边界层内诱导产生振荡强度可变的涡系结构,增强了边界层流动与高速主流的掺混,同时该涡流发生器振荡过程中独特的“挤压”“抽吸”效应持续对气流进行充能,边界层内速度分布饱满程度显著增加。在控制效果方面,随着涡流发生器振荡频率增加,其对边界层低速气流充能的效果增强,对SWBLI流场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形状因子最高可以降低28%;当激波入射在涡流发生器下游34hv时(其中hv为振荡式涡流发生器最大高度),控制效果最佳,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区长度相比无控制时可减少25%;在涡流发生器下游x=270 mm处截取高度30 mm(z=30 mm)设置为监控面,相比于定几何涡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