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针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趋势,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新模式对项目计划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对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联性进行了描述,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进度管理体系结构和将风险纳入计划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并给出航天国际合作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数量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经过美国和前苏联多次载人航天飞行经验证明,人在太空飞行条件下不但可以很好地生存,而且还能进行各种操作,完成多种飞行任务。例如,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于1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2,(1):14-15
201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凌晨0时20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生物培养箱从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平安运抵北京西郊机场。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全息模型在任务层、系统层和功能层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相互耦合关系;开发了多态全息模型集成系统,并在典型的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实践,初步形成了架构驱动的协同研制模式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状态管理模式,提升了研制效率效益,为其他领域复杂系统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航天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以及长周期等突出特点,航天国际合作逐步成为各国加快本国航天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各国共同推动全球航天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一、世界航天国际合作的特点和趋势1.航天国际合作主体逐渐增多以往,航天国际合作多为政府间合作,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伴随各新兴国家航天能力的逐渐提升、航天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参与热情的不  相似文献   

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67-67
2008年10月下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SIMBOX第3次项目组工作会在京召开。中德科学家、应用系统总指挥、主管副总师、中德SIMBOX项目组成员以及部分硬件研制人员参加了工作会。SIMBOX项目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航天局(DLR)签署的开展空间微重力生命科学的实验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负责,协同DLR与阿斯特留姆公司合作开展。  相似文献   

7.
航天国际合作新型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开元 《中国航天》2004,(11):11-14
开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世界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发射航天器.建造空间设施.开发和利用太空.是技术高、投资巨、风险大的庞杂系统工程.有些项目单凭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是难以胜任的.或者一个国家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后认为单独上马某种航天项目是不合算的。因此.世界航天国家都把进一步加强航天国际合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开展航天国际合作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则主要取决于参与合作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条件、航天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合作中的主要需求。因此.合作模式是不拘一格、多种多样的.而近期主要出现了以下一些新型的航天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际评估委员会的研究表明,日本过去4年中一系列重要航天任务接连失败,固然有具体技术上的解释,但从总体上看,与管理协调不当不无关系。从1994年起,日本在航天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事故,使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火箭和卫星成功率的宇宙开发事业团大为震惊,这个有16名成员的评估委员会正是受该机构之托进行这项研究的。此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维护宇宙开发事业团作为国际空间站等国际合作项目的一个可靠伙伴的声誉。参加研究的有东京大学教授、法  相似文献   

9.
航天产品工程作为实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需要各院、厂(所)在传统科研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探索和创新。以航天火工品为背景,就院、厂(所)两级在单机级产品的产品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与技术工作进行了探讨,对如何有效推广宇航单机产品体系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JAXA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是负责日本航空航天开发的独立行政实体,主要承担日本航天器研究、开发、发射和运行等业务。JAXA拥有日本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和环境验证手段,集中了大量高水平的力学环境、真空热环境和特殊环境的试验测试设备,能够承担航天器系统级总装、专业测试和环境试验,也具备航天器原材料、元器件等的环境试验与评价能力。JAXA具有国际一流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对日本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以及对标国际一流航天先进技术的要求,文章跟踪研究了JAXA的航天器环境工程验证能力的建设、基地布局、管理模式和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项目是高技术项目。航天项目管理是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高新技术的挑战是复杂性的重要根源。高技术项目组织管理需要系统思维,高技术系统研制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系统思维和系统工程方法是项目管理者应对复杂管理局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多型号项目之间资源(包括人员、场地、仪器和设备等)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合理配置资源和拟定资源计划入手,对各型号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优先级进行调整,再利用资源平衡法和资源约束法进一步优化,从而解决资源冲突问题。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成本,达到有效的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航天型号项目的协作及项目群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航天型号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在大型环境试验和总装过程中,单一项目的管理已经日臻完善;但面对更加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单一项目的管理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明显。文章拟用项目群的管理思路来完善和丰富项目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环境试验和总装的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风险管理是航天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在国外的航天型号研制中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国外在航天项目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和风险管理过程,同时着重介绍了风险管理在环境试验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国外某航天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外某航天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主要的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能,指出项目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航天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结合该企业先进的经验,讨论了目前国内航天院所项目管理现状的不足,并提出了提高相关项目管理能力和管理成熟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超大功率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集中式系统拓扑架构,将系统电力传输分为太阳电池阵区、主结构电力传输区及发射天线阵区三大部分。根据系统三大阵区的能量流动关系,本文将SSPS系统的工作模式划分为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工作模式、跟踪功率指令工作模式及阴影区工作模式,并提出分层能源管理控制策略。最后,针对兆瓦级太阳电池阵的不同工作模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及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拓扑架构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电力传输与能量管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月球卫星工作模式多,功率需求变化大,自主控制能力要求高的特点,防止蓄电池出现欠充电、过充电,确保卫星供电安全,文章提出了以电子电量计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氢镍蓄电池在轨自主管理技术,包括充电控制模式、多模式多速率充电管理、全光照期充电管理和月食充电管理等内容,并给出了电池在轨测试情况。在整个任务飞行过程中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轨运行,实践证明月球卫星氢镍蓄电池在轨管理技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项目群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 《航天器工程》2009,18(3):100-103
阐述了我国现有航天器多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特点,在分析我国航天器项目管理发展基础上,根据航天器研制任务急剧增长的情况提出了项目群管理的概念和项目群管理模式的思路,为寻找更好的适合航天器快速发展的项目管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航天项目资源效用提升方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价值工程的管理思想,以提升我国航天项目价值为最终目标,在航天系统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和使用角度对项目最优价值的实现过程进行了项目资源管理实践的总结,得出通过资源效用提升可以更好地实现项目价值的结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航天项目资源效用提升的有效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种航天器,设计了一种多舱耦合的集成式热管理的流体回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耗调配模式、流体回路热耦合方式,运用商业软件SINDA/FLUINT建立回路的流体和热模型,对不同功耗调配模式下流体回路不同热耦合方式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回路最佳的工作模式为中、低温功耗调配与中温回路热耦合相结合,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调配效率可保持在η≈1,即功耗调配量与热耦合的传递热量总能近乎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