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境界是人在其生命展开过程中所达到的认识和实践层面,它有精神境界和现实境界两个基本维度。人生的现实境界是指个人的现实实践及其过程所达到的层面,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功德境界。精神境界,不论如何具有超越性,它也不能代替人生现实境界,它也只能是人生之过去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和心灵世界等四个世界的一个维度。传统圣人境界是精神境界和现实境界在至高处的完满统一,仅仅升华精神境界是成就不了圣人的。现实中的任何个人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仅需要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更要创造自己的现实境界,而且精神境界只有在现实境界的发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和充分的展现。人们不是首先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来肯定他的人生境界,而是由他的现实境界来评判其精神境界。因此,人生境界必须有现实境界维度。  相似文献   

2.
电脑与智慧     
众所周知,大脑不等于智慧。每个人都有大脑,但智力水平可以相差很大。人生下来的时候,大脑是空白的,如果把它和社会隔离开,即使活到30岁,大脑仍是一片空白,这样的人只能是白痴,计算机也是如此,它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大脑到世界上来的:钢铁、电线、磁  相似文献   

3.
文野 《航天员》2009,(6):61-62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愿望。让自己的人生一时比一时充实。一刻比一刻美好,是所有人行走人生旅途的目的。但是。当我们走进社会开始与现实世界接触交流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太多的阻力、挫折、打击、压力,甚至失败。这是人生的逆境,每个人都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身逢逆境之时。需要怎么做、需要得到些什么。才能够继续奋发向上,最终走向成功呢?  相似文献   

4.
李盼 《航天员》2011,(4):57-58
浩淼苍穹,扑朔迷离,它隐藏着宇宙的奥妙,变幻着天际的神奇,让人为之神往。当平面仍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来完善太空在视角中的轮廓时,3D的魔力已模糊人本能的分辨,把我们带进一个似真非真的立体空间。航天员保罗发现了这种魔力,他以自己非凡的摄影才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3D太空世界。  相似文献   

5.
意志品质是人在生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积累的稳定的意志特质,是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自觉性、果断性等意志特质被统称为意志品质。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教育者应充分的认识到意志品质不仅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和完成现实行为目标、获得学习成就、完善自我修养等,还对其长远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文内涵式管理,是李家祥局长在2009年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个理念,对于推动民航各业科学管理和持续安全管理,从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方向,符合现代化民航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追求安全与幸福的需要。这个理念,是现代企业管理,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升华,也是管理效果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人本文化的提炼和升华。空管行业是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也是人们现代生活中追求安全与幸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推崇人本文化,就是安全文化,人文内涵式管理就是持续安全管理的最新成果。所以,强化人文内涵式管理,是保证空管持续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刘一 《航天员》2009,(4):54-55
你能想象一个77岁的老人还能心怀梦想,带着爱心乘坐航天飞机邀游太空吗?美国首批航天员之一约翰·格伦就是这样,在他接近耄耋之年的时候想的不是如何安度人生的剩余岁月,而是怎样为世界老年人奉献出自己拥有的热情和爱心——是的,只要以爱心作为奋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老子思想的基石是道,老子道立则老子思想立,老子道不能立则老子思想难以立。老子道所以立,是有其充分的根据和合乎逻辑的论理方法的。老子从天地自然、圣人楷模、生命万物、人生经验、政治经验、侯王之治、典籍和神等八个方面论证或提取他的抽象的道,可谓立论稳妥。说古人立论而不论,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工作也越发重要。许多企业已将质量工作上升为经营之道,上升为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境界。要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离不开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文章结合十四所近年来的做法和经验,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从战略、制度、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建立质量工作长效机制来达到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崇高的概念最早是由朗吉弩斯引入美学领域的。他认为崇高是一切伟大作品共有的风格,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应由作者的精神及其修辞技巧两大部分组成。本文试从朗吉弩斯的崇高观来探讨李白诗歌作品中所展现的精神境界和语言风格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许彤 《中国航天》2001,(6):26-29
莫斯科时间2001年5月6日9时41分,载有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蒂托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而准确地降落在洒满明媚春光的哈萨克斯坦中部草原。这意味着对于普通地球公民来说,“九天揽月,上天摘星”将不再是虚无缥渺的神话。蒂托在花甲之年圆了自己40年的太空梦,标志着人类太空飞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然而,与大多数创造航天纪录的人不同,他在飞天之路上要征服的不仅仅是生理和技术上的难关;迎接他的也并不全是鲜花和掌声。     飞天梦想 蒂托1940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印刷工,母亲是裁缝。他…  相似文献   

13.
尹玉海 《中国航天》2001,(11):32-34
人类的空间事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走出了其原始形态,即逐渐摆脱了空间活动简单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而逐渐将自己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体现出来。在空间活动的所有经济和商业价值中,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就是太空商业旅游。美国富翁蒂托完成的太空遨游就标志着这个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但是,作为一个未来性的产业领域,太空商业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太空商业旅游才能真正作为一个自主的产业来开发和发展。因此,及早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太空商业旅游活动本…  相似文献   

14.
对很多人来说,“医监医保”是个很陌生的词,更是一个很陌生的职业。因为选择了这个行当,医监医保医生们每天都要和航天员打交道,他们对航天员健康给予的关心远甚于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如何来当航天员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5.
易林 《航天》2013,(11):24-25
9月23日 ~27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过首次登月任务的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莅临大会,并像旋风一样出席多场青少年活动,推广他的太空梦。在2013年世界空间周庆祝会暨科普报告会上。奥尔德林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登月历程,阐述了火星任务构想,介绍了他参与或发起的青少年航天活动计划。他说:“我人生最大的事业是探索和开发太空。全球宣讲我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航天,为人类共同的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组织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组织的核心,是一个单位产生凝聚力的最深层次的工作内容。空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开展组织文化建设,就必须从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使命出发,结合单位各自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不断形成历史的同时来构筑自己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未来考古鸟     
埋藏一个“时间舱”,给未来人类留下文字和实物,等上百或上千年后再开启,这种做法,在西方国家相当流行。目前,一项旨在由全人类集体创作的工程正在展开: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书写一封信函或发送电子邮件,内容不超过四个标准页,我们可以抒发自己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念,表达个人的梦想、期望、恐惧、悲伤、经历、感悟……2007年,所有征集到的信息都将登上一颗名为“未来考古鸟”的KEO卫星并发送到太空在经历五万年漫长的太空之旅后它将重返地球,向明日世界传递当今人类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8.
在轨液体的排放将产生毫米级固态颗粒空间碎片,由于其升华耗散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若长期留轨将产生危害。文章以水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对冰粒在轨升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粒的太阳吸收比是影响其升华的重要因素,采取措施提高颗粒的太阳吸收比和减少单个颗粒的平均质量都可有效加快颗粒的升华耗散。  相似文献   

19.
雷锡恩公司的价值工程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是在事实形成之前、之后,或在形成的过程中,用集体工作分析成本和工程的方法来辨别出不必要的成本费用.用这一系统的有效性要依靠对用户的训练和技能的了解,以及了解在价值工程运用环境中的所有有关业务人员.它把工程、制造和采购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去——以较低成本达到所需性能.以此为中心,它用下列方法提供逐步改进所有起作用的部门的成本有效性:防止不必要的成本进入产品中;将存在的成本问题转变成额外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胡杨 《航天》2012,(6):1-1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新闻包围,但究竟什么是“新闻”,无论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新闻界还是研究层面的学术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西方新闻界那个著名的判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有“黑色幽默”色彩,虽不能作为新闻的定义,却道出了新闻的一个必备特征:新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