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捷变频雷达本振跟踪的方法,该法采用中频计数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非相参捷变频雷达本振频率的自动跟踪,与传统的本振跟踪方法相比较,该法具有系统组成简单、设备成本低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旋转变频磁控管式频率捷变雷达的本振频率跟踪原理出发,分析了产生本振频率跟踪误差的主要因素。文中着重讨论了本振频率冷跟踪误差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热跟踪后本振频率跟踪误差项。分析前者,可以决定热跟踪电路应予修正的频率范围,而后者则是跟踪本振最终的误差。以上分析对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是有参考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对光纤陀螺振中输出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某些频率点下幅值很大,造成振动过程中陀螺存在较大的振中零偏漂移。本文提出了采用相关检测技术对误差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理论仿真表明相关检测可提取噪声中隐含的周期性信号,研究发现了陀螺机械封装及工装固定是产生上述试验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证明理论分析正确,改进方案使陀螺振中零偏漂移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宽带可重构收发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和频率源。发射机完成从中频 70 MHz 到100~550 MHz 的射频发射,为了减小发射信号对相邻信道的干扰,发射信号的杂散抑制要高。接收 机从众多的电波中选出有用信号,并将该信号搬移到中频信号,然后放大到解调器所要求的电平值,将射频信 号变为中频信号,由于传输路径上的损耗和多径效应,接收机接收的信号是微弱且有变化的,并伴随着许多干 扰,这些干扰信号强度往往远大于有用信号,因此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是灵敏度和选择性。频率源提供精确和低 噪声的本振信号,为射频变频系统核心部分之一,频率源的主要指标是相位噪声。  相似文献   

5.
非相干多普勒跟踪系统中,星载主振器与地面跟踪站的频率基准不相干。就测速准确度而言,非相干多普勒跟踪的性能低于相干多普勒跟踪,但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导频单音法可以消除星载主振器的频率漂移对测速准确度的影响。本文结合无线电干涉仪介绍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远程信号监测系统对测控仪器的要求,文中给出了在ISA卡上集成高精度频率计/信号源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该设计采用CPLD电路,对恒温晶振的输出信号和GPS的PPS信号进行自适应处理,克服了在实际应用中GPS秒脉冲信号易受干扰、晶振存在不确定漂移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将获得的高精度时钟信号和GPS秒脉冲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用在测频电路和信号源中,使频率计和信号源可以长时间保持很高的精度,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频率无关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会随频率发生变化.实时延迟线是提高宽带相控阵天线指向精度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随频率改变而产生漂移的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当频率改变时,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仅在俯仰角面发生漂移,而在方位角的指向不变.详细讨论采用子阵分割技术,并在子阵级别用实时延迟线,单元内采用移相器的混合波束控制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扩展相控阵天线的带宽.  相似文献   

8.
根据卫星通信中遇到的极化问题及其对移动地面站的影响,针对不同极化卫星间的差异,从电磁场理论中极化的定义和分类出发,给出不同极化电磁波电场信号表示方法,以某型移动卫通站天线馈源结构为例,介绍了不同状态下极化工作方式和线极化方式中线极化面调整的机理,然后结合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工作原理,对天线跟踪水平极化信标时线极化角与跟踪接收机相位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跟踪接收机相位漂移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光晶格钟运行时,不停起伏的杂散磁场会引入一阶塞曼频移和二阶塞曼频移,从而影响光晶格钟的频率不稳定度。此外,突变的磁场可能导致激光频率参考到钟跃迁频率的伺服闭环过程发生不可恢复的失锁,从而阻碍光钟的持续运行。在实验中,光钟进行频率闭环锁定前,通常通过控制三维线圈对光钟主腔中心原子处的杂散磁场进行补偿。首先使用三维磁强计,对真空主腔附近的磁场进行监测和记录,以分析杂散磁场对光钟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正态分布模型和二项分布模型等,对光钟频率伺服锁定过程的阿伦偏差进行仿真拟合。在引入实际磁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模拟光钟频率的伺服锁定过程,分析其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减小杂散磁场起伏和控制磁场漂移,在提高冷镱原子光钟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利用天线端口耦合传导信号来评估飞机射频接收机在遇到强电磁干扰环境的适应性。该方法在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方法原理、天线耦合功率测试方法、天线端口传导敏感度测试方法等主要内容的分析和阐述,证明本方法是正确、简便的,是适用设备研制阶段评估抗高强度阻塞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借助射弹跟踪和弹道模型预测落点,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精度和威力。作为陆军和人机工程实验室及弹道研究实验室合作计划的一部分,Harry Diamond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基于GPS的转发器,从此提供射弹跟踪数据。该研究项目包括二项研制任务:安装在射弹上的GPS转发器,确定射弹位置数据的专用接收设备。 Harry Diamond实验室已在对GPS转发器和接收设备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研究。转发器的设计问题有:仔细考虑干扰信号,天线设计要求,元件小型化,高加速度。系统增益极高(120dB)使自干扰问题很突出。选择系统频率,尽量减小来自主频和谐波频率的潜在干扰。为简化系统硬件实施方案也需要作频率选择。转发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高加速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选用合适的主振荡器主要考虑了在16000g(最高)炮射环境下各种振荡器的特性。要在下列因素之间折衷考虑:频率精度及其对系统功率和频带需求的影响,在高8条件下振荡器的特性。这种转发器方案已作成试验电路板并进行了鉴定,然后做了两个样机,于1991年10月试射。需用转发接收设备来处理转发的GPS信号,给出位置数据。由软件完成相关、跟踪和位置求解。飞行时间很短(小于2分钟),可使用随机存取存贮器(RAM)的数据贮存设备。相对于现用系统这种独特的方法大大简化了数据记录系统。做了一套转发接收机试验设备,用来处理现场试验所获得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下述原理的跟踪系统方案,即由试验飞行器转发各GPS卫星信号,而由地面的靶场设备完成信号跟踪和弹道确定。叙述了两种飞行器用的变频转发器,提出了几种修正转发器本振误差的技术,并建议采用IRIG标准遥测设备进行接收、记录和传送转发信号的几种可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地测控链路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机制的定向天线捕获跟踪方法,通过采用具有良好正交性能的两路伪随机序列对基带信号进行直序扩频和正交调制,并优化捕获跟踪算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天线捕获跟踪性能.经测试验证,该方法具有抗干扰、捕获速度快、跟踪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文根据耦合振荡器阵列提供一组均匀相位分布本振信号的接收原理,推导了一维线性和二维矩形耦合本振阵列产生均匀相位分布的控制方法,并对耦合本振阵列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耦合振荡器阵列在天线接收技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地测控链路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机制的定向天线捕获跟踪方法,通过采用具有良好正交性能的两路伪随机序列对基带信号进行直序扩频和正交调制,并优化捕获跟踪算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天线捕获跟踪性能.经测试验证,该方法具有抗干扰、捕获速度快、跟踪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单天线的方向性限制,采用传统的天线模式不能实现对旋转飞行器连续跟踪测量。通过多天线分集和合成2种模式,可以实现信号的全向接收和转发,但同时带来接收信号阶跃以及信号干涉区等新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信号变化剧烈,能否正确描述信号动态下的特征,并分析其对设备多普勒回路的影响是实现连续高精度跟踪的关键。本文推导了多天线动态下的双程应答多普勒测速方程,详细分析了分集、合成2种天线模式下信号的特征及信号对多普勒回路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多普勒回路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轨挠性卫星的工作环境恶劣,不仅有外部干扰和挠性附件振动引起的内部干扰影响本体的姿态,还可能发生执行器故障。针对存在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挠性卫星,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估计器的容错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未知的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构造辅助系统,并利用投影函数设计自适应故障估计器估计执行器效率损失因子,同时设计了基于参数自适应律的方法补偿外部干扰、挠性部件震荡引起的内部干扰和执行器加性故障。然后,借助估计信息设计了基于反步法的容错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确保研究的控制方法能够使得挠性卫星的姿态和角速度有效跟踪期望信号。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该容错控制策略能保证挠性卫星在内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下的跟踪控制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中地面设备笨重、跟踪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地面天线采用智能天线的方法,利用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实现对机载终端的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估计,并添加去相关操作对抗多径,利用基于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波束成形算法完成波束赋形,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跟踪方式,具有设备质量小、成本低、机动性灵活性强和跟踪速度快等优势.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OA估计和波束成形算法的智能天线能够在保证高增益的同时,实时准确地估计出有用信号和多径信号的来波信号方向,并正确完成波束指向,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闯  胡婧  李永强  边东明  李颂 《航空学报》2019,40(9):322863-322863
认知无线电能为缓解空间信息网络中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紧张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论文针对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动态分配的频谱共享方法。基于用户信号质量最差场景的干扰分析,定义波束隔离区域以避免同频干扰。此外,针对卫星运动引起的时空动态性,通过卫星星历、频率配置方案以及天线方向图等共享信息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提出频率动态分配算法来实现频谱共享。仿真结果表明,频谱共享方法在保护主用户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次级用户的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20.
某型飞机飞行中出现发电机故障、断恒装故障,危及飞行安全,本文针对这两种故障现象的故障原因、告警原理、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最终确定故障是因频率信号干扰所致,为飞机的维护和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