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升机器人飞机自动钻铆质量并提高自动制孔铆接率,对双机器人协同的飞机自动钻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双机器人协同自动钻铆工作流程.针对协同运动提出为机器人进行编码,利用Ethernet(TCP/IP)实现系统和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传输.为了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将机器人单侧信息转化到另一侧的机器人下,采用激光跟踪仪并利用单位四元数法对双机器人基坐标系进行标定.最后在KUKA的KR-500双机器人和其30m扩展第七轴上进行协同运动和控制系统试验以及双机器人定位重合度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试验表明因该方法带来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自动化装配中对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设备的控制要求,设计一套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基于Beckhoff控制系统的自动钻铆设备。该控制系统以现场总线的方式,将工业机器人、扩展地轨、多功能末端执行器、刀库以及其他附属设备通过Beckhoff的核心控制软件联系在一起,实现对加工现场的实时控制。并通过一系列的精度补偿措施在多个环节对误差进行修正补偿以提高精度。试验表明,该套系统可达到末端制孔定位精度±0.5mm,垂直精度±0.3°,孔径精度H8,锪窝深度精度±0.01mm。  相似文献   

3.
打造航空工业自动钻铆设备先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飞机制造业对自动钻铆加工要求的提高,BC公司特别为其开发出了TJKPSPACE龙门机器人自动钻铆加工系统,并且已经申请了多项技术专利  相似文献   

4.
面向飞机装配的机器人定位误差和残差补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业机器人由于其高柔性和低成本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飞机自动钻铆系统中,使用精度补偿有效地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残差补偿方法。首先使用基于运动学参数标定的方法辨识出机器人的几何参数误差,再利用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方法对残余误差进行估计,实现对机器人的误差和残差的补偿。以工业机器人KUKA KR-30 HA为对象所进行的试验验证表明,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平均值由补偿前的0.879mm经过定位误差补偿后提高到0.194mm,经过残差补偿后进一步提高到0.141mm,经过定位误差和残差补偿后的机器人最大误差由1.492mm降低为0.296mm,最大绝对定位精度误差降低了80.16%。该方法能有效地补偿参数辨识后遗留的残差,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轻型自动装配系统数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周期长、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可实现软件复用,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结合EtherCAT工业以太网和Ethemet技术进行了钻铆系统的集成,并在单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和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上进行了验证,验证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飞机钻铆机器人离线编程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基于MBD的智能离线编程技术。依据飞机钻铆的工艺特点构建了钻铆MBD模型,从钻铆MBD模型中自动提取待加工孔的坐标、法矢、材料、紧固件规格等工艺信息,据此规划最佳的机器人加工站位、加工路径和加工工艺参数,并利用CAA基于DELMIA软件开发了飞机钻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7.
将工业机器人用于飞机的自动化装配有着很高的定位精度要求,对六自由度KUKA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器人运动学误差模型,以Levenberg-Marquardt阻尼迭代最小二乘法求出适合机器人标定空间的各参数误差最优值并以Kuka机器人为实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经过补偿后,标定空间内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得到极大改善,可以满足飞机自动化装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新性的将双目视觉图像定位技术应用在自动压铆机上,以实现对铆钉的精确定位,针对压铆机的压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圆并采用一步移动的双目立体视觉标定方式,建立了双目识别图像定位技术对铆钉的标定方法.对自动压铆机数控托架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自动压铆机数控托架系统的自动压铆.  相似文献   

9.
铆接是飞机装配中的主要连接方式,高效高质量的钻孔与铆接技术是提高飞机装配质量与装配效率的关键。机器人钻铆系统以其高灵活性、低成本的特点逐渐进入到飞机装配领域,成为自动化钻铆系统中的新军。首先对国内外机器人钻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对国内机器人钻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最后总结了目前机器人钻铆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研究工作,以供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是自动钻铆技术应用关键环节之一,离线编程质量与效率将直接影响飞机壁板的生产制造周期。研究分析了当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针对目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效率低下、编程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飞机壁板自动钻铆快速离线编程方法,该方法优化了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流程,同时针对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数据处理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基于CA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离线编程过程数据的批量化处理。基于该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方法可大幅提升当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VXI总线仪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XI总线仪器由于其性能优越且软,硬件体系具有开放性,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交运运输,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自动测量设备,VXI总线仪器自身的计量校准也是必要的,不可回避的。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课题,阐述了进行VXI总线仪器校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比较了几种VXI总线仪器校准方案,组建了一套自动校准系统,论述了校准软件的结构及软件误差的控制措施,最后展望了VXI总线仪器校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摄像机标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的单幅或多幅图像来确定摄像机的参数模型,进而获得摄像机的各项参数,在机器人导航、三维重建、生物医疗、虚拟现实、视觉监控、视觉伺服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传统标定方法,自标定方法和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其优缺点作出评价并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校准的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实现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静态,动态校准和如何编制校准软件实现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14.
飞行校验系统作为一个测量认证系统需要有足够高的测量精度,为了保障飞行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接收机进行定期标校。对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连接作了介绍,重点研究了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源控制技术以及自动标校算法,实验表明,自动标校系统标校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风洞天平校准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国外风洞天平校准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阐述了美欧在风洞天平校准技术方面的发展理念和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龙  龙斌  陈颖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4):39-40,64
在地面卫星测控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塔校准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本文针对已有的卫星测控系统设备提出一种无塔校准方法,给出了具体无塔校相和无塔校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校准的动静载综合参数校准装置。本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智能化、操作简单、用户可自由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星载相控阵天线在轨标校技术,重点研究了S频段星载相控阵天线标校方法,论证了标校站的数量及配置要求,同时分析了标校时间和标校流程,从而提出了使用1个标校站进行粗略标校,然后再使用3个标校站进行精确标校,即改进的粗略标校+精确标校的在轨标校方法。在保证标校精度的同时,使标校站天线口径从3个7m天线降低为1个7m天线和2个0.5m天线,大大降低了系统对标校站的建设要求。当相控阵天线波束合成损失大于1dB,系统可采用单站粗略标校+三站精确标校的改进算法进行天线标校;当相控阵天线波束合成损失在1dB以内,系统可省略单站粗略标校过程直接进行三站精确标校。  相似文献   

19.
对检定与校准、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检定与校准、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的区别及各自的重要性,不少资料和文章都做了叙述与讨论,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的编写等方面,谈谈对其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全面有效地计量校准军用ATE,对保证其正确性有效性非常重要.设计开发ATE计量校准程序,可以实现ATE自动化整体原位校准,提高计量保障效率和测试质量.介绍了机栽计算机ATE计量校准软件的系统结构,重点讨论了计量校准程序结构和面向信号的程序开发方法,最后描述了计量校准程序流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