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十余个省份,给航班飞行带来极大的困难,时值春运,运输和保障压力更显巨大。面对这些,民航系统各条战线上,从领导到一线员工,上下一心,将旅客利益置于首位,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应对灾害天气,力保航班安全,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航班保障事例,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应对突发灾害情况中的民航系统各单位在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设备保障和协调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罗继杰  郭平平 《机场工程》2003,(1):21-25,39
未来联合作战,空军将充分发挥远程机动,快速调整的特点,频繁组织部队跨战区机动,集中数倍于平时的兵力于主要方向,解决联合作战中主战和保障部队的应急进驻,前进阵地应急开设以及机场阵地的应急扩建与抢修等,是应急保障力量建设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对空管部门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经历,极大地考验了空管目前的应急保障能力。通过这次应急保障,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也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空管应急保障能力的课题。本文试图以民航空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为背景,对应急保障目标的确定、应急方式规划等问题作出阐述,并从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完善、应急演练实施等角度,对民航空管应急保障体系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工作是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26条明确要求:“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运输机场应急救援的演练和人员培训。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机场迁建塔台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塔台高度与机场净空矛盾、正在运行的航管设备在搬迁时的应急处理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急救援定位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救援人员和受害人员的生命安全。首先,对应急定位与普适定位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应急定位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应急定位系统的精度、连续性等技术指标。之后,分析了不同传感器在应急场景下的可用性,对相应传感器在应急定位领域中的融合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围绕坐标基准、知识图谱、多源协同、智能控制四项关键技术架构室内外无缝应急救援定位系统,总结了构建流程。其中,坐标基准将室内和室外、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统一,而知识图谱综合权威发布信息和灾害场景信息进行决策,不仅可以辅助多源融合中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无缝切换以及故障传感器隔离,还能协调智能控制中救援设备的调度、救援设备之间和救援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协同定位。  相似文献   

7.
吕美茜  党斌 《飞行试验》2004,20(3):13-17
应急放油是现代飞机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机性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机定型试飞的科目之一。本文主要对某新型飞机应急放油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该机应急放油系统和其它飞机进行了对比,认为该机应急放油系统的设计较为合理。最后对新机进行应急放油试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急公路飞机跑道是指由平直、宽阔的高等级公路直线段经快速改造后能供飞机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起降的临时性飞机跑道。战时当军、民用机场遭到破坏,恢复和新建机场困难极大,利用高等级公路应急改造成飞机跑道就成为恢复空运保障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将高等级公路快速改造成应急公路飞机跑道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客舱安全直接影响飞机的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分析民机客舱安全定义及内涵,将客舱安全归纳为客舱安全设计和客舱安全管理两大类。根据适航条款,对客舱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基于动态客舱应急撤离实验环境,通过实验验证了应急出口打开时间、应急出口撤离率、乘务员职责等保障措施。实验表明,翼上Ⅲ型应急出口的平均撤离速率为1.12人/s,平均人流量为1.21s/人,与FAA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前登机门(C型)的平均撤离速率为0.41人/s,平均人流量为2.27s/人,与FAA差异较大,原因在于FAA试验没有配置充气滑梯。客舱离地较高,参试人员在滑梯处的犹豫和不正确的跳下滑梯姿势是影响出口撤离率和滑梯平均人流量的主要因素。乘务员对应急撤离起着重要的作用,舱内烟雾对应急撤离有一定影响,面罩脱落基本上不影响人员的撤离。  相似文献   

10.
适航规章对民用航空器提出了应具备应急撤离的能力,明确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 针对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验证,当前普遍采用地面演示试验的符合性方法,传统的地面演示试验存在着试验开展安全保障难度大、成本高、对设备场地依赖强等局限性。 而随着 VR 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根据航空器应急撤离对应的适航条款,梳理了应急撤离演示试验的要求,分析了 VR 技术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的可行性和优点,研究了民用航空器应急撤离演示试验、航空器数字建模以及 VR 的技术特点等方面,提出了 VR 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验证时适航审定的主要审查内容、重点关注要素和技术审查要点,为建立 VR 应用于航空器应急撤离的适航审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夏至 《机场工程》2006,(1):27-28
在未来的对敌斗争中,民用机场战时供航空兵使用,是空军战场准备的重要工作,为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工程保障准备。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简要介绍了民用机场作战应急使用场道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8.11”事件发生以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江苏安监办的具体指导下,迅速启动预案,成功进行了应急救援保障,维护了机场安全正常的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13.
航空器失事等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具有成灾偶发、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强烈的突出特点,高效的应急救援是减少损失、降低社会影响度的重要保障。以GIS桌面软件为平台,建立机场及其邻近区域的机场场道、集结点、道路、消防、医院等地理空间数据库,实现了救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应急救援方案的科学决策,提高了民用机场应急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机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是在飞机出现意外等紧急情况下能使旅客快速撤离飞机、挽救乘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系统,它包括迫降陆地后的应急撤离设备、追降水面上的水上救生没备以及必要的医疗救治设施。通过分析当代民机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设备的配置情况,从适航要求方面分析民用飞机在几种救生模式下应急撤离及救生系统的配置需求。  相似文献   

15.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依据《国际卫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卫生法律法规,对机场的出入境旅客及口岸人员进行有效的传染病监测和控制。自机场建立以来,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口岸传染病监测与控制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从业人员体检、口岸出入境人员检疫、疫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卫生宣传等方面相应的管理措施,配备了足够的专业人员、房屋、设备和器具,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国际间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16.
载人空间站工程阶段,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呈现出高频度、常态化的特点,对上升段海上应急救援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载人飞船海上应急搜救的现状分析,设计并提出了我国空间站工程海上应急救援保障新模式:在组织实施上,将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纳入载人航天任务指挥系统,实现快速的应急响应和平战转换;在装备保障上,返回舱打捞、搜索定位、医疗救护系统、通信系统与船舶平台一体化设计,核心装备随船使用,尽量做到不拆不卸。最后,对现有模式和新模式进行了综合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7.
大型百货商场应急疏散措施安全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百货商场应急疏散措施对减轻事故发生后的严重后果极其重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价以确保其在事故发生时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本文首次提出了商场应急措施安全评价方法,给出了简单实用的安全评价及安全评价规则,对商场建筑设计、消防管理、安全管理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庆元 《飞行试验》2004,20(1):25-29
从技术上探讨了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面的有关问题。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运输类飞机乘员逃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必要性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并简要介绍了俄罗斯飞行试验研究院有关民机试飞应急离机安全要求。最后着重对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方法、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应急救援运行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也称紧急事件或危机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有可能或已经造成重大损失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本文立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思想,分析国内外应急救援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南方特大暴风雪灾和四川汶川8级的大地震,暴露出各行业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紧急直升机调运队伍缺乏的问题,提出国家应急救援直升机运行体系构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2月10日起.中国民航将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四个机场为重点,在全行业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后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将持续到12月31日。1月28日.民航局召开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整治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