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的一种名为 Winnin的反舰导弹诱饵系统的研制计划正进入全面工程发展阶段,Winnin 是一种以盘旋火箭为基础的全天侯、快速发射的诱饵系统。由于澳大利亚海军的需求量太少,不能以规模经济生产,该国正在寻找海外合作者以分担研制经费,特别是负责制造电子有效载荷。澳大利亚自己正在集中力量研制盘旋火箭,该火箭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关空间运输与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各种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国正致力于降低费用与提高可靠性的工作。在美国,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冒险号”以替代航天飞机,其二分之一缩尺模型“X-33”计划1999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在日本,计划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RLV)的主要依据是建立在 H-2A 火箭技术之上,在研制空天飞机型 RLV 前,先研制 HOPE-X。计划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采用液氢/液氧、推力980.665~1961.33kN,并具有调节能力的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液氢/液氧涡轮泵)的其他要求是工作寿命长,可靠性高。本文就可重复使用涡轮泵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日本正在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心新建的设备中进行先进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火箭系统将使日本在21世纪具备发射大型新卫星的能力。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国家宇航实验室(NAL)分别管理角田地区的两个研究中心的各项火箭试验活动。H-1和H-2火箭用的氢氧发动机是这两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日本航天飞机所需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和21世纪的重型运载火箭用的空气冲压—火箭发动机的各种新技术也正在  相似文献   

4.
H-1是日本1985~1995年主要使用的运载火箭,目前正在进行研制。这种火箭具有发射500公斤以上同步定点卫星的能力。第二级采用液氧、液氢推进系统和惯性制导方式。就火箭布局来说,考虑了数种方案。1977年进行方案设计、搜集资料并对各候选火箭进行比较,同时对火箭各分系统明确地提出了基本要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宇宙开发委员会预计在1978年上半年,选定一种候选火箭方案。主要研究项目——液氧·液氢推进系统、惯性制导装置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等,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及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正在联合进行研制。对于液氧·液氢发动机,正在进  相似文献   

5.
有效地开发空间的关键是用低费用运输系统把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许多有见识的观察者认为,如果能把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的费用降低到每公斤2000~4600美元,航天运输市场就会大大兴隆起来。美国火箭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用固液火箭发动机推进的工业运载器(ILV),来实现这个降低费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这种推进系统的性能特点以及它特有的对低费用商业发射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0,(3):107-107
美国空军目前正在研制可回收的火箭,希望火箭在进入太空后能自动返回地球上的发射点。目前,美国空军都是用一次性火箭来发射卫星。按照目前的计划,第一个原型火箭有望在2013年发射。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正在用大力神和航天飞机两个系统加速进行地球转移轨道4540kg 至9080kg 的有效载荷方案研究。实践证明,这两个系统需要较高的发射费用。美国政府也已决定,不对新的系统诸如国家运载系统等做进一步研究,当然主要还是研制费用太高的缘故。本文主要介绍了低费用运载火箭方案——把4540kg 到9080kg 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转移轨道;从现有的硬件入手,尽可能地缩小运载火箭的研制费用。这类运载火箭不仅包括了固体火箭的下面级,而且还包括了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火箭的上面级。在对其性能研究的同时,对发射场的运作情况也进行了探究;以便于把发射场制约在原大力神和航天飞机的发射基地之上。这一研究表明:可以研制和生产这些低费用运载火箭,并且在现有的基地发射。因此也可节省用来建造新发射场的那笔费用。所以,这一方案大有希望缩减运载火箭的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8.
大西洋研究公司为“星球大战”(SDI)计划研制出一种非常轻的、整体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喷管。发动机是用碳石墨纤维和碳基体制造的。该公司的TACMS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样机直径为0.61m,其生产型发动机的直径将为0.66m。为了能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用于空基推进系统,该公司以及其它公司正在研制新型高性能推进剂和轻质、高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N火箭     
1981年8月11日五点零三分,N—Ⅱ火箭(第二枚样机)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场喷射出桔红色的火焰,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载着静止气象卫星—Ⅱ“向日葵2号”,冲上黎明前的夜空。在这以前,日本曾依赖美国,使用“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了试验应用卫星系列的“向日葵”、“樱花”、“百合”三颗卫星。N—Ⅱ火箭是日本为发射应用卫星而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从1976年起开始系统论证,继而展开研制工作,1980年夏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51-651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制先进空间推进系统,美国艾德一阿斯特拉火箭公司研制的一种通用型高科技VASIMR火箭发动机可使未来火星之旅缩短至两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以低成本发射大型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H-Ⅱ运载火箭,以作为其90年代的主要运载工具。目前,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该火箭的D阶段的研究和进行多种类型的研制试验。1988年已开始制造H-Ⅱ的地面试验型火箭(GTV)和第一枚飞行型(FM)火箭,第一次试飞计划在1992年初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H-Ⅱ火箭的设计和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北约多管发射火箭系统(MLRS)是为了对付华约集群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而设计的一种大面积杀伤武器。这项武器计划于1976年12月开始投标,1978年12月进行这种武器的首次试射,1980年4月沃特公司在竞争中获胜,1980年5月进入全面研制阶段。在多管发射火箭系统进入全面研制阶段之前,美国、英国、法国和西德于1979年7月就该武器系统的研制任务和研制费用以及如何部署问题签署了一项备忘录。1982年7月意大利加入这项计划。1984年荷兰也表示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的固体推进剂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系川教授等会同日产汽车公司、日本油脂公司等单位,开始火箭的研究。当时世界上还是以液体火箭为主,而日本却决定了以固体火箭为主的研究方向。开始了“铅笔火箭”固体发动机(当时使用的是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并于1995年4月在  相似文献   

14.
子力 《中国航天》2000,(4):24-28
美国两大宇航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正在为美国空军研制称为渐进一次性运载器 ( EELV)的一次性运载火箭。这项计划的目的是要研制出可使美国重新称雄世界运载行业的新的运载器家族 ,以取代目前正在使用的美国运载行业“三套车”——中等运载能力的德尔它和宇宙神以及重型的大力神 4火箭。为了创造竞争环境 ,美国空军采取了让洛马和波音两家各自研制一个系列的双承包商办法。洛马公司的系列称为宇宙神 5,而波音公司的系列称为德尔它4。齐头并进的这两项火箭计划都在力争在成本、性能和系统可靠性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以满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6,(7):19-20
美国航宇局6月5日公布了其10个下属现场中心将承担的“星座”探测计划下的工作.以落实布什总统提出的空间探索构想.在2020年前把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实现重返月球的目标。这些工作涉及“机组探测飞行器”(CEV)飞船及相关运载器和着陆器的研制.该局希望在8月底或9月初确定一家主承包商来设计和研制CEV飞船.并由其各现场中心提供大力支持.洛马公司正在同由诺格和波音公司组成的团队竞争这份合同.另外.美国航宇局近几个月来还启动了一系列的合同.以使工业界和各现场中心能开始研制“机组运载器”(CLV)火箭。该火箭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主级由现役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衍生而来。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澳一集团拟从伍默拉发射运载火箭 由三家澳大利亚公司组成的一家联合公司正在准备实施其从澳大利亚中南部军事基地伍默拉发射运载火箭的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家称为南方运载火箭公司的联合公司打算研制一种可将680~907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的火箭。该联合公司曾同洛克希德公司讨论建立合资公司事宜,但洛克希德公司已决定研制自己的中小型运载火箭系列。目前该联合公司仍在同洛克希德公司进行协商,也在研究其它方案,如利用俄罗斯的火箭。该公司希望在3~4个月内作出是否实施这一计划的决定。 (何广)  相似文献   

17.
MiraculouslySeedingCloudsandHigh-EffectivelyRain-makingandHailDlspellingbyWR-1BAnti-hailRocketOperationSystemMadeinthe41stInstituteofCASC.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开发研制生产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企业重点技术开发项目”和“国家重点企水军转民技术开发项目”.它是人工影响天气的新一代作业工具,与气象观测系统配套,可独立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防雹、增雪等项目。其中VqLIB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已于1994年7月通过中国气象局和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主持…  相似文献   

18.
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究制造公司(SNECMA,简称斯奈克玛公司)是一家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研制生产厂家,在欧洲航天推进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担了欧洲阿里安1~4型火箭各级以及液体助推器所用的推进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阿里安火箭在世界商业发射市场上抢占领头羊的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1999年6月为止,由6种型号组成的阿里安4型火箭已生产了120多枚。在新—代阿里安5重型运载火箭项目中,该公司负责研制生产低温主级的推进系统。阿里安5所用的 MPS 固体火箭发动机则是由斯奈克玛公司和意大利菲亚特航空公司的合资公司欧洲推进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从而充分利用了斯奈克玛公司在长期为法国战略导弹研制固体发动机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目前斯奈克玛公司还在为阿里安5的改进型火箭——阿里安5 研制ESC-A(使用阿里安4的 HM7B发动机)及后续型号 ESC-B(使用推力147千牛的全新式低温发动机)低温上面级的推进系统。这两种上面级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将有利于降低研制成本。除用于运载火箭外,斯奈克玛公司生产的推进系统还用于卫星的远地点变轨、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上海航天》2007,24(5)
MDA顺利完成KEI火箭发动机试验日前,美导弹防御局称已成功完成了动能拦截器(KEI)计划中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试验。该试验于2007年9月6日在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的试验中心进行,是最近18个月来进行的第三次成功的第一级发动机试验。试验中,一级火箭发动机适时点火并完成了一次全程燃烧,达到了较高燃烧温度。KEI是一直径约1 m,长约11.8 m的三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拦截器,可携带目前正在研制的未来多用途杀伤飞行器系统。该系统采用“射枪”方法———用安装在单枚导弹上的多个小型拦截杀伤器攻击敌方弹头,并可以迎击可能的诱饵或对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制定设计条件是很必要的,这些设计条件具有三个新颖独特的特征: (1)固体推进系统首次用于载人宇宙飞行。 (2)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当今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3)固体推进系统首次设计成可回收修复并重复使用。这些新颖的特征规定了在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需要采用以往的成熟工艺及制造方法,保证可靠性是头等重要的。本文评述了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从用于STS-1飞行的原设计到目前研制的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了石墨环氧纤维缠绕壳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