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3,(12):75-75
《军工文化》中航工业重组五年.本期封面文章和专题为读者全面展示中航工业实现对国际领先的航空制造业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正在向着世界航空巨头“并驾齐驱“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2.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1,(1):69-69
《航空世界》2010年11月.公布了低空开放的消息。也就是在这一年.人们感觉到飞行并不是可望不可及,它距离自己其实很近。也就是从2010年.很多普通人心中那个飞行的梦想逐渐被唤醒,那谁又能保证这个梦想在2011年或者2012年不会爆发、不会实现呢?本期“封面故事”.从多个方面讲述了未来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特别报道”栏目.分别介绍了俄罗斯航空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读来读往     
<正>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已经开始整体布局,不仅颁布《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还确定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因此本刊特别推出"智能制造专刊",与您共同关注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本期,封面文章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焱论述"智能制造的基础、组成及发展途径";专稿由  相似文献   

4.
《航空科学技术》2006,(2):48-48
国际航空第四期内容简介:直升机作为世界航空器中一种“多才多艺”的产品门类,在百余年世界航空技术发展和应用历史上,起着其他类航空器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期封面文章以未来战争发展对直升机的要求为前提,介绍了直升机技术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走向。为纪念中国航空工业55年的发展历程,本刊编辑专文介绍了55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风雨历程、重要成就和未来前景。本期中,以解读民航“十一五”关键词为主题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民航“十一五”发展的大手笔,值得一读。《航空维修与工程》是中国国内惟一一份公开发行的航空维修类期刊,是连接国…  相似文献   

5.
《航空科学技术》2006,(3):48-48
国际航空第六期内容简介:本期《国际航空》有几大看点:其一刊登了颇受读者欢迎的“中国航空公司指南”,它涵盖了2005年中国大陆各个航空公司的重要数据,具有相当的参考和收藏价值;其二本期刊登了几篇有份量的采访,涉及我国航空货运、直升机制造以及业内精英;其三技术内容丰富,无人机和机载监视系统的方面的文章信息量大,分析到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航空科学技术》2005,(1):48-48
《国际航空》每年第一期的航空航天大事回顾是《国际航空》的保留栏目,除了刊登国际国内十件大事外,还对2004年业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精心汇编。本期的封面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2004年全方位的历史回顾。在工程与技术栏目,这期刊登了有关GPS更新换代和来自第24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的报道。从这里,读者可以领略航空航天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在热点追踪栏目,本刊记者以空客A350“叫板”7E7为题,对这市场变化进行了追踪报道。《航空周刊》商务版本期的封面文章《空难骨牌》通过对去年11月21日空难余波振颤的反思,去探讨我们的行业应该如…  相似文献   

7.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09,(6):79-79
《航空世界》2009年4月5日.朝鲜又进行了一次火箭发射.并引起美、日、韩三国的强烈反应。本期《航空世界》“封面故事”栏目从朝鲜的导弹力量.火箭制造能力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拨开层层迷雾力求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刊刊互动     
《航空世界》随着日本、韩国、印度的四代机研制计划的急速推进,我们正在无声无息中被四代机重重包围。如何突围,成为了中国航空业与中国空军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期"封面故事"看中国如  相似文献   

9.
孙伟 《国际航空》2005,(7):67-69
本期开始设立“企业风采”栏目,本栏目将着重介绍中国航空工业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和航空精英人物为发展中国航空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航空》编辑们为了办好这个栏目将深入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对引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先进单位及风云人物进行专访,报道中国航空企业的最新动态,通过鲜活的人物和丰富的事例,全面记录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本栏目将以介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为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1,(2):69-69
《航空世界》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世界上航空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继续拉大与其他国家的的技术差距。为谋求全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国开始在军用和民用航空布局下一带技术。美国空军于2010年11月初发布“下一代战术飞机系统”能力需求征询书.拉开了第六代战斗机研制的大幕!本期的“封面故事”将盘点2010年的国外航空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0,(2):47-47
《航空世界》本期的封面故事讲述了八一飞行表演烈的成长历程。2009年是俄罗斯的军事改革年。一年来,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举措,对涉及国防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触及。新动作栏目本期文章痛定思痛——2009年俄罗斯军事改革经为您分析变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信息     
中航传媒链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航空运输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来自国外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剧。本期的封面文章在分析了中国民航面临的竞争态势后,对如何提高航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随后,本刊为关心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读者呈现了《国际航空》的优秀保留节目——“中国航空公司指南”。本期的“飞艇”专辑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飞艇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以往飞艇在技术和应用上的诸多限制,使一度受冷落的飞艇重新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出现了新一轮的飞艇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货运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中美航权协定让美国的货运航空公司每周往返中美两地货运班次增加到111班,对于美国一方而言是"惊喜几重天",太平洋对岸终于获得了开放中国市场这个多年梦寐以求的结果。 而中国民航的现状是全国货机总数还不及美国一家货运航空公司的零头,因此我们可以无庸讳言地说中国的航空货运业正在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 本文将主要从货运角度阐述作者所认为的今后我国航空货运舞台上可能会出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薛剑  许英涛  刘磊  李峰  刘鹏程  高杨 《民航管理》2023,(8):26-29+53
<正>《“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关于加快枢纽机场建设,《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行业政策中也相继提出对航空货运枢纽及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的发展要求。本文重点以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规划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深入研究鄂州花湖机场的规划方案,总结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运营需求与机场平面布局规划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希望可以为未来专业性货运机场的平面规划布局提供借鉴参考,并对综合性机场货运区平面布局或运营公司建设运营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期发表了刘功仕同志的《发展与边缘化的我国民航国际货运》,我相信很多民航人和关心民航发展的人读后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该文以公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揭示了以下事实:1.从市场份额看,1995年,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份额还超过50%,但1996年市场份额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下降到了50%以下。自那时开始,份额逐年下降,2004年市场份额为28.6%,不到三成。9年来,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国际货运市场的份额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2.从运输量看,2004年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货运吞吐量为213.1万吨,比1995年的35.2万吨增长6.1倍,年均增长2…  相似文献   

16.
读来读往     
<正>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航空制造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制造方式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期中,专稿由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魏小红讲述了航空发动机水平脉动总装生产线规划研究;封面文章中,张立武研究员与大家分享钛合金精密热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进展。同时,本期还设置了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等专题,从不角度阐述了目前航空制造中的先进技术……本期责编贾静宇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30日,香港联谊工程有限公司与北京中仪国际招标公司在北京举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货运处理系统”签约仪式,联谊工程有限公司将为正在兴建的首都新货站设计、建造和安装整个航空货运处理系统,将使其成为中国最先进的航空货运大楼。伴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崛起,中国的航空货运业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逐步成为航空运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客运相比,货运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中国民航已把发展航空货运业当作一项战略任务,积极制定有利于航空货运业发展的政策,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重中之重工程的首都国际机场航站…  相似文献   

18.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2,(4):21-21
《航空世界》本期封面故事带给大家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中国周边可以说是四代机云集.美国在日本和关岛基地部署F-22战机:俄罗斯在2010年底开始试飞T-50隐形战斗机.韩国也准备引进美国的F-35战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面临的三大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呈现加速增长趋势,使货运业务成为航空运输业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客轻货”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大为改观,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大型航空公司在机构设置、机型选择、航线航班安排、收益核算等方面,赋予航空货运以应有的战略地位,货运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里所说的货运航空公司主要是指用货机进行运营的航空公司。1998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2003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香港泰富公司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合资组建中国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独立货运业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在深圳翡翠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大韩航空公司在天津银河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各持有25%的股份。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在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的股份占16%(重组前在长城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持有25%的股份)。这些合资航空公司对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自2002年8月1日实施《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以来,还有一些外国航空公司投资中国的客运航空公司,包括支线航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没能坚持到底。从航空公司投资航空公司概念上分析,外国航空公司"走进来"了,而我们中国的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