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用J7飞机,在h=5000m,Ma=0.8,全加力飞行状态,使用倍脉冲平尾进行飞行试验所测得的两组试验数据及极曲线,对其Cx=f(Cy),Cy=f(a)中出现不合理现象和疑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该解决问题垢办法就同动态飞行试验数据求出C^wzy=f(Cy),(Ma=c)并将此数据用于动态极曲线Cy平衡状态的修正,结果表明,用倍脉冲平尾求飞机极曲线的修正方法简便实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MIMD型机上求解板的临界载荷的一种并行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全义  叶天麒 《航空学报》1994,15(8):975-979
提出了一种在MIMD型并行机上求解板的临界载荷的子结构方法的并行算法。此算法实际上就是解决Ax=λBx广义特征值问题(其中A、B为正定的箭头型矩阵)。主要通过矩阵变换将此问题转化成适合并行算法的一般特征值问题。给出了此并行算法的并行加速及效率的分析和算例,证明了此并行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ORACLE关系数据库的叉车机械零件图纸管理系统MDMS(MachineDrawingManagementSystem)该系统是一个集图纸的图形管理和图号(文本数据)管理为一体的图文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建立了与AUTOCAD连接的接口,实现了在ORACLE环境下显示AUTOCAD图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舰载飞机弹射滑跑起飞特性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中  刘航 《飞行力学》1996,14(3):50-55
给出舰载飞机从航空母舰上弹射滑跑起飞的动力学模型,基本解算方法和示例计算结果。考虑了起落架油液减震装置的柔性对起飞滑跑特性的影响,列出了起落架受力的数学模型和飞机纵向动力学方程,根据编制的计算机源程序,以典型的A-6舰载机为算例,给出在整个弹射滑跑起飞过程中的a,x,x,y和y等弹射运动参数的动态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
边界层方程消去奇性机理的分析与分离流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各种边界层反方法何以能消去Goldstein奇性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它们都是为消去x(uy)0在分离点的不确定性和为其定值提供某种内在机制。文中还导出了三维粘性-无粘干扰模型的表达式。并将它同全三维边界层方程耦合求解,在一个后掠机翼上解出了攻角等于20°的大范围后部分离流场。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结构对称的带定心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SFD)—柔性转子系统双稳态现象的发生规律。说明了计算双稳态特性的方法,以轴承参数B、刚度比f 和质量偏心U 作为基本参数来分析双稳态特性,并得出了B—U 及f—U值范围。结果表明,只要设计参数选择合理,使B,f 和U值不在此范围内,即可避免双稳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xDSL在试验基地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用户线技术是一种新的极有潜力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它可以在普通铜质双绞线上高速传输数据。本文简要叙述xDSL技术的一般概念,并探讨其在试验基地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跨声速翼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给定的压力分布或速度分布作为目标,引入目标压力分布与保角变换模H的关系,给出求解流场和变换模H的反复迭代,逐步收敛到目标压力分布。通过积分变换模H就可以得到物理平面上翼型外形(x,y)的坐标,达到设计翼型的目的。以GK72-05-12和No.75目标压力分布为例设计出的翼型与相应翼型几何外形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分析和定向凝固等手段研究了Al-Mg-Ge系中α(Al)-Mg2Ge的晶共凝固特征。实验表明:在Al-Mg-Ge系中,具有最小凝固温度区间的两相共晶点不处于具有严格化学配比的Al-Mg2Ge线上,而是偏向富Mg一侧。  相似文献   

10.
一般HSDB网络的消息延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一般高速数据总线HSDB网络中消息延时控制的机理;根据不同优先权的网络吞吐量导出了一般HSDB网络设置4个定时器(1个令牌握有定时器(THT)和3个令牌旋转定时器(TRT))的解析表达式,为用户应用HSDB网络设置THT和TRT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傅丽 《航空学报》1987,8(8):441-446
一、引言 飞行器控制最初只作了三个单独回路独立控制,随着飞行事业的发展,又考虑三个独立的自适应回路以适应飞行环境的变化。但飞行器三个通道六个自由度之间是互相耦合的,考虑变量之间耦合集中控制,系统过于复杂难以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A computational algorithm to approximate an n-dimensional function of the form F(x,y,z, ...) by an algebraic polynomial in the least square (LSQ) sense is described. The basis of this algorithm is that the n-dimensional function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set of polynomials in each one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x,y,z, ... . This technique is illustrated by deriving the algebraic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in the LSQ sense for three-dimensional functions of the form F(x,y,z).  相似文献   

13.
作为微积分中连续函数介值定理在n维欧氏空间Rn中的推广,G.Aumann建立了一个定义于n维矩形上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J.Rohn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把定理推广到定义域为紧凸集的情形。利用Brouwer拓扑度理论,证明定理中凸性条件进一步减弱为星形区域时,其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文中的定理1,该定理是经典分析中的Fermat定理在现代分析学中的合理推广。据此又给出了一个中值公式在抽象分析中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指出了经典分析中的中值定理在抽象分析中不成立。文中各项内容相结合,较深刻地说明了中值定理在抽象分析学中不成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设Ω是自反的实Banach空间X中的有界开凸集,Y为一实赋范线性空间。证明了一个无穷维情形下的Rolle定理:如果算子A∶Ω→Y在Ω上强连续,在Ω内Frèchet可微,并且存在Y上的非0连续线性泛函f,使得f(Ax)=0对一切x∈Ω成立,则至少存在一点∈Ω,使对一切u∈X,都成立f(A′(x)u)=0。  相似文献   

16.
设X为满足Opial条件的自反Banach空间,D包含X为一闭星形集。证明了非扩张映像G:D→D的一个新的不动点定理,这一定理推广了已有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弧齿锥齿轮传动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磊  樊红卫  谷霁红  江平 《航空学报》2010,31(8):1680-1687
 以期望的传动误差曲线为目标,首次提出了弧齿锥齿轮传动误差曲线优化的泛变性(GMR)方法,它是对局部综合法的一种改进。首先讨论了齿面接触印痕和传动误差曲线的计算方法,并在传统局部综合法基础上提出了泛变性局部综合法,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局部综合公式和齿面接触方程,接着分析了对弧齿锥齿轮传动性能尤其是传动误差影响最大的两个加工参数即小轮切削速比和三阶变性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对某具体航空弧齿锥齿轮副的传动误差曲线和齿面接触印痕进行了泛变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小轮切削速比取0621 9且三阶变性系数取-0021 99时,轮齿接触分析(TCA)实际传动误差曲线比较对称且与期望曲线较好地吻合,而齿面接触印痕几乎没有变化,由此证明泛变性法对传动性能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研究工作对于航空齿轮传动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明初  顾文英 《航空学报》1991,12(9):523-526
对于Cauchy积分主值曾提出过一些数值积分法,主要是抽去奇异性方法和内插型或Gauss型方法。对于前者,要求积分核在积分区间上有连续的一阶导数;对于后者,实际上只能求出节点(某类函数零点)处的积分主值,且当积分核不是多项式时  相似文献   

19.
顾春伟  徐建中 《航空学报》1993,14(10):455-459
将三维流动中定义于任意曲线坐标系上的两个流函数φ(x~1,x~2,x~3)和ψ(x~1,x~2,x~3)反演为x~1=x~1(φ,x~2,x~3)及ψ=ψ(φ,x~2,x~3)形式。在反演后的坐标系(φ,x~2,x~3)上导出三维流体动力学主控方程(坐标流函数方程)。该方程对于给定叶片厚度和叶片表面某气动参数(压强、速度等)分布,计算叶型坐标的问题(半反问题)易于求解。在求解差分方程时采用对x~1和ψ联立求解可得到较好的收敛性。通过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给出满意的三维叶型坐标。  相似文献   

20.
Excellent HST/GHRS spectra of interstellar hydrogen and deuterium Lyman- absorption toward nearby stars allow us to identify systematic errors that have plagued earlier work and to measure accurate values of the D/H ratio in local interstellar gas. Analysis of 12 sightlines through the Local Interstellar Cloud leads to a mean value of D/H = (1.50 ± 0.10) × 10-5 with all data points lying within ± 1 of the mean. Whether or not the D/H ratio has different values elsewhere in the Galaxy and beyond is a very important open question that will be one of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the Far Ultraviolet Spectroscopic Explorer (FUSE) 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